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先进事迹材料
【www.ahwmw.com--先进事迹材料】
一、 抓产业,争当致富“领头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他敏锐地感到,传统的种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打破常规,理清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找准具有比较优势和广阔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农民发家致富。2000年,他捕捉到退耕还林所带来的市场契机,果断地引导村民投身阔叶林苗木繁育中去,为村里带来每年30多万元的收入;村里黄栀子产业红红火火,可山地面积的有限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在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后,出面向村委会承包别村闲置的山地370亩,然后按股份制发包到村里个人,村里统一种植,分户经营、统一安排销售、黄栀子效益逐年攀升,每年有几十万元的进账。如今,该村已形成黄栀子面积600亩、苗木繁育300亩的规模,每年的收入达七八十万元,成为村里的两大支持产业。2005年,他意识到药材、苗木发展空间有限,将发展的思路转到以工业促进村级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轨道上来,引进了“德隆”服装分厂,目前已正式投产经营,解决了村里20多个剩余劳动力,不出远门月工资收入就有七、八百元。
二、 抓基础,夯实发展平台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垃圾乱倒,杂物乱堆,牲畜乱放,房屋乱建,是过去梁坊桥村的真实写照。面对这不堪入目的现状,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引导、动员全村群众,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如今走进梁坊桥村,首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优美的自然、人文环境,新建农舍座落有致,水泥小径曲折幽深,房前果树交相掩映,清辙小溪绕村而流……。而真正有特色的,还是在于梁坊桥村实现的“五通一新”:“五通”即:一是水泥路家家通。修建了2000多米长的水泥路面,改变了“行路难”的状况;二是自来水家家通。过去,地下水是梁坊桥村的主要饮用水源,但近年日渐干旱,水井干枯,鉴于此种情况,他发动村民们集资8万余元,从离村五华里远的一个天然山泉池取用饮用水,使家家都喝上了洁净甘甜的山泉水;三是手机、电话家家通。据统计,目前该村有固定电话28部,手机65部。如今,村民就是去田间地头都带着手机,再也不用担心信息闭塞而错失商机了;四是有线电视家家通。与县有线电视台联网,在增收了二十多套电视节目的同时,又能及时地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一些真实新闻;五是沼气池家家通。形成了农民生活——沼气发酵——生态农业的模式。“一新”即95%以上的农户家都建了新房。
三、 抓协会,形成文明新风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村民的积极性,让更多的村民广泛地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在他的倡导下,成立了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他亲任协会理事长,协会成员德高望重,以身作则,熟悉情况,和风细雨,村里每遇大事、要事、难事,都由协会出面协调解决。2004年适逢大旱,村里的排灌站年久失修,而村里无力维修。他得知情况后,连夜召开协会会议,动员村民捐款,他和协会其他成员带头捐款500元,在他们的带领下,村民们纷纷解囊相助,在2小时之内,村民就捐款11000多元,两天之内就修好了电排,使大旱之年用水无忧。村民洪朝兵因患脑瘤,治疗花去家里所有积蓄,死时连安葬的钱也没有,他连忙发动村民捐款2000余元,解了孤儿寡母的燃眉之急,也让死者入土为安。志愿者协会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便民、利民、助民、育民、富民、安民服务,在这些服务中,少花钱甚至不花钱,基本实现“民困我帮、民帮我办,民求我应”的目标,谁家有困难了,志愿者协会记在心上,邻里之间有了小摩擦,志愿者协会前来调解。村民对村干部有什么看法或意见,对村里的发展有好的建议,都会找志愿者协会成员聊聊,通过志愿者协会参与村里的民主管理,充分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家的事,成为新农村的主人。
文档为doc格式
《村民先进事迹材料.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