环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www.ahwmw.com--先进事迹材料】

  环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xx的人生之路就是用扫帚勾勒出来的美妙画卷。

  人生定位——路在脚下

  xx出生于朝阳县黄土坎乡,1996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龙城区城建局。当他踌躇满志,准备施展专业才能时,却被安排到环卫处当了一名清洁工,每天扛铁锹、挥扫把围着垃圾转。理想的落差、旁人有意无意间飘来的轻蔑目光和冷嘲热讽,让他无法接受和面对,甚至交朋友、找对象都被人嫌弃。面对现实,他想到了调换工作。父亲是一名有着30多年教龄的老教师,他耐心开导xx:“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若是金子,在哪都发光。”父亲的一席话,又让他冷静下来。

  有一天上班时,他看见一个3岁左右的孩子被拴在一棵路边的小树上。身边工友告诉他,这是同路段的一名清洁女工的孩子。因夫妻离异,家庭困难,孩子上不起幼儿园,她只好带着孩子上班,为防止孩子乱跑出危险就用绳子把孩子拴在树上。此情此景,使xx的心灵受到了震颤,更激发了他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每天凌晨1点就起床,2点前就上街,一直干到下午5点才下班。困得眼皮肿胀,累得浑身像散了架,他就采用上班前吃辣椒、喝浓茶、用凉水冲头、以湿毛巾敷面等方法,咬牙挺过人体生物钟改变的痛苦。在忙碌的上班空隙时间,他坚持读书写日记,研究总结工作经验,为大队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很快,xx就成为了大队的骨干,2002年经过民主推荐,走上了清扫大队的领导岗位。

  运筹谋划——路在拓展

  城市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大队有职工2500多人,承担着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广场、桥梁、城区铁路沿线共615万平方米的清扫工作。从一线清洁岗位走出来的xx始终保持着清洁工那种纯洁的心:城市有多大,他的“办公室”就有多大;清扫面积有多大,他的工作范围就有多大。他不断总结经验,加大改革力度,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把全队工作纳入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轨道。建立了以大队生产股为中心的生产管理网络系统,调整充实了生产管理人员,队班子成员实行分工负责制,分区分片分组,定岗、定人、定任务,实现了全城主干道、次干道、街巷路、果皮箱等样样有人负责,路路有扫有保,时时有抓有管。他制定出台了《清扫作业管理规定》、《清扫作业质量标准》、《清扫员作业规范》等十多项制度,用规章制度约束、管理清扫人员;推行了路段分级管理法、示范街路管理法、“三延一集中”管理法和分段分班无空档连续作业管理法;对特殊道路的清扫保洁工作任务进行竞投标、拍卖或承包,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强化监督检查机制,全队设立5个检查小组,分成早班、白班、晚班,每天分头检查,实行“加密、加标、加严”监督管理办法。通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全队工作有章可循,井然有序,城区道路扫保质量明显提高。

  为了提高环卫效率,xx提出了打造科技环卫的想法,他积极与各级部门协调,购置了道路清扫车2台、高压清洗车1台、除雪车2台、铲雪板4台、撒布机4台、电动保洁车100多台,大大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并以创建“机械设备操作能手”、“共产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为载体,激励环卫工作人员努力学科技、懂科技,促进了环卫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实际,强化规范机械操作、创新科技服务理念,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创了城市清扫保洁工作的新局面。截至2012年,全队清扫总面积达到615万平方米,比建队初期的191万平方米,增加3倍多,而且扫保质量创历史最好水平。

  开足马力——路在延伸

  地位变了,坚守的信念没变;职位换了,干好工作的决心没改。xx时时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凡事走在前干在先,以“身教重于言教,行动是最好的语言”来带动影响全队。他每天坚持工作十几个小时,节假日从没休息过。春夏秋冬中的每个清洁战役,他都在现场边指挥、边参战,与工人们劳动在一起。每逢市里组织大型活动或重要的外事接待工作,他都和一线工人一起加班加点,饿了就吃口面包,困了就在车上打个盹。2002年,在“凌河之夏”艺术节活动时,虽然脚脖子扭伤,可是在十几天的工作中,他每天都坚持干到晚上10点多才回家。2005年“清洁月”期间,父亲生病住院,为了抓好各项工作,他每天从天亮忙到天黑,晚上还得到医院陪护父亲。2007年正月十四,朝阳市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雪,他带领大队机关人员和一线工人,从正月十五清晨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市区主要路段、广场1尺多厚的积雪,硬是靠人扫、人装、人运全部清除干净,保证了节日里市民的出行,也保证了全市秧歌汇演的如期进行。

  为单位职工办点实事一直是xx的心愿。清扫工作工资待遇低、工种环境差、劳动强度高。为了提高职工的待遇,他多方努力争取资金,协调财政等相关部门使一线清扫员月工资达到了780元。为了增加职工的安全保障,给一线职工发放了标志服,并四处筹款,年投入30多万元为职工办理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使40名清扫员人身伤害事故得到了及时处理,理赔金额近30万元。2009年,他个人捐资筹建了清扫职工援助中心,帮助解决职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或者突发急重病、但因贫困而得不到及时救治的问题,创下了全国环卫行业的先例。此外,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他时刻不忘把温暖送给职工。夏天,他组织给一线清扫职工送去遮阳帽、遮阳伞、绿豆水;冬天,给一线职工发放口罩、棉手套;逢年过节把慰问金和米、面送到困难职工家中,让一线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为了建立帮扶特困职工的长效机制,他牵头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帮扶困难职工家庭,使特困职工家庭的上学、就医、住房等基本生活问题得到解决。同时,他组织成立了职工生活服务队,帮助清扫职工解决上岗作业期间,家庭供电、供水、供热等基础设施突发故障给职工生活生产带来的难题,消除了职工后顾之忧。

  从一名大学生成长起来的xx,走向社会,走向环卫岗位,实现了人生的重大转折,在平凡中品味着苦辣与甘甜,书写了五彩的人生道路。

  环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2】

  告别土坯房,住进“小洋楼”;告别地窖水,喝上自来水;告别“靠天收”,用上“自流灌”;告别“囊中涩”,种上大棚菜。短短几年时间,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从一个省级扶贫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xx,可谓是功不可没。

  荒山秃岭变社区 村民实现安居梦

  xx自幼家境贫寒,屡遭磨难,几乎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xx16岁时,老父亲去世,是村集体刨了两棵树做了棺材、党员干部凑钱买来送老衣、乡亲们东家一升米、西家一把柴帮着安葬了父亲。从那时起,xx就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报答乡亲们的大恩大德。

  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让xx看准了前进的方向。他从修电器、开饭店等小生意起步,发展到如今集酒店经营、机械铸造、水泥建材于一体的农民企业家。怀着朴素的报恩思想,富裕起来的xx不忘反哺故里。

  2005年4月,裴寨村进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渴望致富的乡亲们推举xx当上了村委会主任。xx上任以后,为村里架桥、修路、安路灯,购买两台大型农机让群众免费使用。为了实现村民们安居乐业的梦想,他个人出资为村里的每一户人家建楼房。2008年12月,全村153户村民告别土坯房,全部搬进了“小洋楼”。

  农工商业齐发展 人人“乐业”有钱赚

  “住上了新房子,还得让社区居民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这样,长久的好日子才有保障。”为此,xx让村民家家户户入股份,多方筹资10亿多元建起了年产能力500万吨的春江水泥有限公司,成立了春江集团。经过几年的发展,春江集团现已扩展到金融、化工、发电、旅游等多个领域。集团拥有员工3000多人,至少安置本社区300多名居民在企业就业。

  有了土地,xx决定发展温室大棚、发展高效农业,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巨大的效能。为了引领群众发展大棚,社区党总支对农户实行低价承包,12名党员干部带头组建了“辉县市裴寨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为群众提供原材料、协调贷款、提供技术支持等,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来村里讲课。从2010年年底到现在,裴寨社区在500亩流转承包的土地上发展塑料大棚175座、钢架地温温室34座、3750平方米玻璃温室1座,辐射带动裴寨社区5个村的200余户、526人从事高效农业种植。与此同时,长1500米,宽50米的裴寨商业街也已经形成规模,建成门市楼房600多间,已有近200家商户入驻经营,社区居民在自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谈起裴寨村这几年的变化,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一位村民激动地说:“我大儿子一家三口在商业街开了一家门市部,一年收入5万元有保证;我二儿子小两口在春江集团上班,两个人的工资每个月将近4千元,一年收入又是4万元;我和老伴承包了三个钢架大棚,每个大棚一年收入10万元,三个棚一年就是30万元,除去承包费和各项开支,一年收入估计能达到10万元的收入。在社区我们住着新楼房,和城里人过的生活没两样,你说我们这一家哪一样能离开春亮书记的功劳?”

  创先争优作表率 乡亲不富誓不

  在裴寨社区创业园的路旁,立了一块大石头,两面镌刻着醒目的大字,一面是“创先争优,持之以恒,科学发展,无愧时代”;另一面写着“乡亲们不富誓不休”。为了让党员干部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xx把年富力强的党员分成五个小组,让每一名党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分别负责按照农业、工业、商业、文教、环卫等分成的五个“口”,根据自身特点让每一个党员到不同的“口”去管理事务,并成立了“裴寨社区农工商综合服务中心”,让他们担起重担,各负其责。在建设大棚之初,在缺少资金的情况下,社区12名党员干部兑钱6万余元为大棚种植农户安装了压力罐、接通了水电。xx更是个人出资860万元建设了5000立方米的山顶蓄水池,铺设管道11公里,解决了裴寨村的用水难问题,为发展温室大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引导带动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发展高效温室的积极性,裴寨村又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了规格更高的温室,让群众承包经营。现在裴寨社区的居民:“在路东当农民,在路西当工人,公路两旁当商人,住进社区是市民,走进春江是主人,来到夜校是读书人。”

  破旧俗立新风 物质精神双进步

  在裴寨村的小区中随处可见这样的“文化石”,上面镌刻着诸如“孝不是明天的事,是今天的事,是现在的事”,“小成功靠个人,大成功靠团队”的话语。这些话语全都出自村民之口。

  在解决了村民们的住房和就业问题之后,xx把目光放在了村民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提升上。裴寨新村村口竖起了一面大镜子,xx说,他希望通过照镜子让裴寨人自警自省:除了外表美,心灵更要美。

  以前,当地人办红白事喜欢相互攀比,看谁家准备的肉多,谁家请到的客人多,非常浪费。为了刹住这股铺张浪费的风气,xx专门在村里腾出5间房子,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制定制度章程,集中办事,坚决改变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习气。

  随着xx和裴寨社区在全国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参观团队纷纷走进裴寨社区感受农村所发生的巨大变化。面对着众多的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xx并不在意,因为他有更多的想法去实践,更多的愿望去实现。



本文来源:https://www.ahwmw.com/dangtuanfanwen/21825/

《环卫先进事迹材料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