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合11篇

【www.ahwmw.com--会议发言稿】

人才通常指各行各业的领导者。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或技能,从事创造性工作,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他们是人力资源方面能力和素质都很高的工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文章11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就实施《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人才强市战略,抢抓历史新机遇,构筑人才新高地,为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广泛智力支持。

  刚刚过去的2020年,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坚持把人才强市作为事关XX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来抓,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招才引智的工作载体和运行机制更加健全,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环境更加优化,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得到有效激发。截至2020年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X万人,形成了新一轮人才集聚的良好局面。

  刚才,我们对市智联院首批“首席专家”和参事颁发了聘书。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专家对XX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就做好全市人才工作,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第一,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求贤若渴之心爱才惜才。士者,国之重器;得士则重,失士则轻。历史和实践表明,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XX正进入工业化加速、信息化升级、城市化提升、市场化转型、国际化拓展的关键时期,对照区域性国际城市发展目标,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人才问题,最大的危机是人才危机。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严重失调”,即人口总量与人才规模严重失调,财政供养人才与社会供养人才严重失调,党政人才与市场经济人才、社会管理人才严重失调。这极大地延缓了富民进程、制约了强市步伐。从一定意义上讲,地方政府抓经济工作,主要是抓五个层次的运作,即资源运作、产业运作、资本运作、技术运作、人才运作。其中,最高层次的运作是人才运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提出了我市人才发展新的目标定位,明确要把XX建设成为人才特区和西部人才高地。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饱含爱才之心、求才之意、惜才之情,像抓经济发展一样抓人才工作,毫不动摇地培育好、开发好、利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让一切善于创造的潜能充分释放,让一切勇于创新的智慧竞相涌流,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智慧源泉,为事业兴旺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第二,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伯乐相马之明识才选才。为政之要,在于得人。要破除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破除求全责备的错误观念,破除固步自封的保守观念,不唯资历、不唯年龄、不唯学历,敢于选用有锐气、有朝气、有勇气的“初生牛犊”,敢于选用本质优良、富有个性、术业专攻的“偏才专才”,以天下之才兴XX发展大业。在选用党政人才方面,要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深化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继续推行和完善公开选拔、招考、招聘、竞争上岗等办法,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在选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方面,要坚持市场配置、组织选拔和依法管理相结合,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方式,完善企业内部用人机制,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和一支高水平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在选拔任用专业技术人才方面,要按照政事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形成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好格局。

  第三,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海纳百川之怀引才育才。一个地区快速崛起的过程,往往也是人才迅速集聚的过程。要坚持高端引领与整体开发、自主培养与开放引才相结合,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推动人才与经济社会的有效互动。要健全完善人才引进政策,打破国籍、户籍、身份、学历、年龄等限制,加大户籍、用人、分配、社保和职称等制度改革,建立对国内外人才更具有吸引力、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政策体系,实现人才进入“零障碍”。要加快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借才引智工程”,着力引进在各领域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引进掌握关键技术、能够带动新兴学科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杰出人才,引进金融管理、企业经营等高层次专业人才。要全面实施“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程”、“万名六类人才素质提升工程”、“XX之星”青年英才培养计划等项目,建立政府指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广“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在创新实践中集聚和培养一流人才。要全力支持在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特别是XX学院,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建设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要紧紧抓住XX等区域合作开发的有利时机,深化区域间人才资源开发交流与合作,统筹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省外省内各种人才资源,形成“人才荟萃”的喜人局面。

  第四,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不拘一格之制励才用才。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必须探索建立一整套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机制,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知人特长、按才授岗,用其所长、容其所短,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最大限度发挥作用、创造效益。要大胆启用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只要是群众公认的党政领导人才、市场公认的经营管理人才、学术公认的专业技术人才,都要大胆使用,给他们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要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制度,采用年薪制、股权、期权等多种分配方式,研究鼓励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办法,使一流的人才享受一流的待遇、一流的贡献得到一流的报酬,形成和强化正确的人才导向。要坚持物质激励与成就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大力表彰优秀人才,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增强优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感、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要研究制定对非公经济组织中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表彰奖励办法,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第五,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必须以筑巢引凤之策聚才留才。“栽得梧桐树,自有凤来栖”。环境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依托,是决定人才去留的主要因素。全市上下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进得来、干得成、过得好、留得住。要加强各类开发园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加强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载体建设,以良好的产业优势、一流的创新平台、完备的扶持机制集聚人才,使XX真正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学术无禁区的原则,尊重特点,形成鼓励创新创造、宽容失败失误的良好学术气氛,营造浓厚的学术自由空气,创造民主活泼的学术环境。要进一步改善高层次人才的住房和医疗条件,切实提高福利待遇,尽可能帮助解决在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各类人才进得“顺心”、干得“舒心”、活得“开心”、留得“安心”。要加大城市美化绿化和生态保护力度,繁荣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化城市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汇集能力,满足人才创业发展的需要;全力打造“平安XX”,以一流的人居环境和治安环境吸引人才。要大力宣传我市的人才政策,大力宣传在引才、育才、用才方面的典型,大力宣传优秀人才、有突出贡献人才的业绩,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崇尚知识,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人才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人才强市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工作责任,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形成做好人才工作、建设人才强市的强大合力。要着力构建人才工作社会化格局,不断完善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建立党的干部工作和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要把《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与“十四五”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衔接起来,把人才发展“四优先”要求和各项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人才发展与其他产业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要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比重,以资本优先投入促进人才优先发展,切实为吸引、培养、使用、激励人才提供资金保障。

  大发展的XX渴望人才,大开放的XX呼唤人才,大开发的XX急需人才。做好新形势下的人才工作,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提高认识,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XX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第2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食品安全法》对有关监管部门职能做了一些调整,但在市、县机构改革完成之前,希望各部门要按照现行职责做好工作,决不允许相互推诿,造成监管脱节,形成监管死角。县食安办要发挥牵头职能,各环节监管部门要形成监管的合力,狠抓食品安全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整治。各镇要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对镇域内食品安全负总责。各镇、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认识,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监督考核,同时严格问责,保证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做好宣传工作

  县食安办要制定详细的宣传计划,把食品安全宣传与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实施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推动食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建设等主题宣传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村镇”、“进校园”、“进企业”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支持度、参与度。比如,市长信箱、县长信箱时有对违法建设、违法排污的举报,说明群众就在关注。同时,对食品安全信息的报道,要坚持正确导向,避免因不恰当的信息和报道,引发社会不良反应,影响群众消费信心。

  三、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一)深化食品市场准入管理。在巩固去年27类食品市场准入的基础上,将食品准入的品种扩大至水果、蔬菜、食用菌,准入的范围扩大至机关单位食堂、大中型餐饮服务企业。这项工作已于今年4月份全面铺开,由县食安办牵头,各环节监管部门要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规范市场管理。各镇要督促市场方增强生产经营主体的责任意识,不断加大对食品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食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县农发局和各镇要加强监管和服务,对我县进入市场销售的三类农产品,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检验报告复印书和产地证明。

  (二)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一是夯实基础工作,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现机制,探索将流动人口管理与食品安全监管相结合,力争第一时间发现和报告非法进行食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行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二是完善信息报送制度,食安办要按照市上的要求,细化信息报送流程,明确信息报送和处置的'时限要求,各环节监管部门要规范相关信息的报送制度,不能出现不报、漏报、缓报、迟报的情况。三是完善事件处置和问责制度,各环节监管部门要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意识,要按照职责分工,履职尽责,决不允许相互“踢皮球”。要完善问责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报送不及时和事件处置不当行为的行政责任追究。

  (三)加强标准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食品安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体系是食品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食品市场准入的基矗对此,各部门要认真研究,把标准和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抓出成效。要结合蔬菜、水果和食用菌质量安全监测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检测资源,开展县域范围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督促引导食品安全经营企业建立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措施,重点抓好集中交易市场使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站)的自建、改建工作。县食安办要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市场食品安全技术应用问题,不断提升监督检测技术能力。

  (四)不断完善以食用油、生猪产品为重点的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要健全完善食用油、生猪等重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餐饮消费全过程的监管机制,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用油和私屠滥宰的违法行为,进一步督促生产经营企业和餐饮服务企业、集中用餐单位落实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等制度,完善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措施,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目前,私屠滥宰行为在部分镇有泛滥的趋势,各镇要加强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清理整顿,保证群众吃上放心肉。

  总之,食品安全工作事关民生稳定,社会关注度非常高。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扎实做好相关工作,确保全县食品安全不出问题。

第3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会上受到表彰的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通过你们,向为我市改革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市委、市政府对人才工作十分重视,围绕落实中央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专门制定了《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并在这次会议上印发,希望大家认真讨论,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群策群力做好我市的人才工作。下面,我结合这个《意见》讨论稿,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解放思想,加快实施人才强市的发展战略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知识和人才作为第一位的战略资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截止去年年底,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5万人,人才密度达到8.32%,居全省首位,各行各业都培养、引进了一批各类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加快发展的需要相比,我们的人才工作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有着较大差距。突出表现在人才总量偏小,人才密度偏低;高层次创新拔尖人才严重短缺;人才分布很不均衡;部分行业和领域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政策体系不够完善;人才环境不尽人意。

  这些差距和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人才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偏低,极不适应*加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去年市委召开九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新征程。完成这一艰巨目标和任务,核心是发展,关键在人才。*土地面积有限,起步发展较晚,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要建设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海滨城市,在发展态势上加快确立省内先导和环渤海的强势地位,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在这个问题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战略地位。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创新观念,最大限度地拓宽人才工作的视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需要大批各类型、各层次、各方面的人才,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做出积极贡献的,都是我们事业所需要的人才。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上,必须思想更开放,机制更创新,真正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天下之才,以富民强市的大业聚集天下之才,最广泛、最充分地把各类人才凝聚到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宏伟事业上来。

  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我市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过程的战略性工作,必须作为牵动全局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主要环节,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工人为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总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大军,使*成为人才聚集的高地,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紧紧围绕这一总体要求,大力冲破一切妨碍人才迅速成长的思想观念,坚决革除一切束缚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障碍,着力改变一切影响人才创业创新的机制环境,不断促进人才总量同加快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相适应,人才结构同产业结构调整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相适应,人才素质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相适应,努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各种智力要素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二、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更大的气魄做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

  第一,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人才培养工作。这是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解决人才问题的一个基本着眼点。要按照“培养对象广覆盖、培养方式多渠道、培养机构多元化”的工作思路,深入广泛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有效提高各类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立足于我市的客观实际和发展要求,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统筹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大力开发人才资源,重点促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工人4支队伍的协调发展。特别要适应我市发展壮大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迫切需要,抓紧培养一批堪当重任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一批能熟练掌握先进技术、工艺、技能的高

  级技师和高级技工等技能人才。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坚持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基础教育和岗位教育并重,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加快引进、培育、发展和壮大一批高中低相协调的各层次院校,早日把我市建成文教大市。要加快我市劳动技工学校建设,大力发展电焊、模具、数控等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经济建设第一线提供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第二,千方百计吸引人才,建设富有地域特色和适应*发展需要的“人才高地”。要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那样,抓好人才工作环境的优化,努力为人才作用发挥和价值体现提供广阔的空间,真正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发展快。要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人才工作先进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抓紧修订和完善我市的政策体系,努力创造一个完备、宽松的政策环境。要突出创业平台的载体作用,加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发区高科技园等高层次人才载体建设,为各类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空间。要加强城乡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以一流的人居环境、一流的治安环境吸引人才。要进一步加强西部高教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抓紧研究解决中小学发展滞后、教师子女入学困难等实际问题,让高学历人才密集区的城市化水平也“高”起来。要加强科学人才观和人才政策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知识、爱才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氛围。在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的同时,要高度重视智力引进工作,通过人才柔性流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现与京津、环渤海等地区的人才共享。

  第三,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开放的人才释能空间。要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把竞争机制引入党政人才队伍管理之中,真正把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上来。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以推进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积极探索依靠市场机制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办法,真正使那些懂经营、会管理、具有开拓创新能力的人走上企业经营管理者岗位。要加快职称制度改革,打破身份、资历、学历、地域和所有制界限,把各类人才全部纳入市级年轻学术带头人、拔尖人才的推荐选拔中来。要改革分配制度,使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获得一流的报酬,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和人才的价值。要加大对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力度,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要积极构筑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促进人才流动的良性循环。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展全市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竞争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专业性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人才中介准入制度,大胆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猎头公司”,拓展优秀人才的供应渠道。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人才工作渗透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不断开创我市人才工作新局面、加快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各级党委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真正把人才工作作为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搞好统筹规划,创新工作方式,将人才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责任制。按照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我市已把市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与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合并,成立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人才工作的组织指导、决策部署和议定事项的督导落实。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调联动,目标一致地做好工作,形成人才工作的整体合力。

  二要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和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工作的客观规律。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从实际出发,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人才工作的规律,及时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不断创新党管人才的方式方法。要努力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咨询决策机制,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充分发挥专家的参谋咨询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要把人才强市战略贯彻到正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之中,切实把人才工作规划制定好。人才规划要体现全局性、战略性、指导性,既要研究制定人才培养、吸引、使用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规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的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的任务和要求。

  三要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为建设宏大的人才队伍提供物质保障。要树立人才

  资本和人才资源开发优先的理念,建立健全人才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不断加大人才工作的投入。要加大政府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的投入力度,在市本级和有条件的县区探索设立人才队伍建设资金,专项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为营造一流的人才环境提供可靠的资金保证。

  四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把人才队伍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把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建立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强化责任、严格考核。要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为人才当好“后勤部长”,让他们真真切切感受到*家的温暖。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每一位领导干部特别是党政一把手都要结交几位专家朋友,经常与他们谈心、交心,在政治上关心爱护他们,在工作上支持帮助他们,在生活上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服务社会和人民,不断创造新业绩,做出新贡献,使*成为国内外优秀人才近悦远来、创业发展的一方热土。

  政以才治,国以人兴,事业兴衰,惟在得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做好人才工作,是时代的召唤,是事业的需要,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在“xxxx”重要思想指引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齐心协力创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为建设人才强市、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4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X建市以来的第X次人才工作会议。前面,X常委就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XX就如何抓好人才工作作了表态发言,抓工作、促发展的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人才强市,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做好人才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古往今来,治理国家,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依靠优秀人才作支撑。在我国历史上,刘邦正是依靠萧何、韩信、张良等人才,才打败西楚霸王项羽而一统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得贤才诸葛亮方成三足鼎立之势;李世民广纳贤才,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良臣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骨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X发展最缺的首属人才,尤其是各类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很不适应。另外,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和结构失衡亦愈加凸显,我市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副处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正科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副科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干部队伍的年龄状况与这座城市的年轻程度很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来谋划人才工作,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队伍、凝聚到党的周围,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做好人才工作,是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中最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居于领跑地位。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一不是因为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善用人才而实现的。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表明,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人才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实力强。X作为年轻的地级市,与区内其他市相比较,面临跨越追赶的巨大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就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牢树人才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的道路,千方百计抢占人才开发的制高点,创造人才集聚的新优势,提升人才工作的新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发展、实现XX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知识、科技、资源、信息等各种要素和条件,只有为人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不仅要靠资金、项目、政策、环境,更要靠人才。没有人才,工作推动不起来,大项目、好项目引不进来,就是引进来的大项目、好项目也发展不起来;没有人才,好的项目、好的产业即使发展了也不能持续、不能上台阶,加速赶超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兴市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源,广泛吸纳更多的急需之才、有用之才,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二、坚持统筹共促,努力为建设XXX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做好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求贤若渴之心重才用才。选准人、用好人,既是一个旗帜问题,也是一个招贤纳士、选贤任能的导向问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难以为党和人民做出大的贡献;有才无德,其“才”往往成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工具。我们选人用人,既要注重才能,更要注重品德,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才招揽进来、吸收进来,使他们成为建设XXX的生力军。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人才来说,要讲信念,如果人才不讲信念,也不好使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才大多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但在个人成长的经历中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洗礼。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要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自觉在奉献中展示才华、燃烧激情、成就伟业,成为党和人民值得信赖、放心托付的高素质人才。要有人民至上的品格。人才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被群众认可。要将那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始终深怀爱民情怀,为民谋事、为民做事,甘于奉献、乐于付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才,及时发现、量才使用,不断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要有勇于担当的魄力。担当体现着勇气,担当意味着责任。对每一位人才来讲,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负责任,勇于挑担子,善于啃骨头,用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在不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中经受考验、砥砺品质,在不断迎接挑战和沸腾的创业实践中接受锤炼、成长成才。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身上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知人之长中短,知人之短中长,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善用人才之长,善谅人才之短。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甘为人才的“后勤部长”、服务员,努力营造X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以筑巢引凤之策育才养才。做好人才工作,根本出发点是支撑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突出培养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为重点,依托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启动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优秀人才建功行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青年英才的脱颖而出,决定着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让大批青年才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健康成长。要拓宽培养渠道。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尤其是企业要紧密结合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和鼓励规模以上企业依托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市场开拓等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丰富培养方式。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要以人才开发为突破口,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的培养开发模式,使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以海纳百川之怀聚才留才。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相关政策,同时抓紧出台有效管用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效应。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各类人才在X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在舆论上要多宣传,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努力把X建成一个人才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到充分承认的社会;建成一个创新人才得到支持,创业人才容易成功的社会;建成一个创新思维充分涌动,各类人才充分涌现的社会,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总之,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四是优化人才结构,以五湖四海之举纳才强才。人才个体素质和队伍结构决定着人才队伍的整体层次。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着力调整优化人才结构、统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我市进位赶超、实现跨越至关重要。培养和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搞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以及能源化工、冶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引进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要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短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X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要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要按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XX”三大战略和“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倍增、民生计划”三项行动计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同时,也要进一步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XXX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以活力勃发之制引才励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要结合我市实际,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大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三个相适应”,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需要。要坚持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并重,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助经费,鼓励各类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资助、定向培养等基金,实现人才开发投入的多元化。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三、坚持党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化水平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把发展人才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党管人才,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本质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就必须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实践也证明,只要领导抓、抓领导,人才工作就能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各级党委要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带有倾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学者等人才制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真正使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要强化党管人才措施。要坚持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三项任务”一起抓,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发展来确定,人才工作的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来检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政策,编制完善本县区、本部门、本行业以及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规划,既要研究制定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计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要求,切实配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视角、创新的方法策划一些人才工程项目,建立一些创业基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优势、集中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重点抓好前瞻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组织部门要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特别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同志们,XXX的宏图伟业呼唤着人才,期盼着富有理想的有为青年和具有专业知识的各类人才辈出和涌现,渴望着一大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材。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XXX提供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不竭动力!

第5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过去一年,我市人才工作成绩可圈可点,实现了省领军创新创业团队、省“万人计划”、全国示范院士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设计院、**市外国专家工作站培育“五个零突破”。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出台了史上最有“含**量”的人才新政,成立了**市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在全市营造了尊重人才、尊重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人才集聚效应更加突出。围绕“2+2+2”产业定位,举办了浦江人才**行、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大会、新材料领域人才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全年引进国家,创历史新高。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科学。大力实施人才培育系列工程,不断加深产业发展与人才锻造的契合度,举办北京大学**市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高级研修班、资本市场与企业股改上市(挂牌)专题培训班、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培训班等主体班次,全面促进在平人才交流互动,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对于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市委是充分肯定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的努力表示感谢!

  去年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我就人才工作“怎么看”和“怎么抓”的问题谈了想法,很多方面在实践中已经有了成果(比如建立产业基**),需要继续加强;也有一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比如“四新经济”发展),需要努力突破。今天,我想就人才工作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新崛起,再讲三句话:

  第一,跳出人才看人才

  看待人才工作,一定要有大局观。当前,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将会带来产业的深刻变革,未来很多行业将被颠覆。顺应这一趋势,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才可持续,反之就会越走越难。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进入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招才引智时不我待。刚刚召开的市委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新崛起的决定,**新崛起就要提高方方面面的含**量,尤其需要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我总感觉,我们**“四新经济”还太少,所以今年我们要召开一个“四新经济”发展大会,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通信等前瞻性、战略性、革命性产业上提前布局,这些项目是**的明天,一旦做成功了,会带来裂变式、井喷式的增长。抓好人才工作,就是发展“四新经济”的突破口,只有在招才上有突破,**新崛起才有希望。

  另一方面,进入人才创业的迸发期,招才引智机不可失。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产业化需求,越来越多由人才团队领衔的项目要找地方落地(现在各地对人才项目的招引力度都很大,开展的`活动一个接一个,出台的政策也是一个比一个更有吸引力),如果我们不重视招引,等到这些项目都尘埃落定,我们也失去了这一轮人才创业的机遇期。所以,我们抓人才工作也要有“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有“敢于做梦、勇于圆梦”的责任感(**能够搞氢能源、量子通信、机器人小镇,我们**凭什么不行?),把招才引智和招商引资一起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增强主动性,提高能动性,夺取区域竞争的主动权。

  第二,亲近人才聚人才

  我们要在思想上重视人才、感情上亲近人才、工作上支持人才,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像支持企业家创业一样支持人才创业。

  1.栽好梧桐树。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去年,我们对产业体系进行了完善,今年要着重做好平台体系完善的文章。从大平台讲,工业上主要突出三大主平台,并着手谋划国家高新区创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建设专业特色园区的方向,建好一批“区中园”“园中园”,尤其是承载人才项目、符合“四新经济”发展方向的创新平台,比如**智创园、星星众创空间、**新材料产业园、领军人才创业园等,争取今年在平台建设上有一个大的突破。从长远来看,最有发展潜力的一定是市场化、专业化的创新平台,就像华夏幸福在**打造的上海人才创业园,这些平台有丰富的资源,对市场最敏感,发展的潜力也更大。我们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争取引进一批这样的企业来搞创新平台。从功能来看,创新平台的打造要重视生产、生活配套,不断发展符合人才创新创业需求的各类要素,集聚一批法律咨询、技术推广、市场营销、上市股改、科技代理、工业设计、广告创意等社会服务机构,在人才项目研发、孵化、产业化过程中提供全程化保障。从主体来看,要坚持政府和企业两端发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和创新投入,建立国际化的产业研究院和外资企业研发中心,争取实现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零突破”。

  2.递好橄榄枝。人才集聚主要靠两条路径,一是内育,二是外引。我们要在重视内育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精准外引的力度。要绘好招才地图。跟招商引资一样,我们招才引智也要提高精准度,组织部门和各镇街道都要深入研究,围绕专业特色园区的发展方向,制订详细的招才地图,在北京、上海、北美、西欧等海内外人才密集区,建立一批招才工作站,聘请一批招才大使,引进一批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符合“四新经济”方向的人才项目。要用好招才政策。加大人才新政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兑现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我们要重视建立和用好产业基**,加大对人才项目的支持力度。要善借招才外力。去年,我们跟北京千人智库、良仓孵化器、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等达成了合作关系,我们要用好这些资源,通过中介引才、以会引才、以情引才、以才引才、以企引才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推进市场主体与人才资源高效对接。

  3.营造暖环境。在去年的全省人才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调:“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要想拴住人才的心,关键是要营造温暖的发展环境。要让发展更安心。坚持“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缩手”,包办墙外事、帮办墙内事,让人才安心创业、安心扎根。要让生活更舒心。我们的公共服务,既要有大众视野,让广大老百姓都有获得感;也要有人才思维,在住房、就医、就学等方面开辟为人才服务的绿色通道,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工作生活感觉很安心、很舒适。要让办事更省心。扎实推进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镇街道人才科技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服务事项、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让办事“跑一次”“不用跑”成为常态。同时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坚决打击吃拿卡要等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要让服务更顺心。继续办好各类研修班、培训班,为人才创业提供帮助,积极引导企业建立股权、期权激励等现代企业制度,构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环境,营造支持创业、崇尚创新、容许失败的社会氛围。

  第三,心系人才为人才

  做好人才工作,需要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营造服务人才、服务发展的新局面。

  1.紧紧咬定目标。就是要围绕**新崛起,拔高人才工作的目标,勇于自我加压,敢于创新突破,确保走在**前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2.紧紧压实责任。就是要各负其责、各尽其能,不仅组织部、人力社保局、科技局要牵好头,所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出好力,牢固树立“主业”意识,明确职责,主动担责。

  3.紧紧拧紧发条。就是要时时刻刻将人才工作放在心上,多花一份精力、多作一点思考、多出一份力量,努力让我市的人才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同志们,发展时不我待,让我们只争朝夕、善作善成,打造人才汇聚、创新活跃的“魅力之城”,为全面推进**新崛起集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第6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开人才工作会议是大家的心愿,而且都想早开、抢开。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通过这种场面,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活力之源。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真正地聚英才,得其心、汇其智、尽其才。各类人才聚集的越多,我们的事就会办得越好,发展就会越快。表彰人才就是与人才为善,是对头的事、大得人心的事。

  今天表彰的都是全市有突出贡献的拔尖人才,是全市各类人才的优秀代表,也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表彰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向长期辛勤工作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劳动者致以亲切慰问和崇高敬意!

  借这个机会,讲几点意见,与大家交流。

  一、推动发展必须依靠人才引擎

  第一,事业需要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优势是最有潜力、最可依靠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把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主题主线,已构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战略体系,而人才战略是“三大战略”的支撑和关键。毛主席曾讲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建国以来,我们在人才方面做了一系列安排部署,都很给力,都得到了人民的称赞。比如大家熟悉的钱学森,钱学森当年回国时,美国的阻力非常大,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部署钱学森回国事宜。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金贝尔通知司法部:“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钱学森回国后,毛主席接见他,紧握住他的双手说:“听说美国人把你当成五个师呢,我看呀,你比五个师的力量大多啦!”从钱学森的身上,可以体现出我们党对人才的重视。那个时候尊重人才,不是靠开会的,不是靠讲话的,而是靠实实在在地做,是非常有效的。那时候全国并没有大范围地表彰人才,没有每年都评科技成果奖,但做的一些事情是实实在在的。为什么说它是实实在在的呢?主席和总理都上心的事,怎么可能办不好?1977年,我们国家百废待兴,一方面人才匮乏,一方面人才没有得到重用。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自告奋勇要求抓科技、抓教育,这是他的首选。1978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诚恳表白,“我愿意当大家的后勤部长”,令科技工作者弹泪动容、倍感振奋,人们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所以,党和国家领导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风范,我们照着学、跟着做就行了。

  第二,时势需要人才。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想必大家看过电影《天下无贼》,对葛优的那句经典台词印象深刻,“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编剧把这些理念写到作品中,都是有思考、有意味的。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新增长理论”中指出,知识和人力资本不仅能自身形成递增的效益,而且使资本和劳动等要素投入也产生递增效益,从而最终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我们整天讲稳增长,稳增长要抓什么,根本和要害是什么?通过对这些理念的学习,将会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有一个更加明白的认识,把它抓得更对头。发达地区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谁拥有了人才优势,谁就拥有了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比如X的X区,依靠邻近xx的优势,引来了全国各地的人才,发展速度迅猛,生产总值让很多地级市都望尘莫及。人才在选择城市的时候,也是很挑剔的,不适宜发展的地方,他们不会作为首选的。咱们能不能用这种理念,把X的人才吸引、聚集到X来,把地缘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打造成X国际化大都市周边的“X”,关键是要把握优势,把优势用足用好。人才创造的是核心技术,花钱可以买来产品,但买不来核心技术,靠买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扮自己的明天,更不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一个人才引领一项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影响乃至改变世界。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提出陆相成油理论,让任何人见了中国人都不能小看,让黑土地上涌出滚滚石油,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袁隆平发明杂交水稻,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演绎了“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神话。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人才的作用更加突显,可以说,离开人才各项事业寸步难行。

  第三,转型需要人才。“十三五”是我市系统深度转型期、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期,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一切设想、一切目标,都不靠谱、都无法实现。说转型需要人才的时候,对我们的人才“家底”,大家都要有一本账。全市企业管理人才X人,专业技术人才X人,专业技术人才中正高级职称仅X人,高技能人才X人,农村实用人才X余人,社会工作人才X余人,拔尖人才只有X名,其中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在职在岗的只有X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职在岗的只有X人。“家底”一翻,我们就应该知道我们开会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要下势抓人才?目前的人才底子,我们觉得很乏力,和同类地级市我们没法比。所以,这个形势大家要有清醒地认识。孙中山先生讲: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大家要深刻认识到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人才工作。

  二、人才工作必须把握三个关键

  第一,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邓小平同志说过: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今天在座的除了受表彰的以外,还有很多领导同志,要牢记这段话。

  一是懂人才。懂人才,就是要明白“人往高处走”这个道理,这是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道理。人才都想往高处走,我们就是要“帮人往高处走”。大家在抓人才工作时,要向组工系统的先进看齐,原xx省万源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林森曾讲:“组织部是个渡人的梯”。他是这样认识的,也是这样做的。“帮人往高处走”的这个“高处”就是干事成才的好环境、创新创业的好平台,哪里的机制活、环境优,哪里“渡人的梯”就搭得好,因为人才都是冲着事业来的。农业社会,战略资源是土地,谁的地多,日子就过得好。工业社会,战略资源是机器。蒸汽机的发明,使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独占鳌头了那么多年。现在知识经济时代,战略资源是人的聪明智慧,这点大家体会很深。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经济、中国人的购买力,让西方世界对中国日益关注,但我们的“战略资源”还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我们在中学都学过一篇古文,王安石的《伤仲永》,方仲永是个神童,但是方仲永的父亲是个没有眼光的人,他当时没有让方仲永好好地学习,把他一步一步培养成人才,他利用神童这种效应,拉着儿子整天去挣钱,最终神童沦落成普通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抓人才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懂人才。

  二是识人才。温家宝总理曾经有一句话说:“人才不是评出来的,是靠实践、成果检验出来的。”我们评审突出贡献拔尖人才,一定要克服人才管理中的“官本位、行政化”倾向,从“谁是人才由领导定”的惯性思维和模式中跳出来。这次在评选的过程中,很注重科研成果。有多少科研成果能变成钱,才是生产力。我们是要抓现钱的,这一点大家一定要牢牢把握好。一定要注重实用性,关键在“用”,不能用的不要引。在这方面不要盲目,需要哪方面的人才,一定要心里有数,再有的放矢地去做。这样我们引入的人才就会管用。

  三是育人才。育人才是一个很费神的事情。人才都是特质人,特性都很强。别说个性了,已经是个性之上的个性了。育人才的时候,就要包容人才。就要尊重差异、尊重个性,不能拿要求干部的标准来要求人才。还要包容人才的一些“毛病”。这些“毛病”在纪律和法律范围之内的,都要包容。所以,在育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包容人才作为很重要的事情来做。

  第二,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一个高端人才就是一个项目、一个产业、一方市场。“招才引智”比“招商引资”更具战略意义。

  一要靠政策机制引进人才。人才总是先看政策、比政策,只要外边都能得到,人才就会在第一时间流失、走人。刚才表彰对象里有李竹玲,李竹玲是高级工艺美术师,李竹玲到xx去开会的时候,xx的分管市长要去接机,李竹玲回来的时候是谁接机,那个场面能比吗?这样的场面多了,那人才自然就走了。我们找感觉,人才也找感觉,人才除了找感觉之外,人才都有自尊,都要被社会承认。做这些事,都不要讲大话,具体的事例能说明一切,不看文件怎么写,更看你是怎么做的。再比如,以前在国外,留学生见面会相互询问“什么时候毕业”“找到工作没有”“买的房子在哪”?如果你说“要回国了”,对方惊奇之余,肯定会觉得是在国外混不下去了。而现在,留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怎么还没回国呀?”美国人到浦东,看到的全是美国培养出来的人。过去孩子出国留学大家都羡慕,现在没有经过高考到国外去留学,是要打问号、打折的。因为中国高考是很硬的,虽然大家对高考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但都明白“一本线”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过的。所以我们也在探讨如何建立选人用人的“一本线”。政策不仅是要出台,关键是怎么做,自己做还不行,很多要靠各种方法“猎取”得到,猎头公司就是抓人才的一个有力抓手,他知道人才到哪去找,哪里的人才最适合。要在这方面有作为,把这个打造成X的比较优势。市场经济,政府不能总是做领导,要学会放下,主动放下。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和政府绝对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市场经济没有这样子,X也是受表彰的,作为企业家,这方面体会很深。要学会合作,市场经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准确的描述就是亲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这个亲密程度要有规有矩,不能勾肩搭背,该给企业做的,我们要做到位,而且要做得很过硬。

  二要靠优化环境留住人才。习近平同志指出:“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我们做的一切,都要记住这一告诫,让“近者悦、远者来”。在这方面,不能犯急,更不能“招来女婿气走儿”,这都是得不偿失的。要认真梳理,找到我们缺的、需要的、对路管用的人才。在这方面,不能盲目,不能拼数字,一定要讲实用。我们X在这方面应该有底气,好环境引来了朱鹮、留住了朱鹮,也能引来高端人才、留住高端人才。

  三要靠产业发展聚集人才。“人才找业”是固定模式,人才是要干事的、干大事的,没有干事创业的平台,你花再多钱,给再多福利,都留不住人。对人才来说,事业才是最大的福利,只有事业能留人、产业能留人。所以,产业的兴起、产业的培育,为人才提供各类舞台,使人才有用武之地,这是我们在抓人才工作的过程中始终都不能偏离的,要认真思考、认真做。通过事业来凝聚人才。

  第三,用好人才,爱护人才。用人才是大智慧,爱人才是大胸怀。坚持人才“以用为本”,是转型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人才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机制,把人才用好用活,为X所用。

  一要搭建广阔舞台。把人才在合适的时间,放在合适的岗位,使人尽其才。把人才用好,关键在知人善任。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信任,意想不到的信任才是大突破。解放战争的时候,从西柏坡发出的408封电报,几乎每封都有一句话,“如遇特急情况,请某某、某某全权酌定”。对比一下,60年前蒋介石谁都不放心,飞来飞去,安插亲信,在那盯着,不是盯事,而是盯人。这样哪能把事办好,人人自危,谁都不信谁,都没人干事了。我们干人才工作,也要从中汲取经验。需用的人才就要予以信任,并给位子,位子“合身”也很重要。位子不“合身”,对人才来讲,小则屈才,大则误事。要求贤若渴,还得为人才提供各方面的服务。邓小平同志当年都能那么做,我们今天还有啥做不到的事情?

  二要尊重关爱人才。邓小平当“后勤部长”的时候讲过,“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倡导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这些抓人才工作的基本理念,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样才能把人才紧紧的团结在党的周围,作为组织的重要资源,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所用。没有独立思考、追求真理、宽容失败,恐怕吸引不到人才。“以实绩论英雄,靠贡献拿报酬,凭本事坐位置”,这是别人的好做法,我们要把对头管用的拿来用、用好用足就行了。这次机构改革中,总工程师、总会计师、总统计师、总审计师、总经济师等岗位,把党组成员都去掉了,什么意思呢?这些人才不能光在党内找,还要跑到党外去找,这是从机制上做了保障。没有专业人员把关、运作,有时候是要犯错的,不懂技术、净说外行话,是干不好事的,轻则犯错、重则犯罪。关爱人才,也要有一定的投入,就是给“位子”、奖“票子”、发“牌子”。

  我们党爱护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有着光荣传统。白求恩大家都很熟悉,咱们大多数人都是背诵《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长大的,用现在的话很精准的讲,他是我们在“战争年代引进的一个急需紧缺专门人才”。这个人才受到的礼遇是什么呢?第一,在xx受到毛主席的接见。第二,八路军战士每天只有5分钱的伙食费,司令员聂荣臻每月也只有5元钱的伙食费,但毛主席、党中央却特批白求恩每月100元的生活费。xx为高端人才无偿提供周转房,凡在xx连续工作8年以上的,可以获得人才公寓的个人私有产权。这些做法,不在于讲了那么多、出了多少条,有一条管用,人才就来了。我们离X那么近,城际交通设施的改善和发展,使城际交通时间短于市内交通时间,将来可能很多人才会选择生活在X、工作在X,时间长了就对居住地感情深了,人才就可以为我所用。

  三、做强人才必须形成强大合力

  党管人才是建设人才强市的根本保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中国体制下,党一上手,就是最强手,办不成的事能办成,办得成的事能更好。所以要在党管人才上下大功夫。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着重强调一下三个“一把手”,即党委、政府、组织部门三个“一把手”齐抓人才“第一资源”。党委“一把手”抓战略、抓规划,把人才工作摆到转型发展全局中的优先位置去谋划、去推动;政府“一把手”抓投入、抓保障,确保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激励等各项资金落实到位,确保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组织部门“一把手”抓协调、抓落实,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增加工作合力。三个“一把手”齐抓共管“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要尽快形成,分工明确,有序推进。只要“一把手”重视,以上率下亲自抓,就没有落不实的事情。

  干部、组织、人才是新时期组织工作的“三驾马车”。谈到组织工作,大家把焦点都放在干部上。其实。组织工作的“三驾马车”,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基层党建、干部工作这两个,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强项。研究世界政党组织的人有这样一个体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系统最严格、最严密,最管用、最有效。从开始闹革命的时候我们就懂得“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新时期以后,人才工作也是组织工作的重头戏,由于有了人才工作,才使得原本和组织部门从不打交道的部门,开始和组织部门紧密合作了,人才开始向往组织部了,有人才的向往、党员的向往、干部的向往,组织部才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组织部的干部要通过努力学习、刻苦实践来使自己成为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才能充分发挥组织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的作用。

  讲这些的目的就是,只要全市上下都重视人才、聚力抓人才,就会把X打造成人才高地。X只有成为人才高地,X的转型发展大业才会早日实现。

  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7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市人事人才工作会议和区委、区政府最近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新世纪开局之年的人事人才工作,安排部署2014年全区人事人才工作任务,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努力开创人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今天,区四套班子领导亲自到会,唐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去年的人事人才工作情况和今年的人事人才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一、2014年全区人事人才工作回顾2014年,我区人事人才工作坚持以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动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一)围绕深化改革,人事和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了重大变革。一是完成了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我区积极稳妥地进行了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改革。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情况复杂。区委、区政府对改革工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印发了《淮阴区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实施意见》,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改革的方法步骤,特别是对如何分流富余人员,提出了*条措施,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为确保此次乡镇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改革前组织、人事、农工等部门对乡镇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人员构成、站所职能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并在棉花镇进行了改革试点,在此基础上,经深入研究,提出了我区改革的初步方案,供区委、区政府决策。在机构改革中,区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密切协调,维护大局,化解矛盾,有力地促进了改革的发展。各乡镇能结合当地实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制订好工作计划,严密组织,宣传发动,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阳光”操作,稳步推进。为保证竞争上岗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区督查指导小组的同志,还分组分片到各乡镇进行督查指导,了解信息,掌握情况,沟通联系,解疑答惑。通过改革,全区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数由原来的****个减少到****个,精简率为**%,各乡镇事业单位的机构数由原来的**个减少为*个,精简率为**%。改革推进了事业单位职能的转换,理顺了管理关系,优化了人员结构,提高了乡镇事业单位为农服务的效益,减轻了财政和农民负担,也必将促进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二是开展了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工作。按照“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及先易后难、点上积累、面上铺开的思路,在区直属事业单位中,先后选定水利局、卫生局、教育局、民政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主管部门的下属七家单位作为配套改革的试点单位,把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关部门和试点单位,对试点工作都比较重视,特别是水利、卫生、民政等系统,据实情,出实招,求实效,效果明显。区水利局的河湖管理处,实行层级聘任制,明确了岗位职责,有效发挥了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区报社把岗位职责细化分解到科室,到具体人,做到责任明确,奖惩分明。区教育局的南陈集中学,把教职工的活工资部分拿出浮动,坚持分配与业绩挂钩,报酬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区卫生局的棉花卫生院和张集卫生院,根据自身实际,实行科室核算制度,职工的工资和科室的效益挂钩。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在全区事业单位产生了积极的反响,为今后全区的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三是完成了区乡党政机构改革工作。在改革实施中,依据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理顺党政之间工作关系;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政事、政社分开;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坚持科学界定职能,合理划分事权;坚持依法行政,规范管理;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等基本原则,结合我区的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人力资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制定方案,组织实施。通过改革,全区行政编制数由****名减为****名,减少***名,精简**%,其中,区级机关行政编制数由***名减少为***名,减少***名,精简**%,乡镇机关行政编制数由***名减少为***名,减少***名,精简**%,顺利完成了市委下达的改革目标与任务。四是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与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在全区党政机关及公务员队伍中组织开展了wto知识、微机应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教育活动。结合区乡机构改革,改善了公务员队伍及事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共有***多名年龄、偏大的同志办理了提前离岗退养手续。在行政机构改革过程中,全面推行末位待岗制度,水利、卫生、建设、公安、法院等系统实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试点工作。全区参加年度考核的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人,其中优秀****人,称职*****人,有*人被确定为基本称职(合格),有*人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未定等次的有***人。年度考核成为检验公务员和各类事业人员德、能、勤、绩的重要方面,为晋升、增资、奖惩提供了依据。(二)围绕人才建设,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新成绩。一是高层次人才引进取得新突破。首先,人才引进工作摆上了区委、区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区委专门成立了人才招聘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周云飞同志亲任组长,明确各部门主要领导为引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区委、区政府领导亲自率队组团,参加南京、西安、成都、武汉等地的人才交流会,招贤揽才,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引进了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其次,实行了引进人才目标考核责任制。年初,区政府下发了淮政发(****)*号《关于下达2014年人才引进任务的通知》,将**名引才指标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明确规定人才引进工作纳入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责任目标,增强了各单位、各部门引才的责任感、紧迫感。第三,制订了优惠的引才政策。今年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事业单位要把自然减员空出的编制或新增编制主要用于本科生的引进,在专业对口、单位急需的情况下,单位无编制的,可增人增编;进入企业工作的本科生,区人才基金拿出经费予以支持,确保其工资收入不低于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本区生源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和自愿来淮就业的外地本科生,人事部门根据专业对口或相近的原则,实行指令性安排等意见,为本科毕业生的引进建立了“绿色通道”。去年,在经费紧缺、工作繁忙的情况下,我区先后组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会近**次,全区共引进非师范类本科生**名,师范类本科生**名,共计***名,名列全市前茅,为我区的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二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进一步形成。首先,各主管部门、各用人单位逐步树立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一把手亲自跑市场,抓引进、抓培养。其次,人才的发展环境得到了优化。许多单位、许多部门不仅从生活上关心、重视引进的毕业生,而且在工作上给任务、压担子,促使引进的毕业生尽快成长。广电局为引进的毕业生安排了住房,配备了生活设施;建设局把引进来的毕业生人事关系安排到建工局,把人放到企业锻炼;水利局对引进的本科生工资由局统一发放,并在业务上放手重用;农业局、卫生局、教育局、报社、房管局等单位,根据事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相关人才,把他们放到基层、生产一线,放手放权,为毕业生尽快成长创造了条件。三是注重对青年学生的培养、使用。通过举办青年知识分子联谊会、“青年知识分子培训班”,专家讲座以及邀请区里有关领导开设讲座等形式,增加引进人才学习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才干。三是人事代理工作取得新进展。经过近几年积极努力,我区的人事代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新的用人制度和人事管理方式,逐步为社会和用人单位所接受,人事代理的对象和范围不断扩大。现在,除院校毕业生外,改制企业、辞退、辞职等专业技术人员办理人事代理的数量逐年增多,单位委托代理的人数也不断增加。交通、城建、教育、文化等系统对新招聘的人员全部实行了人事代理。去年,我区新增人事代理***余人,人事代理工作受到了省人事厅的表彰。另外,人事代理的范围由过去的简单的档案托管发展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素质测评、工资调整、职称评定、养老保险、就业指导、户口迁移等全方位服务,从而较好地维护了人事代理人员的合法权益,有力地推进了用人制度向市场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三)围绕发展稳定,其它各项人事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圆满完成了军转安置工作任务。通过宣传发动、加强协调、保证重点、合理分配等措施,使*名军转干部得到妥善安置。与此同时,全区还十分重视做好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及稳定工作,人事、财政、民政、劳动等部门对分布在各大系统的企业军转干部进行

  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分类梳理、建立台帐,定期了解情况,实行跟踪服务。二是圆满完成了事业单位招考工作。2014年,我们继续认真贯彻1999年《县政府关于事业单位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公开招考的意见》精神,规定凡有接收大中专毕业生意向的事业单位必须向人事部门报需求计划,由区人事局向社会公开发布并统一组织考试。2014年,我们面向社会,组织了*次公开考试,一是面向社会为淮阴报社招录了*名编辑记者,二是教育系统面向2014年应届师范类毕业生招录了***名教职人员,三是各类事业单位拿出**个岗位招录应往届毕业生及“一增三减”分流人员。为了组织好每次招考工作,我们专门成立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考领导小组,周密计划,严密组织,从报名、出卷、考试、面试、体检的每一个环节抓起,从而保证了招考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三是及时贯彻工资政策,完成了全区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调资晋级工作。本年度完成了全区*****多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2014年10月省标职务岗位津贴、2014年10月出台的国标工资的审批工作;办理了大中专毕业生见习期转正工资核定;乡镇科技人员、乡镇机关公务员的职务工资的浮动及浮改固的审批审核工作;对调进调出人员、军转干部、退伍安置军人的关系、遗属提高补助标准的工资进行了复核、审定。四是重视抓好编制管理,按时完成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在机构编制的管理上,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基本实现了我区机构编制规范、科学、有序的目标。同时,加强了全区人员编制的动态信息建设,增加了投入,增添了微机、打印机等硬件设施,完善了机构编制信息库。在撤市更名中,全区批复更名了***个单位,通过市编委批复更名了**个单位。在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上,严格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中编办《关于实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要求,严把程序,使登记工作做到准确无误。全区符合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条件的单位有***个,已办理登记的事业单位***个,登记率达**%,有力地规范了管理,增强了事业单位自我约束、自主创业、自救发展的意识。2014年,全区的人事人才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前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聚着全区广大人事工作者辛勤的汗水和默默的耕耘。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人事部门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二、2014年人事人才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2014年,是我区实现“十五”奋斗目标的重要一年。做好全年的人事人才工作,我们必须对面临的形势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科学的分析和正确的把握。首先,大开放格局给人事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世界贸易组织多哈会议多边谈判的举行,标志着中国终于成功地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这个大家庭中新的重要一员。我们的资本、信息、技术等多种资源将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通转移,我们将直接面对更加开放的世界,因此,一切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合的旧框架将会退出历史的舞台,人们的活动方式、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关系将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事主体多元化、人才竞争国际化、人才流动形式多样化的趋势将进一步发展,地区之间、国家之间在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框架下的竞争将越来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将逐渐成为科技竞争、经济竞争乃至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最重要的环节。因此,我们必须审视形势,积极应对,迎接挑战。其次大调整的形势给人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将把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作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性战略措施之一。随着国家逐步放开国有中小型企业和“公退民进”步伐的加快,在不久的将来,经济体制灵活,发展潜力巨大的民营、个体私营企业必将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关键在人,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必须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合理的人才结构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保障。这必然要求人事部门适时拓展服务领域,为个体和私营企业发展提供人事人才保障。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努力提高第一产业、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着力突破第三产业”的思路,我们要切实改善农村人才队伍结构,加快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同时要着力为二、三产业发展培养、聚集一批人才。产业的调整,产品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人才结构的调整。新技术产业需要一大批相应的高层次人才来支撑,新产品需要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去开发。因此,必须适时调整人才队伍结构,把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作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人事工作主攻的方向之一。三是实现全区今年经济工作目标给人事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区委书记周云飞同志在区委九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提出了全区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目标。即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区财政收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全区广大人事工作者必须以此为目标,服务于全区经济这个建设中心,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找准人事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切入点、结合点。要始终保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的工作精神,为全区经济发展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服务,为实现全区新一年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014年全区人事人才工作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全年工作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结构调整的力度,深化改革,不断巩固各项改革的成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扎实推进各项人事人才工作,以新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一)以人才建设为主线,进一步加快全区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一是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基础建设,大力推进人才结构调整。认真落实区“人事人才十五计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区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扎实有效的开展。目前,我区人才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行业结构失衡的现象十分突出,人才紧缺与人才浪费同时并存。因此,必须下大力气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合理调整人才总量、人才布局和人才结构。要根据加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优化人才资源在不同产业的分布;充分开发农村人才资源,加强和稳定农村人才队伍;加快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的人才开发,努力增加第二产业人才数量,改善第三产业人才结构,提高服务行业的科技含量。要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对策,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转向生产一线,积极引导人才为振兴全区经济建功立业。另外,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提升全区人才的竞争力。要推进用人单位人才资源开发的主体地位,实现人才资源开发由政府行政推动向用人单位的自发转移;要通过制度改革、政策调整、社会评价、舆论导向等多方面的努力,营造一种既鼓励成功,又理解宽容失败,既包容人才个性的多样化,又保证制度实施的统一性的人才文化,不断加大人才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完善激励机制。二是围绕我区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急需人才。继续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人才招聘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拓宽引进渠道,加大工作力度,力求今年取得更大的突破,全年要确保引进本科毕业生**名,力争达到**名,引进*名硕士研究生或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要把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结合起来,按照“优先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在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认真组织好企业和用人单位开展重点岗位的人才招聘活动。建立完备的人才供需信息库,加速人才信息的网上交流,实现资源共享。要大力推行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形成关键技术岗位准入控制体系,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使执业人员的行为符合国际规则和市场规范。同时,认真抓好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选拔工作,为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重视开发老年人才资源,为他们发挥余热创造条件,引导离、退休人员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三是抓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继续教育是提高机关公务员,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现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日新月异,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及时补充、更新、提高公务员及事业人员的知识及技能。今年继续教育的重点是提高全区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内容以“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信息、新知识、新方法”为主。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开绿灯,要增加对继续教育的投入,搞好基地建设。认真探索和施行继续教育评估制度,把继续教育作为评优晋级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必备条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加强证书验证工作,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使继续教育真正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后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同时,积极开展国家公务员培训工作,以微机实务、wto知识、市场经济法律等为重要内容,全面提高全区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四是拓展服务领域,切实做好农村人才服务工作。围绕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首先,要继续开展全区范围内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的现状及有关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摸清底数,建立档案。其次,重点鼓励引导涉农部门和农业技术人员发挥自身优势,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鼓励农技人员采取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直接从事农业开发;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工作、乡镇企业工作,其户口、人事关系可放在区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并继续实行工资高一级政策。对农业第一线农技人员的职称评审、岗位津贴等实行倾斜。第三,要加大乡土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改善农村人才结构。进一步实施以培养农村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区乡村实用人才工程”,大力开发乡土人才,深入开展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二)以加快发展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各项人事改革。一是突出抓好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要改革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在全区事业单位基本推行聘用制的基础上,把用人制度改革的重点转到加强聘后管理,建立符合事业单位性质和工作特点的岗位管理上来。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要在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直接聘任,招标聘任,推选聘任,委任等多种形式;对专业技术人员,强化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对管理人员,建立体现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业绩、资格经历、岗位需要的等级序列;对公勤人员,推行技术工人单位聘任制,对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制度。二是突出抓好事业单位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机制。对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可实行有控制的单位工资总额包干形式,搞活津贴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对于财政定额定项补助的事业单位,可在执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和工资政策的基础上,在核定的工资总额内自主确定各类人员的内部分配办法;对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可实施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搞活内部分配,按市场经济规律决定分配水平;对于承担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职能和代收基金、规费的事业单位,可实行年度责任制考核,通过严格的岗位责任考核兑现工资。根据“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允许有条件的事业单位探索管理、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形式,试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相分离,岗位工资、岗位结构工资、项目工资、课题工资、年薪工资、协议工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工资管理制度,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三是突出抓好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职称评价机制,探索并稳妥地推行职称评定与专业技职务聘任相分离的双轨制度,使职称工作向评价社会化、用人聘约化、管理体制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以结构比例控制替代岗位数额控制;进一步完善评审、考试、考核相结合和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人才测评机制;加强专业技术职务聘后管理工作,逐步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积极推行岗位管理和聘约管理;提高评聘工作充分体现工作业绩与创新能力优先的原则,对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要大力选拔。四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专业化的国家公务员队伍。要坚持和完善国家行政机关内部中层领导职位竞争上岗制度,中层领导职位出现空缺,原则上都要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确定任职人选。要坚持和完善正常的国家公务员更新交替机制。规范公务员培训,着力提高公务员政治鉴别能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织能力、依法行政能力、专业化行政管理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要坚持和完善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继续坚持考核结果优秀公示制度,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实行奖惩升降的依据。要继续把“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结合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认真探索新特色、新做法,使这一活动常抓常新。五是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不断巩固改革成果。认真贯彻执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要继续严格控制增加编制、扩大编制、提高机构规格和超编配备人员、超职数配备干部等情况,特别是要从严控制需财政供养的机构和人员。要继续加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的宏观控制,探索总量调控、分类指导的办法。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改进人事计划管理工作,发挥增人计划、工资基金管理等手段的作用,使人员、工资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相协调。扩大人事计划统计范围,加强统计分析与利用,充分发挥其在人事决策、咨询、开发等方面的作用。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人事综合管理的监督、协调作用,研究制定全区人事综合管理的实施意见,规范全区人事综合管理行为。(三)以维护稳定为前提,重视做好热点、难点工作。一是重视做好退干和军转工作。保证退休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各乡镇、个单位,都要主动关心退休干部的晚年生活,保证他们的工资发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尽可能多组织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要重视做好企业军转干部的稳定工作,既要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又要教育他们顾全大局,维护大局。要继续重视做好退伍安置工作,在大力推行货币化安置的同时,对指令性计划安置,各部门、各乡镇、各单位都要积极接纳。二是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要进一步调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党政机关可通过面试和考核的办法接收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毕业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凡按政策规定落实用人单位的都应予以接收。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均实行人事代理,档案转区人才交流中心。要加快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在全社会倡导并确立“通过参加各种方式的劳动,取得一定合法收入即为就业”的新型观念,建立“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毕业生考试就业机制;充分发挥人才中心信息网络作用,建立交流供需信息,提供政策、业务指导。继续选拔部分优秀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三是认真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两年一次正常晋升职务工资工作。探索建立与财政体制配套的分类管理、分级调控的工资体制。要认真做好省标转国标的切档转换工作,确保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继续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升级培训考核工作,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师考核评聘工作。四是加大人事政策法规执行和检查的力度,做好人事争议仲裁工作。当前人事行政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人事工作的依法行政、依法治事、依法管理至关重要。今年尤其要抓好对已出台的人事管理法规、规章及实施办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切实从制度的执行上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要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切实维护好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的合法权益,我区今年将成立人事仲裁机构,进一步推动我区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四)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努力加强人事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今年人事人才工作任务繁重,难度很大,这对从事人事人才工作的同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习,提高素质,勤奋努力,才能全面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一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人事干部必须严守政治纪律,把握好是非标准,忠实、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学习,提高思想素质。要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人才人事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准确领会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加强法律、法规,特别是人事人才管理法规和政策方面的学习,推动人事人才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二是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士有公心,方能举贤”,人事工作中的录用、安置、调配、工资、职称等工作,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公平、公正是对人事干部的基本要求。我们要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活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对基层和群众热情服务,对工作极端负责,人事工作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决定了人事干部队伍必须学习业务、钻研业务、精通业务,练好基本功。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向书本学习,勤摘录、勤思考,勤评判;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三是加强廉政建设,树好自身形象。廉洁自律是让人民满意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而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员队伍就必须加强廉政建设。要继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狠抓落实。要继续提倡政务公开,在军转安置、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员调配、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实行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同志们,我们正处在加快淮阴发展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全区的人事人才工作,为全区两个文明建设谱写新的篇章。

第8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刚刚闭幕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充分表明了市委对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人才工作在经济社会全局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现在,已接近岁尾年末,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大家都很忙,但再忙也要把这个会开好,开出成效。因为解决不好人才问题,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工业基地,加快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裕、文明、生态、诚信”阳泉的目标,将失去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甚至一切都将成为空话。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积极推动在全市上下形成重视、关爱和珍惜人才的共识,大力营造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氛围和环境,为赶超发展组织起浩浩荡荡的人才大军。刚才,水生同志代表市委总结了近几年来全市人才工作的情况,深刻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同时还大张旗鼓地表彰了全市科技功臣和科技企业家,树起了榜样。这些都很好,并且我完全相信,以这次会议为起点,我市的人才工作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古今中外的历史和现实都反复证明,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事关中华民族的未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已成为全党上下的共识。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之后,人才强国战略再一次提上了全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对人才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都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在讨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意见时,就明确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刚刚闭幕的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对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又作了重点部署,写入了我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应该说,这几年我们在人才强市方面是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效果的。但是必须承认,我们的人才工作在许多方面做得并不十分到位,甚至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有一个大的突破,牢固树立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一)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理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根本,以人为中心,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充分重视人的利益、权利、价值和作用。只有通过人们自身利益、权利和价值的实现,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统一起来,才能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和能力,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热情和积极性,反过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的人才观突出强调了人才的标准和本质,其核心也在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始终要重视人、教育人、完善人、激励人,既要切实做好人才的教育、培养、引导工作,又要切实抓好人才的使用、关心、激励工作,让最活跃的因素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让每个人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我市的人力资源充裕,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但是向人才资源优势和发展优势的转化还有不小的差距。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用发展的理念统领人才工作,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工作,真正做到促进人才总量增加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人才素质提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相适应,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适应。(二)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是统筹处理“第一要务”与“第一资源”的关系,构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体系的现实选择。人才支撑发展,发展孕育人才。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在所有的社会资源中最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是关键的生产力,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解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所有重大问题,几乎都要靠人才以及人才的创造性劳动。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下大力气培养、造就、用好、用活各类人才,让人才来支撑发展、引领发展、推动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方人才政策落实得好,人才作用发挥得好,经济社会的发展就快。从阳泉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计划经济时期,一大批煤炭、冶金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云集我市,建造了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民企业家创造了乡镇企业“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辉煌业绩。目前,我市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期,能不能延续这个好的发展势头,实现赶超发展战略目标,关键是要统筹处理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与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的关系。一方面,要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要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要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实际成效要用发展来检验,真正为“第一要务”配好“第一资源”,以“第一资源”来支撑“第一要务”;另一方面,要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谋划发展战略同时考虑人才保证,制定发展计划同时考虑人才需求,研究发展政策同时考虑人才导向,部署发展工作同时考虑人才措施,在发展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推进我市赶超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看似为教育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抢占了竞争的先机,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权。经济发达国家崛起的经验证明,每次成功的经济追赶都是人力资本的成功追赶,英国和美国实现工业化用了***年和***年,而日本、巴西、亚洲“四小龙”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靠得就是人才开发。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不培养人才这个核心竞争力,不强化人才这个强大推动力,是绝对不行的。从我们阳泉来看,这几年经济发展速度快、效益好、活力强,显现了一种喜人的局面,今年上半年又取得了近年来同期的最好成绩。全市生产总值增幅同比提高*.*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发展,逐步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但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增长和提高,大环境的影响占了相当的比重,经济布局和结构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资源型、粗放型的圈子,支柱产业单一、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含量低下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随着全省乃至中西部地区大范围的结构调整和人才竞争,我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现实再次警示我们,抓不住人才,做不好人才工作,我们就有掉队落伍的危险。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现实:在阳泉,人才匮乏与人才浪费的问题并存,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尤其是高层次、高技能的人才十分短缺;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分布很不合理,学非所用的现象还很普遍;人才环境不宽松,留不住人,引不进才,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管理机制不活,人才工作力度不大,等等。人才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影响和制约我市赶超发展的障碍和瓶颈。这些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势必影响发展大局,影响小康大业。现实选择和长远考虑,都要求我们尽快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人才观,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创新环境,把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类人才的创造潜能激发出来,把更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赶超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二、适应实施赶超发展战略的要求,下大力创新创优人才环境人才环境是人才群体以外各种要素的总和,这些要素的状态和相互关系,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深刻影响着人才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才环境就是感召力、吸引力、竞争力和凝聚力,人才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人引人引不来,环境好人自来;人留人留不住,环境好人扎根”,“家有梧桐树,自有金凤来”,讲得就是环境的作用。阳泉能不能赶超发展,能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能不能把我们小康建设的蓝图变成现实,关键的一条,就是要看我们有没有一个适宜于人才成长的具有“团粒结构”的肥沃“土壤”。从眼下的情况看,这个环境还很不令人满意,还有许多的问题和差距。去年我们集中开展了创优环境的大讨论,多多少少解决了一些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但实实在在的动作还不多,力度也不大。面对世界范围内的人才竞争,面对全国各地“人才高地”建设带来的挑战,面对我市赶超发展日益繁重的任务,创新创优人才环境,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讲创优人才环境,根本标志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总的要求是贯彻“三个留人”原则,为人才创造更优越的条件,提供更宽广的舞台,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让各类人才在阳泉这一方热土上尽情地施展才华、建功立业。首先,要创造一个宽松优惠、充满活力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我市的人才创新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效果。比如,实行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挂职锻炼、在职培训,发现和起用了一批优秀人才;将后备干部下派到企业任职,鼓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才到民营组织工作,为人才的合理流动起到了导向性作用;通过人才招聘的形式,从外地招揽急需人才有了新的突破,等等。但是,实事求是讲,在我们阳泉这个内陆城市,以人为本还远远没有落到实处,“以利为本”、“以位为本”、“以官为本”、“以权为本”、“以资历为本”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严重压制了人才的成长和人才作用的发挥,挫伤了人才的积极性。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政策上入手,着力优化我市的人才政策环境。政策是前提、是基础,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制度性保障。要重新审视、反思我们的人才政策,对现行政策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该废止的坚决废止,该调整的尽快调整,尤其要下决心清除那些人为设置的障碍,疏通人才“绿色通道”。要加快研究制定以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人才政策措施,形成一个既有现实性又有前瞻性,既有宏观性又有操作性的人才政策体系。这次会议出台的实施意见,虽然是初步的,但毕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今后这方面的工作还要深化、细化,并且要转化到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其次,要创造一个施展所长、成就事业的创业环境。人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一个真正的人才,首先看重的是事业,是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能不能让各类人才在阳泉这个地方心情舒畅地工作,放开手脚地创业,就看我们是不是为人才提供了创业的机会、干事的舞台、发展的空间。这些年来,我们每年都要确定一批重点调产项目、重点建设工程,这些项目和工程都需要高科技的投入,都需要专业人才来引领攻关、带动创新。我们规划的六大支柱产业、五大基地建设,哪一个也离不开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即使是一个具体的企事业单位,技术革新、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也需要相应的人才。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多方为人才搭桥铺路,大胆地把人才放到重要的位置和关键的岗位上,让人才的创新潜能在创业平台上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要随着经济发展,逐步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为鼓励人才创业立业提供物质保障。市政府已经决定建立人才基金,要管好用好这笔经费,发挥好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当然,要十分注意处理好事业留人与待遇留人的关系。我们强调靠事业留人,但也要尽可能地提高待遇。在阳泉这个经济欠发达城市,要拿出比发达地区更高更好的物质条件来吸引和留住人才,是不现实、也是不客观的。而且单纯靠提供优厚待遇,吸引不来真正的人才,也不是真正的尊重人才、爱惜人才。我们只要千方百计地筑好事业之“巢”,就会引来人才之“凤”,这已被许多地方的经验所证明。第三,要创造一个功能健全、服务到位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人才既然是一种资源,也只有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才能实现合理的流动和最佳的配置。在人才市场,人才和用人单位这两个主体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双向选择,拥有各自的自主权。我们的任务,就是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包括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为供需双方进入市场,并在其中实现“两个自主权”提供场所、提供服务。现在,我们不少的大中专毕业生学成回来后,不是找市场,而是找门子、找关系,想方设法往党政机关挤,往事业单位挤,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人们的就业观念需要更新,不能老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人才市场容量过小,功能单一,服务不到位。要下决心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市场规模,拓宽服务领域,健全服务功能,改进招聘活动,提高信息化水平,形成统一有序、功能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交流新机制。第四,要创造一个重才爱才、褒先树优的人文环境。要在全市倡导一种“爱护人才就是促进发展,浪费人才就是妨碍发展,刁难人才就是破坏发展”的理念。对人才要提倡“四个宽容”、“四个鼓励”,也就是宽容狂放、鼓励自信;宽容个性,鼓励和谐;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宽容成功,鼓励进取。要十分关心人才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尽可能提供一门心思干事业的后勤保障,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要重用重奖、重点激励,使投身阳泉建设的各类人才都能从内心感受到在这里有干头、有劲头、有甜头、有奔头,是大显身手、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场所。我们的新闻媒体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的创业事迹,张扬他们的创业精神,树立一批典型和样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羡慕人才、支持人才的良好风气。

  三、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人才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必须突出重点,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和引进三个关键环节,精心谋划,全力推进。第一,必须从培养人才这个基础抓起。阳泉发展的百年大计靠什么?靠的就是培养一茬又一茬有本事、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有效的投入,培养人才就是积聚财富、就是培育发展后劲。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工作。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以能力建设为核心,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要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位置,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和终身教育两大体系,继续强化基础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切实抓好职业教育,全面推进继续教育,创建学习型社会。要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制定规划,确立目标,分门别类地、有针对性地培训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技能人才和农村适用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领导骨干、管理精英、学科带头人和技术能手,为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第二,必须在用好人才这个关键处抓实。人才是有时效性和层次性的。要坚持高效益用人的原则,强化“选人用人失误是过错、耽误埋没人才也是过错”的意识,树立“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的观念,千方百计用好人才,用当其时,用其所长,用在适宜的岗位。要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端正导向,匡正风气,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标准,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只要是群众公认的党政领导人才、市场公认的经营管理人才、学术公认的专业技术人才,都应当大胆起用,委以重任。当务之急是要发现、盘活和用好我们现有的、身边的人才,防止“墙内开花墙外香”。要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扩大民主,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机制,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氛围,使我们的人才队伍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第三,必须在吸引人才这个重点上突破。解决急需人才、特殊人才短缺的问题,需要“眼睛向外”,广招人才。我们一定要以“孟尝君养食客三千”的远见卓识,以“刘备三顾茅庐”的求贤精神,以“周公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真心诚意,以“一方水土用八方人才”的宽广胸襟,敞开大门,聚才纳贤。要十分注意人才引进的针对性,从阳泉实际出发,重点引进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带项目、带资金来创业的人才以及其他紧缺人才。要把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引进项目结合起来,与重大课题攻关、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实行人才引进与项目对接,与产业互动。要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对外来人才采取“候鸟迁徙”式的人才流动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长住,但求常来,柔性流动,来去自由。四、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必须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党管人才的原则,标志着我们党对人才资源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科学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人才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前提是要明确内容。党管人才,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人才工作统领起来,作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党委对人才工作重大方针和工作部署的领导,更好地统筹人才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和其它各项工作,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党管人才管什么?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重点是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提供服务。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管好、管活人才,激发出创新创造的活力、赶超发展的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潜力。从眼下来看,当紧的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制定出一个既立足当前又面向未来,既有宏观指导作用又便于实际操作,摆位高、力度大的人才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把它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中来加以实施。这是人才强市战略的基础性、“龙头”性工作,也是我们抓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关键是要强化责任。党管人才,赋予各级党组织更加重要的时代责任。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履行这个责任,尽心竭力地落实这个责任。针对阳泉当前的人才现状,把握客观规律,面向未来发展,进一步加强人才发展规律、人才政策机制的研究,靠政策指导人才工作,靠机制激发人才活力。各级党委、政府都要从本地实际出发,抓紧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流动等方面的实施细则,并认认真真抓好落实。要用人才工作的成效来检验我们的领导水平,检验我们的执政能力。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各级党政“一把手”都要牢固确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对人才工作真正做到入脑入心,要像跑项目、筹资金那样,重视引进人才、聚集人才,要像重视优化发展环境那样,重视优化人才环境,不断创新人才工作的方式方法,做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思想解放、思路开阔、本领过硬的创新性人才。这样,我们才有资格、有能力去“管人才”、用人才,才能当好“知贤”的先锋、称职的“伯乐”,才能在感情上贴近人才、在思想上重视人才、在实践中发现和用好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重点是要形成合力。党管人才,并没有改变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决不是人才工作的一切方面都要由党委来大包大揽,而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把各方面的力量聚集起来,协调动作,形成一种工作上的合力。按照人才工作新格局的要求,各部门各单位都要找准位置,主动配合,发挥作用。各级党委要实行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事、教育、科技、劳动、财政等各有关部门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共同做好人才工作。要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分割,充分发挥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在人才工作中的独特作用。市委已经成立人才工作领导组,并在组织部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定期研究人才工作的大政方略,协调工作部署,督查工作落实。各县区、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切实把人才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安排好、落实好。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阳泉渴望人才。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奋发有为的姿态、真抓实干的作风,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全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为我市赶超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第9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中央、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人才工作。刚才,XX同志总结了“十三五”期间X市的人才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后五年的新任务。总的来看,近年来,市委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文件,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了拓展与名校名院、地企共建的人才合作交流,紧扣产业发展集聚培养使用人才,实现了战略储备、能力提升与事业发展的精准对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与我市各类人才的艰苦奋斗是紧密相连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各级各类人才致以亲切问候!对广大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一届市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发展战略。要顺利实现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吸纳资本、引进项目、激发活力,实现绿色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我们要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吸纳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务实的作风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建设事业快速推进的生动局面。

  第一,在人才发展战略上,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全市下下要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环境、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要把服务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使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谋划和加强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第二,在人才培育导向上,牢固树立量质并举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我们要牢牢把握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评价人才不能只看他说得怎么样,更要看他干得怎么样。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市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既重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尽量扩大我市人才的总量,又要注重突出重点、因时而异,着力提升人才的质量。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打破身份壁垒和体制局限,特人特用,促进优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只要是优秀人才,只要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什么身份,都要放到重点部门,关键岗位。

  第三,在人才选拔使用上,牢固树立德才兼备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我们要坚持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让干事、老实、正派的人不吃亏,让投机钻营的人不得利;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选用人才,避免用“论资排辈”观念和“求全责备”思维限制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市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市委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实施引才计划、育才工程,全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到XX名,占全市人口的XX%。其中党政人才XX名,专业技术人才XX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XX人,高技能人才XX人,社会工作人才XX名。三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XX”培养计划、企业人才振兴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政人才队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XX人,占干部总数的XX%;专业技术人才人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XX人,较20XX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工作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发挥潜能的环境明显改善。五是人才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市各类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市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人才总量仍不足。截止20XX年X月,我市共有各类人才X人,万人拥有量仅为X人,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层次还不高。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仅有X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仅有X余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等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集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等现象。为此,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正视问题,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全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求,根据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坚持自主培养与开发引才相结合,以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

  第一,围绕发展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没有高层次专业人才作支撑,就无从谈起。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人才,引进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现在我们没有,短期内又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积极从外面引进。一是要突出重点。当前要紧紧围绕推动XX跨越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的需求,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工业经济的创业人才、生态农业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规划的高端人才、绿色发展的领军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级人才、社会公共事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全市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选人用人,不能“武大郎开店”,比自己个子高的都不要;也不能怕丢位置,担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让别人占了。三是要坚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凡是事业需要、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胆选拔任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要像招商引资重点招大商、富商一样,重点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立足实际统筹抓好“六支”队伍。一是党政人才。要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以一线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力度,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创新人才培训工程,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艺术、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市管拔尖人才选拔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五是农村实用人才。致力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积极引导市城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提升整体素质。六是社会工作人才。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机制,不断吸引和聚集社会工作人才,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总之,要通过这六支人才队伍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

  第三,着眼长远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委制定下发了《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这是我市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单位要组织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贯彻活动,深刻理解《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要把《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及时制定《XX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并结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确定了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即引才聚智工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农村实用人才“XX培养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内容涵盖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等领域和范畴。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启动实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达到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的效果,真正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确保人才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工程真正发挥效用。同志们!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我们要抓住机遇、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强市的战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XX、奉献XX,开创出XX因人才而蓬勃发展,人才因XX发展而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局面。

第10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在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X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我市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分析当前我市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对做好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做出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在推动X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X月X日召开的全区人才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X书记、X主席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实施X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桂战略进行了动员和部署,强调未来十年,是X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全区人才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要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努力形成人才辈出、活力迸发的生动局面,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以及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们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X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X发展大局, 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社会的人才意识不断增强。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与X跨越发展的需求相比,X人才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人才布局不够合理,高层次人才比较匮乏,尤其是在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外经外贸、金融投资、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以及发展规划、综合研究、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人才都严重缺乏,严重制约了X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要推动X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才,关键要有一批胸襟开阔、视野宽广、领导发展能力强的领导人才,一批既懂专业、懂政策又会管理的行政管理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还要有一大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当前,随着X炼油异地改造石化(X万吨/年聚丙烯)等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电子信息、临港等重点产业的加快发展,X已经处在跨越发展的新阶段。按照市委确定的“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的要求,完成和实现X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推动X在今后更长时期的科学发展,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支质量好、数量足的人才队伍。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从推动X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党委及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决心、下更大的功夫推动人才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X跨越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是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经济竞争更多表现为人才竞争,发展优势更多表现为人才优势。这一规律将在泛北部湾地区日趋激烈的发展竞争中得到更充分更有力的验证。X尽管近两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仍然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总量小、底子薄、实力弱仍然是基本市情。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X与发达城市相比,最大的差距在于人才资源的差距。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状况,市委、市政府组织力量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印发各单位广泛征求意见。这个重要文件经修改完善后将尽快颁布实施。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创新机制,整体推进,确保完成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

  一要积极落实“四个优先”。一是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就是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确立优先开发地位,实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持续发展。二是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就是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加快推进人才布局和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与经济转型升级、城市跨越发展相适应的科学人才结构。三是坚持人才投入优先保证,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好的投入的观念,更加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更加重视招才引智,大幅度增加人才投入。四是坚持人才环境优先完善,就是要全面改善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努力营造创新活力强、创业环境好、服务效能高、人居条件佳的人才环境,更好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二要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人才,引进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现在我们没有,短期内又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积极从外面引进。首先,引进人才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推动X跨越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的需求,需要什么、就引进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提高人才引进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当前,工作重点要放在引进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产业等重点产业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为X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其次,引进人才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选人用人,不能“武大郎开店”,比自己个子高的都不要;也不能怕丢位置,担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让别人占了。第三,引进人才要坚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凡是事业需要、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胆选拔任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为了加快引进一批全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要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市委、市政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实施意见》,决定从财政拿出X万元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引进高层次人才。要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没有高层次专业人才作支撑,就无从谈起。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要提高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配合抓好这项工作的落实。

  三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培养培训。要坚持引才与育才并举,既突出解决好眼前用人的问题,又注重用长远战略眼光储备人才;既要有引才的“招数”,又要有育才的“套路”。对于现有的人才,要制定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计划,抓紧培训,帮助提高;对于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要超前谋划,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做好人才储备。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实践成才的新模式、新方式,引导各类人才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去锻炼,让他们在推动X跨越发展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建功立业。要注重抓好青年人才的培养,给青年人多压担子,选派青年优秀人才到工作艰苦、矛盾突出的地方,到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岗位上,接受煅炼、积累经验、成长提高。

  四要充分发挥好各类人才的作用。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评价人才不能只看他说得怎么样,更要看他干得怎么样。要坚持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人岗相适、人尽其才。选干部、配班子要坚持“老中青”合理搭配,既激励青年人才奋发进取,有前途、有奔头,又让其他年龄段的人才觉得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年轻人才与其他年龄段的人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激发人才队伍整体活力和创造力。要注重遵循人才成长和工作规律,积极为各类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发挥作用的平台,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五要积极促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取决于人才政策机制的灵活与创新,政策活则全盘皆活,机制新则事业日新。要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工作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争取出台一些更加灵活、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工作措施。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政策、人才安居保障政策、人才投入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政策和鼓励人才向基层流动政策,打破人才引进、流动、培养、服务、激励等环节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

  六要积极参与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区合作、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等区域合作开发的有利时机,用好用足自治区出台的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据X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要,着眼于深化区域间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主动加强与自治区和其他地市人力资源市场的多头对接,提高区域人才开发合作的参与度。

  三、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人才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基础性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推动X跨越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意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来认识、谋划和推进,确保我市人才工作尽快取得新突破,更加有力地发挥人才在推动X跨越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作用。

  一要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各级党委、各部门党组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保证人才工作的正确方向。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抓第一资源的主要责任,要增强人才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好党管人才职责,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党委常委会要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认真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把握人才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领导体现到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带有倾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上,体现到及时研究解决如何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上,体现到及时研究和破除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影响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机制体制和环境障碍上,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坚强的领导保证和政治保证。

  二要以抓第一要务的力度抓第一资源。要把人才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发展来确立,人才工作的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成果来检验。当前要认真研究和科学制定贯彻落实全国、全区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措施,抓紧编制和不断完善本县区、行业系统以及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发展规划,既要研究制定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计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的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的任务和要求,切实把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做好人才工作的要求落实到位。要按照分类指导、逐级落实的原则,强化监督考核机制,把人才工作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不断促进人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要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抓第一资源。要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事机构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部门要认真落实牵头抓总职责,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在加强公共服务、提供具体保障等方面多办实事、多干好事;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贯彻党的人才工作方针政策,发挥好培养、吸引、使用人才中的主体作用;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协调一致做好人才工作,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同志们,开放的X呼唤人才,发展的X渴望人才,崛起中的X需要人才。做好人才工作事关X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而深远。希望大家认真按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的部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市的各项战略任务,为推动X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第11篇: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人才工作大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年来我市人才工作成效,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人才工作,表彰奖励XX,这是人才强市工作中的一件大事、盛事。

  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近年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围绕转型跨越发展的主题,我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不断强化领导、健全机制、加大投入、创新平台,实现了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贡献率四个“大幅提升”。特别是在推动政企研高端对接、引进和集聚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共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X余名,其中,X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X人入选省“百人计划”,一批以X等海归博士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军人才担当重任、开拓进取,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周边兄弟地市相比,与转型跨越的要求相比,我们无论是在人才的引进和使用上,还是在人才工作的机制和环境上,都有诸多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还相对偏少。全市现有各级各类人才X万人,不足全省的X,而邻近的XX万,XX万,总体上看,我市还属于“人才资源小市”。二是人才结构还不够优化。X万各级各类人才中,专业技术人才不足X。其中,具有博士学历的不足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的X,硕士研究生不足X。在人才的分布结构上,初级及初级以下比例过高,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创新型科技人才明显不足,与全市支柱产业匹配的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人才更为紧缺,成为制约转型跨越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体制机制还不够灵活。实践中还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一些聚才引才的政策不错,但往往落实不够、执行不力,使得一些专业技术人才价值难以真正体现,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四是服务保障还不够到位。一方面,我市的客观环境、生活条件与沿海发达地区有差距,本身就缺乏吸引优秀人才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由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继续教育受到限制,不少专业技术人员观念滞后、知识陈旧、创新不足、成果不多,远远适应不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再一方面,我们一些单位和部门对人才工作还不够重视,或多或少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倾向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大家都知道,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现为人才竞争,发展优势更多地表现为人才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省委书记XXX强调,“XXX”。我市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黑色高碳发展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变,由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乃至“智”造文明转变。实现这些转变,关键在人才,根本靠人才。特别是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实施“XXX”的战略部署,既需要非常之策、非常之举,更需要非常之人、非常之才。针对做好全市下一步的人才工作,我突出强调四点意见:

  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海纳百川“引人才”

  就是要放宽视野、主动出击,大力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人才引进战略,用X发展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吸引人才、感召人才、集聚人才。具体讲:一是要围绕转型升级抓引进。抢抓我市“争先综改、竞逐中原”的战略机遇,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围绕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大课题和重大工程,针对我市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瞄准非煤产业、新兴产业,特别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面向海内外广揽一批专业技能人才、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加快集聚一批能够推动重点产业提升、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努力形成以高层次人才引领转型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要着眼技术合作抓引进。以提升我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从科技合作、技术入股、收益分成、知识产权等方面入手,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要立足创新创业抓引进。采取技术引进、项目引进、课题引进等形式,吸引更多掌握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创新成果的高层次人才入驻“X”,促进项目建设和人才引进良性互动。同时,引进人才,既要重数量,也要看质量;既要“引”,更要“选”。对那些真有成果、真带项目、真能推动我市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的高层次人才,要实行特殊政策、建立特殊机制、采取特事特办,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真正让优秀人才能来得顺心、干得舒心、留得放心。

  二、不拘一格,竞相发展,多措并举“育人才”

  人才既要靠引进,也要靠培养。引进高层次、领军型人才对我市来讲十分迫切,但培育一支总量大、素质高的本土人才队伍,也同样重要。一是要依托基本教育“育”人才。牢固树立大教育理念,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职业学校办成实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我市与X合作筹建的X校区已顺利开学,结束了我市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也标志着X在发展高等教育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统筹抓好市职业技术学院、职业中学、技工学校的职业教育。特别是要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优先设置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陶瓷建材、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等专业,加快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二是要围绕企业和项目“育”人才。企业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企业家短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主要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我们一定要按照高端引领、重点培养的思路,依托现有企业家队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努力打造一批立足X本土、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使其成为引领转型跨越发展的领头雁、带头人。同时也要高度重视企业中、高层管理人才建设,定期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内外500强企业、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学习培训,为企业发展壮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要结合“项目推进年”工作的开展,在项目引进中发现人才,在项目推进中检验人才,在项目建设中考察人才,在项目达效中选用人才。三是要立足实践锻炼“育”人才。根据全市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乡镇、农村、企业、社区流动,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增长才干。要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岗位能成才的理念,认真总结我市上挂、下挂、外挂等多途径、多渠道培养锻炼干部的举措和办法,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奋战在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上的X名工程师、名教师、名医师、名记者、名农艺师、名乡土人才等,促进各类人才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三、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优化环境“聚人才”

  培养、引进人才很重要,留住、用好人才更关键。我们一定要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按才授岗,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一是要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把品质、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在人才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的时候让他们在重要岗位上挑大梁、唱主角,推动人才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创优。二是要把载体建设作为用好人才的重要抓手,积极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共建研发中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特别是要把园区集聚和项目建设作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主战场,把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与全市大项目、大工程、大园区建设紧密结合,放手依托人才谋划和建设工业园区,依靠人才争取和实施重大项目,通过人才推进和加快重点工程,使精英人才在X创业有目标、发展有机会、干事有舞台。三是要着力优化社会环境,建立健全鼓励创新、绩效挂钩的人才激励机制,采取奖金、补贴、股权、重用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人才的激励力度,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地位。要坚持和完善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和专家制度,加快推进高层次人才公寓建设,及时帮助优秀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安居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安心工作、专心创业。这次会议出台的《补充规定》,专门就解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生活待遇等问题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包括建设专家公寓、购置流转住房、搭建研发平台等,都是实打实的举措,财政、住建等有关部门要抓紧落实,尽快兑现。

  四、党政合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兴人才”

  人才工作事关全局,事关未来。做好新时期的人才工作,对于实施“X”战略部署至关重要。全市各级党委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统筹抓好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实施;党政“一把手”要像跑项目、筹资金一样,重视引进、聚集人才,重视创优环境、优化服务。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整体谋划和前瞻性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人社、科技等部门要改进作风、搭建平台,合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配合、社会协同的工作格局,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同时,还要继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实行人才专项资金随着财政收入逐年递增;加大人力资源工作者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建立人才工作和人才环境监测评估体系,把人才工作纳入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表彰和广泛宣传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真正让各级各类优秀人才在激情创业中大显身手,在竞争择优中各展所长,为转型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拓宽视野,创新工作,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崭新局面,为实施“X”战略部署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ahwmw.com/jianghuafayan/109844/

《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集合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