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师德的论文范文十二篇

【www.ahwmw.com--毕业论文】

师德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视的美德之一。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师德的论文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篇1】关于师德的论文

  您的手上有许多正在成长的生命,每一个都如此不同,每一个都如此重要,全部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和梦想。他们都依赖您的指引、塑造和培育,才能成长为最好的公民。

  ——题记

  昌邑一中1946年建校,2010年8月搬迁现址。学校投资4亿元,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1500万元,馆藏图书30万册。现有118个教学班,在校生6500人,教职工492人,其中高级教师112人,硕士研究生76人。近年来,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构建文化体系,升华师生境界,建设道德学校,缔造精神家园,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氛围,使素质教育在持续发展的路子上形成了良性循环。

  教育追问: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书育人历来是我们提倡的最基本的教育思想。新课程实施以来,随着中西方教育的交流,我们过分追求西方教育的个性发展,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道德的培养与熏陶。如何有效协调“教书”、“育人”的关系,如何落实胡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上对青年学生提出的“三个结合”,既能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又能使他们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必须破解的课题。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其实就是传承人类或民族的未来。人类的根本传承是文化的传承,学校存在、发展的遗传基因在于文化。我校有着65年的办学历史,历届领导重视德育工作,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文化。教育的全部工作和唯一工作,就是引领学生精神成长,为国家、为家庭、为个人赢得荣誉,赢得未来。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我们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在师生中大力倡导“万事德为先”,提出了“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的育人目标。

  培养路径: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陶行知先生有篇文章,题目就叫《学做一个人》,他的观点很简单,很明确:要做一个整个的人,别做一个不完全、命分式的人。什么是整个的人?就是学校核心价值观提到的能够为民族、家庭、个人、团队勇于担当,有着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气质,有着自尊自信、自谦自持的情怀,有着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操守,有着求实致远、质朴高雅的品位。

  教育的任务是育人,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在历史的视线里,什么都会渐行渐远,而唯有人以及人格的力量,千古流传。而我们所承载的使命,正如竺可桢所言:“尤在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大任,主持风气的人才。”

  一、精神文化渗透德育思想

  校长实现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和价值的领导。在65年的发展史中,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围绕德育工作,生成并积淀了内涵丰富的学校文化。这些由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形成的文化,归纳起来最主要的有12条:

  1、校徽由“昌邑一中”拼音首字母“CYYZ”元素构成,呈现“人”字造形,彰显人本,象征人文,守护人道,闪耀人性,寓意一中师生关注国家,放眼世界,做一个具有天下胸襟、道德风骨、高远情怀的优秀中国人。

  2、校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寓意师生修身育人理性宽容,追寻道德真义,呼唤情怀操守,追求无尽真理上下求索,坚守人类正义永不松懈,坚持远大理想永不放弃。

  “脚踏实地”寓意做人做事,持其本道,行之有度,立稳健行,做一个知识广博、学识渊博,言行儒雅、行为优雅的优秀中国人。

  3、办学思想: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4、办学理念:行而循德,学以致用。这是峻青先生为我校的题词,从德、智两个方面对学生提出了希望,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5、办学目标: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

  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意即:每一个学生都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创新精神、现代意识、探究精神、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独特的个性和宽广的世界胸怀,适应未来世界竞争的能力。

  为家庭培养幸福的的人,一是让学生接受幸福的教育,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能够将“幸福”贯穿在学习、生活当中,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愉悦。二是让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在教师的悉心教育下,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够沭浴幸福的阳光,实现人格的成长、智慧的成长、心灵的成长。三是为学生开启智慧的幸福。学生经由学校教育,逐渐开启做人的智慧、学习的智慧、相处的智慧和发展的智慧,通过多元智慧的成长而拥有智慧的人生。

  6、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从民族复兴、家庭幸福、终身发展、团队使命四个方面为全体师生提出了高远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中激励着广大师生修身齐家、团结协作,共同缔造精神家园。

  7、一中精神:立德树人精神:人为本,德为先,和谐至上;讲廉洁,重安全,师生第一。青檀风骨精神: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奥林匹克精神:学校建设:又好又快;品牌课程:特尖名强;师生追求:志高情远;规划愿景:卓越名校。

  8、一中校歌:校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与沧桑,铭刻着师生的信念与期翼,是音乐,更是心声。“人为本,德为先,求实为要义;扬个性,显特长,行当胜于知。”校歌的主旋律唱响了学校师生内心真正的追求。

  9、学校目标发展定位:建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建设教育理念、师资队伍、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一流的中华名校;建设与国际同类学校建立文化交流关系的现代化开放式高级中学。

  10、学校“五年规划”:一年完善配套,两年提升内涵,三年打造特色,四年凝聚品牌,五年争创一流。

  11、《聆听文化生长的声音》校本课程:本书全面阐述了校风校训、育人目标、核心价值、办学特色、规章制度等校园文化特质,旨在深层挖掘一中建校以来所沉淀积聚下来的文化精神财富,传承创新,厚积薄发,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地精神动力。

  12、《向着明亮那方》专题片:包括发展篇、管理篇、育人篇和展望篇,通过不同章节体现一中精神,体现立德树人精神。

  通过文化接力,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合到师生心中,凝聚教师,影响学生,取信社会,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生活的乐园。

  二、物质文化彰显德育特色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文化的有机载体。搬迁新校,学校按照“现代化建筑+花园式环境+浓厚文化氛围”的思路,规范学校文化建设,打造了学生社团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家长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四大中心和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和休闲区四大功能区文化,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文化育人体系。

  四大服务心中心:学生社团中心设有第一放影厅、第二放影厅和选课走班教室及各种社团活动室;教师发展中心既有承担大型文艺演出的功能,更要通过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教学骨干,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家长服务中心设有年级家长教室、学情会商室、亲情接待室、亲情谈话室、心理咨询室等,形成了家庭社会齐心合力、全员育人谱绘新篇、学情会商同心同德、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四大德育阵地,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综合服务中心包括行政办公区、理化生实验区、图书阅览区、信息技术区、校史展览馆、书画展馆等,其中校史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以“一中精神”为核心,贯穿学校发展的全部历史,通过100多个版面的解读,一个承载丰厚文化沉淀、稳定和谐而又洋溢着蓬勃生机的昌邑一中完美而鲜活的呈现,让师生重温记忆,感受昌邑一中特有的精神气质,达到全面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

  四大功能区:教学区A、B、C、D、E、F六幢教学楼分别体现“立德、知博、行雅、崇真、至善、尚美”主题,同时各年级部、办公室、级班文化都制作了名片文化,围绕“立德树人”主题设计个性化特色文化。生活区文化由学生公寓文化和学生餐厅文化组成,体现和谐向上的主导思想,使学校成为健康文明、举止高雅、严格自律的和谐校园。运动区有着可供学生活动的体育用地56000余平方米,包括高标准400米塑胶体育场两个、体育看台、排球训练馆、体操训练馆、乒乓球训练馆、综合训练馆等,馆内文化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定期举办师生书画展,既满足学校体育教学、举办大型体育、文艺盛会和全民健身的需求,更通过文化熏陶提升师生人文素养。休闲区文化精心设计了德育长廊、励志长廊、感恩长廊、勤奋长廊“四大文化长廊”,实现了“一草一木见精神,每面墙壁会说话”,起到了怡情和励志的作用;水系景观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植被覆盖,水流潺潺,一处一景,和谐典雅,生态与文明相融,自然与人文共生,是广大师生休闲、放松的重要场所。学校道路、湖泊、广场的命名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命名为博雅湖、青檀广场,内环路分别为“仁爱、弘毅、求实、行知”等,做到传统文化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

  三、制度文化凝聚德育理念

  良好制度是一所学校得以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独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度是建设一流名校的根本保证。学校在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探索“大年级部”管理体制,大力推行首席班主任制度,重点打造学情会商制度,在教书与育人之间找到了平衡接点。

  1.“两部四段两统一”年级管理制度——让子弹飞得更快更准

  2010年,学校招收52个教学班,2011招收40个教学班,急剧扩大的规模引发管理难题:如何让年级部在大规模行进中既能步调一致,又能彰显个性?如何让每个学生既能接受集体智慧下的教育又能享受到独具个性的哺育?若单纯从升学的角度考虑,一分为二,两两竞争无疑是最有效的模式。但我们想找到“教书”、“育人”这对“矛盾”的平衡点,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高一年级部提出了“两部四段两统一”的管理模式,即一个年级分为两个部,每个部设一个年级部主任,一个年级部副主任,两个首席班主任。每个部实行年级主任负责制,年级副主任一人分管德育,一人分管教学,对整个年级部负责,是谓“两统一”;首席班主任每人负责一段(10个班、,四个首席班主任共同担当起高一年级部40个班的事务管理,责任明确又顾全大局。

  从目前运行来看,“两部四段两统一”的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各自为战的`弊端,集中优势兵力共克难关,让子弹飞得不但更快,而且更准。从教师层面上,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资源共享,特别为今年新分配的53名研究生搭建了广阔的学习平台。从学生层面上,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受到同一水平也是年级最高水平的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参与到各项主题活动中去,对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有着无可替代的益处。同时,在学习上根据智力差异和基础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真正做到“顺天之木,以致其性”。

  2.首席班主任制——让学校的育人队伍更强大

  教育的核心是教书育人。班主任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让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更多的热情和更多的信心来做好工作,学校从工作量、经济待遇、教育学生的权利、在学校的地位等方面来综合考量,实行首席班主任制。符合条件的班主任都可报名。2011年7月19日下午2:30,首席班主任竞聘会在综合楼第二会议室进行。通过竞选、答辩、评委入围选、二次评选等,选拔了昌邑一中首届首席班主任10人。

  首席班主任是年级部“两部四段两统一”这一举措的强力保障,也是学科建设的有效补充。10位首席班充实到年级管理中去,他们既要当好本班学生的班主任,又要当好班主任的班主任。管理创新、育人创新是学校对他们提出的基本要求,他们不但是班级管理的首席,更是立德树人的首席。10名首席班主任建立班级博客,写育人随笔,在一学年的任期中形成自己的育人经验,学年结束在学校层面上述职,育人业绩突出者可以连任,业绩平平者不享受首席班主任的待遇,并且不得连任。

  3.学情会商制度——让学校、家长、社会走到了一起

  学情会商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交往背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把促进和保证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落实到全体教师身上,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努力办好让家长、社会满意的教育。

  2011年7月29日,学校组织第一次学情会商,高一年级部的学生、家长、老师约70人参加;2011年8月15日,学校组织第二次学情会商,三个年级部的学生、家长和老师约100人参加;2011年9月20日,学校组织第三次学情会商,高三年级部的家长、老师46人参加。

  每一次的对象不同,每一次的内容不同,但参与其中,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相同的震憾。以第二次学情会商为例,原定9点开始的座谈会,7点多钟,就有家长、老师、学生来了。陈大鹏第一个发言,2010年高考山东省理科第一名,应邀上过《开心辞典》,现就读清华大学。他谈自己的学习历程,谈和同学的深厚友谊,谈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谈对母校的眷恋之情,谈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大家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互感染,年级部主任、学科老师、学生、家长都忍不住发言,效果之好超过我们的想像,同时坚定了学校将学情会商作为一项制度固定下来的决心。

  目前,学校建立了学情会商台账,每个年级部都设立了学情会商办公室,每周班主任召集学生导师对班内学生进行会诊,并对会诊情况进行记录,确定采取的教育措施,为每一个学生量身定制育人方案,把教育管理与关心爱护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因材施教与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形成特色,创出品牌。从已经组织召开的三次学情会商,我们认识到了以下三点:

  一是学情会商是学校、年级、班级、老师、学生、家长、社会沟通的平台。通过这种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较大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对每一个层面的人的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财富。

  二是学情会商可以把同一类型、潜能相同、爱好相近的学生聚在一起,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在相同中寻到不同,从不同中相互学习,智慧分享,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从而每个人都有“捷径”可走。

  三是学情会商可以不定期进行,但时间最好放在寒暑假或节假日,这样更能保证参加人数的层面比较宽泛,听到更多不同的观点和建议。

  四、行为文化传递德育信念

  教师文化是学校的主流文化、理性文化,是教师精神力量的核心,是学校最宝贵的一种精神力量资源。我们以发展为主题,创新教师发展文化,打造名师队伍,构建和谐课堂,建设充满活力的素质教育生态。

  学校以《昌邑一中团队文化》为引领,以《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为标准,《诗书画卷一中魂》描绘一中发展美好愿景,修订了昌邑一中教师誓词、校歌,对新形势下的一中教师提出了“四个魅力”,努力做到让学生敬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学生文化是学校的亚文化,其核心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以人为本,尚智重德,本着“教而育之、学而习之、重在涵养、贵在创新”的原则,确立以“立德树人”为导向的大课程观,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自主性和开放性,优化整合各种资源,把各类活动纳入课程中来,开展了八个方面的探索与实践:规章制度约束人、活动开展打动人、信念理想激励人、高标严求规范人、自主管理锻造人、警示教育锤炼人、因材施教培养人、心理看护关注人,以课程实施和活动开展带动德性提升,致力于培养一群“贤人”——有境界、有品位、有修为的贤明君子。

  学校借助社会服务类课程、自主管理类课程、自我锻造类课程、社团组织类课程、课题研究类课程、专题活动类课程六大课程,通过“十八岁成人宣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祖国在我心中”“贴心”活动、“告别不良行为”签名活动、“设计我的高中生活”、“我向社会庄严承诺”、“奉献爱心捐赠图书”、“伸出双手捐献衣物”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宽容,学会与他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学校把12月份定为“向父母献爱心”教育月,把星期日定为“孝敬日”,要求学生做到“理解、尊敬、孝顺家长十二条”,设计“三个一”活动:承包一天家务;“三·八”节给母亲写一封信;作一篇题为“我是怎样记住父母生日的”或“我为什么没记住父母的生日”的命题作文,让学生知道父母的劳苦和用心。

  对一所高中学校来说,这些行为信念及活动一直沿续至今并继续下去,是因为我们坚信:学生只有亲其亲、爱其爱,才会培养起朴素的爱国情感和民族大义。

  实施效果:缔造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校长对学校的最大贡献,不是高楼大厦,不是先进设施,而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沉积下来的制度、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最终落脚在核心价值观上,最终达到全校上下行为活动自觉有序,精神思想完美和谐。

  现在的校园,阳光足了,空气清了,老师步履轻盈,谈笑风生,学生笑脸如花,神采飞扬,老师、学生真正有了自由呼吸的空间了。这就是我们追寻已久的教育“百草园”。学生风华正茂,奋发向上,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活动有着热情的参与,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对父母有了更多的孝心,对别人有了更多的关心,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老师敬岗爱业,积极进取,享受着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的自豪感,享受着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正是这些变化,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校园洋溢生机,学生更具活力,教师更具智慧。整个学校,生动了许多,丰富了许多,明亮了许多,灿烂了许多。

  我们这样描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带来的变化,这样一个群体出现在校园:我们既拥抱物质生活,又体认精神世界;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富有激情,又尊重规则和秩序;既追寻幸福,又不摒弃远见;仁爱,但不软弱;勇敢,却深知尊重法治、和谐宽容、和平和解的可贵。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其他家园,我们的校园就是我们的共同的家园;我们没有其他梦想,“立德树人”的梦想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

【篇2】关于师德的论文

  摘要:教师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近年来,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提高。本文从师德师风的定义、培养、践行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师德师风定义培养践行

  “教师”,人类神圣的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近年来,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提高。

  一、师德师风的定义

  (一)“师德师风”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就是教师这个职业所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专指教师这个行业的风气。“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二)“师德师风”是一种精神追求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纵览古今中外,真正的师者无不对教育事业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体认,为了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迅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信仰缺失等现代性问题不断冲击教育,这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坚守,促使我们回归教育本质,重建教育信仰。

  (三)“师德师风”是一种政治品质

  当今时代要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站位,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德师风的教育培养

  师德师风的教育培养是教师日常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崇高的理念信念,正确的道德观念、精湛的业务技能、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等。

  (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当前文化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观,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时,分清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站稳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新时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二)要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立场观点正确与否,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因此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传播做人的道理,教授知识技能,解答疑惑问题;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积极塑造讴歌向上向善的群体形象,提振民族精气神,为塑造人、激励人、教化人、督促人、启迪人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拥有精湛的业务技能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三、师德师风的践行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收获成功和希望。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事业的从业者,要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要对幼儿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要不计名利得失,积极开拓进取,努力求实创新,要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幼儿教育事业上,真正把自己当作孩子的贴心人,成为他们的好伙伴。

  (二)传承美德,立德树人

  纵观中外历史,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心灵是田地,美德是种子。在孩子们心灵的田地中播种美德,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在一个家庭中传承美德,是家庭最大的福气,是家道昌盛的重要保证;在一个国家弘扬美德,是国家人民的福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三)胸怀爱心,塑造品格

  教育事业是充满爱的事业,只有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仁爱之心的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光辉中,才能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将爱传递下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让灵魂善良、丰富而高贵,这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呵护孩子们心灵中的真善美,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在面对诱惑时有坚守,面对邪恶时有勇气,面对美丑时能分辨。

  (四)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古语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育学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育,人生之大事,国家之大事,人类之大事。教育,关系着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类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作为教育事业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师德素质、扎实的业务技能,培养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翟小宁《中国教育周刊》2020.12.06

  【2】翟小宁《中国教育周刊》教育研究《教育的初心与使命》2020.12.06

【篇3】关于师德的论文

  摘要:教师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近年来,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提高。本文从师德师风的定义、培养、践行等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师德师风定义培养践行

  “教师”,人类神圣的职业,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这一职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因此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近年来,教育行业越来越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定期组织师德师风教育培养,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提高。

  一、师德师风的定义

  (一)“师德师风”是一种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与职业工作关系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师德就是教师这个职业所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专指教师这个行业的风气。“为人师表,以德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

  (二)“师德师风”是一种精神追求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纵览古今中外,真正的师者无不对教育事业怀着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体认,为了追求真理而上下求索。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迅速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育,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方式以及教育管理方式。消费主义、功利主义、信仰缺失等现代性问题不断冲击教育,这一切都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互联网时代教育的变革与坚守,促使我们回归教育本质,重建教育信仰。

  (三)“师德师风”是一种政治品质

  当今时代要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大力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政治站位,高水平的思想素质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能力水平,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教书育人的专家和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

  二、师德师风的教育培养

  师德师风的教育培养是教师日常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崇高的理念信念,正确的道德观念、精湛的业务技能、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等。

  (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在当前文化思想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教育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观,才能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能在面对新问题、新情况时,分清是非曲直,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站稳立场,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新时代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二)要踐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的立场观点正确与否,影响着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因此要站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度,传播做人的道理,教授知识技能,解答疑惑问题;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积极塑造讴歌向上向善的群体形象,提振民族精气神,为塑造人、激励人、教化人、督促人、启迪人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拥有精湛的业务技能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的关键。教师要提高教学业务水平,就必须自觉坚持学习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和提高。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

  三、师德师风的践行

  (一)立足本职,爱岗敬业

  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能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收获成功和希望。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事业的从业者,要热爱幼儿教育事业,要对幼儿教育事业尽心尽力,要不计名利得失,积极开拓进取,努力求实创新,要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放在幼儿教育事业上,真正把自己当作孩子的贴心人,成为他们的好伙伴。

  (二)传承美德,立德树人

  纵观中外历史,真正有价值的教育一定是直指心灵的教育,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教育,是培养美好品德的教育。心灵是田地,美德是种子。在孩子们心灵的田地中播种美德,是对孩子最大的爱,是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在一个家庭中传承美德,是家庭最大的福气,是家道昌盛的重要保证;在一个国家弘扬美德,是国家人民的福祉,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三)胸怀爱心,塑造品格

  教育事业是充满爱的事业,只有拥有仁爱之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仁爱之心的学生;只有教师真正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让学生沐浴在爱的光辉中,才能在学生内心深处播下爱的种子,才能将爱传递下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万物,让灵魂善良、丰富而高贵,这是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教育应在孩子们的心灵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呵护孩子们心灵中的真善美,引导孩子们向真、向善、向美,在面对诱惑时有坚守,面对邪恶时有勇气,面对美丑时能分辨。

  (四)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古语道:“有其父必有其子”。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要用自己的示范行为来教育学生,这就是为人师表,这也是教育学生最好、最直接的方法之一。为人师表在一定角度上看,主要是强调教师要言行一致,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教育孩子,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教育,人生之大事,国家之大事,人类之大事。教育,关系着人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类的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作为教育事业的直接实施者,教师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师德素质、扎实的业务技能,培养新时代共产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翟小宁《中国教育周刊》2020.12.06

  【2】翟小宁《中国教育周刊》教育研究《教育的初心与使命》2020.12.06

【篇4】关于师德的论文

  以师德为重,用爱心育人

  摘要:师德即众德。《汉书·礼乐志》:“《安世房中歌》:‘浚则师德,下民咸殖。’”颜师古注:“师,众也。”新时期的师德应表现为一种以对学生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努力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师德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德中爱与责任则是师德的灵魂。关键词:师德爱心责任

  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育的目标是“德才并重,以德为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所从事的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工作。但是,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所以,加强师德的教育与训练成为新时期教师必须上好的一课,以师德为重。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现身说法、以身示范,培养自己良好的师德,在师德中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良好的教育目的。

  一、以师德为重

  “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

  关系到大中小学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1】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素质关乎青年成长、关乎国家前途与命运,那教师的师德师风又是作为教师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以师德为重。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我国就教师的职业道德做了如下总结,为我们今天的师德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第一,注重责任,树立信仰;第二,以身作则,为人表率;第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第四,德育为首,做人为先;第五,讲究教法,循循善诱。【2】我们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应该尽量做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干事创业的需要,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社会文明的需要。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师德建设方面应该结合我们社会的现实,努力完善我们自己,因为教师作为育人的主体,要具有完善的人格,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去影响学生,要在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上堪为师表。以人格影响人格,以素质造就素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的教化作用,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人格修养,努力完善自我,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对教育工作的强烈责任感是一种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感,也是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的师德原则的具体体现。一个人只有当他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社会对人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全力以赴地去奋斗。强烈的责任感,职业感和事业心是爱岗敬业得重要表现,而爱岗敬业是师德师风的重要基础。

  所以我们要对工作有热情,要有敬业精神,对从事的职业要从内心和身心感到快乐和幸福;转变对教师职业淡漠的态度,要有开拓进取的精神,工作兢兢业

  业;要有奉献精神,不重视物质价值;确立“以教师为本”的师德教育理念;加强师德教育研究,提高师德教育科学性和时效性;改变单纯知识化、理论化教育倾向,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训练。【3】

  二、以爱心育人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仅仅是一手拿课本一手拿粉笔的“教书匠”,而应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同时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所以在教学和生活中,要特别强调教师不仅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还要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我教书已经第六个年头了,深刻体会到教师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应该是不断地关心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正确自主地学习,而不是一味地打骂学习,说服教育,要真正做到从心里去关爱孩子,用爱心育人。李国斌老师,一个充满爱的老师,即使身患癌症,依然在教学岗位上,他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教育,“生命不息,教育不止”这是他的誓言。李老师的爱生观:

  1、要有全人教育的思想。做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就是真正的爱学生,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全人。

  2、要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爱是给予,是帮助。爱就要有爱的能力,我们爱学生,就要有给予的能力,帮助的能力,所以需要什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是真正爱学生。

  3、要营造最佳的成长环境。爱学生就是要想方设法为他们营造最佳的环境。

  4、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全面理解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

  5、要宽容和体谅学生。宽容学生的缺点,体谅学生的困难。【4】

  李老师在《我的学生我的班》一书中有这样一篇文章《爱是永恒的力量》,“爱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实变成现实。的确如此,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当他获得了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老师的肯定、赞美时,仿佛体内输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5】李老师用他的生命在爱着学生,我们也应该这么做,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师德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组成部分,教师教书育人。必须先为人师表,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师德师风是最重要的素质,是我们作为教师的灵魂。以师德为重,用爱心育人。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2005教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2】王朝源《师德师风》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16-18

  【3】王朝源《师德师风》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13年2月第1版188-189

  【4】李国斌《我的学生我的班》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78-80

  【5】李国斌《我的学生我的班》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年12月第1版52-56

【篇5】关于师德的论文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本是教育的本位、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的灵魂,是人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本是不应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可是现时情况却并非如此。学生、教师、家长仍然深陷于实用主义教育的泥沼中而不能自拔,仍然困扰于应试教育的藩蓠中而难以超脱,使教育这一原本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光明自性的轻松愉悦的生命成长过程,变成了无可奈何的疲惫不堪的应试教育的奴役过程,这一教育本质的变异使神圣的“育人为本”的教育低贱为“谋生”、“竞争”的手段,这种“结茧自缚”成了难以解脱的顽疾,这正是当今教育的悲哀!

  教育不但是为人立世之本,更是立国强国之本。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关键!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尊师重教,望子成才”是中华民族素有的传统美德,教育支出至今仍然是家庭的主要支出。伴随着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崛起,良好的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首要的需求,人们迫切地期盼早日超越现行教育体制的束缚,在科学的扬弃中创造出中华民族教育新的辉煌。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通过“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学习,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应该是学校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强调素质不等于忽视品德。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未学文而先学文德,未学武而先重武德,学好文武,不光是光宗耀祖,最主要的是报效国民。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能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与负,一个邪恶的天才所造成的灾难,总要好几代人才能扭转过来。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趋势,而我们的制度又还不很健全,我们不能再满不在乎于品德素质的培养。自由发展不等于要忽视个性素质。什么是个性素质?就是良好的个性。良好个性体现何在?那就是,合理地进取,合理地忍让,适当时敢于竞争,关键时能顾全大局。其实成功人士们都有很好的个性,他们那很不错的人缘就是最起码的证明。但如今的学生们已越来越不会接受批评,受了点委屈后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杀,不能不引起大人们的注意。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要是当年清华大学也只招收全科合格的考生的话,中国肯定会少了个历史学家吴晗;要是美国的公司录用员工时一律要本科毕业生的话,现在也就不一定有比尔.盖茨了。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理论精神,及时掌握党的工作重点方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从思想上行动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钻研精神,不要遇难而退,要发挥敢于与一切困难做斗争的思想和作风。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做到政治业务两过硬。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当好学生的榜样,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出贡献。

【篇6】关于师德的论文

  摘要:德高者为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少年儿童被誉为祖国的花朵,是祖國的未来和希望。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花儿要竞相开放得艳丽多姿,离不开园丁的悉心培育。因而,培育花儿需用心。花儿的健康成长,绽放得灿烂,需要教师弘扬师德,以教师高尚的品德去教育好学生,率先示范。用爱心去浇灌,用爱心去欣赏!用教师的爱心与耐心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接班人。

   关键词:弘扬师德;爱心浇灌;以爱育人

   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却是世界上最忙的人。凡当过班主任的人都知道,那种忙法根本难以形容,每天从上班到下班,每时每刻心里都悬着,生怕班里出什么乱子,班里无论大小事都找班主任。班主任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只要我们用心经营、管理得法,我们就如鱼得水,过得既轻松又愉快。下面就浅谈几点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用心教育,德育为先

   1.道德公约

   世界上所有获得卓越成就的人,他们都拥有非常好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语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一个班集体其实就是一个大家庭,没有规矩根本不能成方圆。所以,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也就是《道德公约》。我们学校六年级的《道德公约》是:

   勤学早到,文明有礼;

   学习认真,勤于思考;

   关心集体,爱护公物;

   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工作负责, 勇争先进。

   这份公约,其实就是我们班每个同学必须遵守的班规,有了这份明确的班规,就可以统一学生的思想,统一学生的行为,减少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

   2.爱心加冕

   有了明确的班规以后,还要培养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发挥自己的主人翁作用,让学生自己监督管理学生。所以,我想方设法给我班的学生“封官”,我班学生的“官位”可多了!正班长一名,副班长两名;语、数、英学习委员各一名;其他常规班干部各一名;每个小组正副组长各一名;每天安排一个卫生监督员,专门监督全班所有的卫生工作。因为我们班要负责的环境和墙室较多,所以,我采用明确要求,按工分配,分片包干的办法。另外,还每天特别安排专人专门负责抹黑板、收拾平台、摆放图书角等。平时还做到多做总结,做得又快又好的及时表扬,不好的稍作提示,马上改正。还特别表扬管理得好的卫生监督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团结互助,勇争上游

   由于我们学校是由多个自然村的学校合并而成的,所以村与村之间学生的矛盾较多,常会出现打架等事件。因而,我积极开展以“团结起来力量大”为题的主题班会。告诉学生:“我们班是一个大家庭,老师就像家里的爸爸妈妈。老师因你们的荣誉而自豪,因你们做错事而羞愧!大家能相聚一堂一起学习是缘分,到你们升上了中学之后,就不一定有机会了。你们每个人就像家里的兄弟姐妹,你们想想,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和睦相处的,怎会互相伤害呢?”听了我的话后,好打架的同学都低下了头。从此之后,学生间的矛盾逐渐化解,慢慢地形成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4.认真做好理想教育工作

   纵观全世界的名人,他们之所以获得成功,无一不是从小树立了崇高的理想,然后通过不断努力,持之以恒,最后才获得成功的。所以,我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了许多名人成功的故事,他们之所以成功,全都离不开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因此,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会先树立班级目标。通过商讨,我与学生一起制定了我们班的目标。因为我们学校六年级只有一个班,在学校里我的学生是最大的哥哥姐姐,所以,我要求我们班的每一个人,无论学习、纪律,道德行为均要做好榜样,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做低年级学生的表率,各种评比都要争当第一。我们还制定了班级口号:“六一六一,勇争第一,团结努力,永远第一!”正因为这个目标,我们班在上学期确实拿到了两个第一呢,一个是校级的中华经典美文朗诵比赛,另一个是墙报比赛。当领到这两张奖状时,我们全班学生都高兴万分,更坚定了学生只要团结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心。

   二、关爱差生,爱心赞赏

   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轻轻的一句赞赏能温暖别人的整个寒冷的冬天。尤其是后进生,因为成绩差,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我们不应该吝惜赞扬学生。我们必须积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学生的一丁点的进步,我们都要大大地表扬一番。特别是那些学困生和特别调皮的学生,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表扬。因为表扬多了,优点就越来越多,而缺点就在不知不觉地表扬中消失了。

   说来真奇怪,建立了每周一次的表扬机制之后,原本纪律散漫,上课爱讲话、吃东西、喜欢乱扔垃圾的乱糟糟的一个班,变得整洁干净了;上课的纪律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班还多次被学校评为文明班呢!我由衷地感叹:赞赏的力量真大呀!

   三、发挥榜样作用,结对帮扶

   1.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教育工作烦琐费神,在这个岗位上我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虽然没有惊人的成绩,但却付出了许多心血与汗水。每年所接到的新班的学生千差万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爱好。但我始终牢记一个原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

   《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作用,认真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做到以德服众,以理服人,稍有偏私,学生都不会服你。

   2.发挥榜样作用,互助互爱

   俗语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所以,我让学习好、表现好的尖子生做班级的火车头,让他们成为全班学习的榜样,让他们向学生介绍好的学习方法,并成立了学习互助小组,一好帮一差,一对一服务。当发现被帮助的后进生有进步的时候,好好夸赞一番,对帮助后进生的同学更加大表扬的力度,充分调动他们帮助别人的积极性。开展学习互助小组活动,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并确实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教育是从“爱”出发的,因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用心思考、用心经营。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用心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弘扬师德,以爱育人。用自己高尚的道德品格教育好学生,为祖国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参考文献:

   [1]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2]王冰.儿童道德启蒙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0.

   [3]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篇7】关于师德的论文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业的解读。也就是说,老师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主张学习的可贵品质。

  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者,丰富的学识固然重要,但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能兼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和塑造一批批具备优秀人格的栋梁之材,我想,这样的教育境界就可以堪称完美无瑕的教育典范了。

  但是,近些年来的几则新闻报道就深深地刺痛了很多人的心,譬如复旦大学医学骄子报毒案,而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些日常琐事而引发的矛盾;还有四川师范学校学生因别人影响了自己休息而挥刀向同学砍去……诸如此类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惨案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使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无比优秀的孩子在生活中却表现出了最为残忍和让人不可思议的人性阴暗面呢?是什么让他们在简单的生活问题处理上表现的如此愚钝,不懂谦让,又不愿与人合作,不懂关爱别人。我想纵使有其他的因素,但归根到底,终归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是缺失了对爱的传递。

  是的,我们作为教师本应承担起这个责任,架起这个爱的桥梁,将爱从小就根植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正如,我常对学生说的那样,孩子们来到学校,除了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很多做人的根本。作为老师,除了教书,也要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经验以及为人处事的技巧,而这个东西,我想就是一直推崇的德育。

  其实,要真正的做到德育工作,教师就要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

  所谓“爱心”,真正的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唤,是爱与爱的共鸣。我原来在中学教毕业班的时候,曾经在生活上帮助过一个单身家庭的学生,当时只是举手之劳,后来每年的教师节这个学生都会专程跑来看我,倾诉感恩之情。教育就是这么的神奇,你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教师理应成为爱的传播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让每位学生都心怀阳光,拥抱未来。

  什么是耐心呢?耐心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一样,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想法,耐心的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每位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难免会有曲折不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他们耐心一点,再关心一点,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慢慢的陪伴他们成长。也许其中会有错误,也会有失败,但是只要改正,就会慢慢地回归正途

  最后说到责任心,我想作为人民教师,其责任心是其根本之所在。能够为孩子们的未来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急功近利,不只图眼前。本着“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的教育根本,怀抱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美好愿望投入到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中去。

  总之,师者,就应采撷一束阳光,将它洒向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着爱的光芒,最终也成为爱的使者,传递爱的能量,一直健康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业的解读。也就是说,老师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主张学习的可贵品质。

  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者,丰富的学识固然重要,但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能兼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和塑造一批批具备优秀人格的栋梁之材,我想,这样的教育境界就可以堪称完美无瑕的教育典范了。

  但是,近些年来的几则新闻报道就深深地刺痛了很多人的心,譬如复旦大学医学骄子报毒案,而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些日常琐事而引发的矛盾;还有四川师范学校学生因别人影响了自己休息而挥刀向同学砍去……诸如此类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惨案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使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无比优秀的孩子在生活中却表现出了最为残忍和让人不可思议的人性阴暗面呢?是什么让他们在简单的生活问题处理上表现的如此愚钝,不懂谦让,又不愿与人合作,不懂关爱别人。我想纵使有其他的因素,但归根到底,终归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是缺失了对爱的传递。

  是的,我们作为教师本应承担起这个责任,架起这个爱的桥梁,将爱从小就根植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正如,我常对学生说的那样,孩子们来到学校,除了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很多做人的根本。作为老师,除了教书,也要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经验以及为人处事的技巧,而这个东西,我想就是一直推崇的德育。

  其实,要真正的做到德育工作,教师就要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

  所谓“爱心”,真正的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唤,是爱与爱的共鸣。我原来在中学教毕业班的时候,曾经在生活上帮助过一个单身家庭的学生,当时只是举手之劳,后来每年的教师节这个学生都会专程跑来看我,倾诉感恩之情。教育就是这么的神奇,你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教师理应成为爱的传播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让每位学生都心怀阳光,拥抱未来。

  什么是耐心呢?耐心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一样,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想法,耐心的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每位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难免会有曲折不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他们耐心一点,再关心一点,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慢慢的陪伴他们成长。也许其中会有错误,也会有失败,但是只要改正,就会慢慢地回归正途

  最后说到责任心,我想作为人民教师,其责任心是其根本之所在。能够为孩子们的未来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急功近利,不只图眼前。本着“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的教育根本,怀抱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美好愿望投入到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中去。

  总之,师者,就应采撷一束阳光,将它洒向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着爱的光芒,最终也成为爱的使者,传递爱的能量,一直健康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职业的解读。也就是说,老师不只是简简单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主张学习的可贵品质。

  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人师者,丰富的学识固然重要,但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又能兼顾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培养和塑造一批批具备优秀人格的栋梁之材,我想,这样的教育境界就可以堪称完美无瑕的教育典范了。

  但是,近些年来的几则新闻报道就深深地刺痛了很多人的心,譬如复旦大学医学骄子报毒案,而原因竟然是因为一些日常琐事而引发的矛盾;还有四川师范学校学生因别人影响了自己休息而挥刀向同学砍去……诸如此类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惨案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到底是什么使这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眼中无比优秀的孩子在生活中却表现出了最为残忍和让人不可思议的人性阴暗面呢?是什么让他们在简单的生活问题处理上表现的如此愚钝,不懂谦让,又不愿与人合作,不懂关爱别人。我想纵使有其他的因素,但归根到底,终归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是缺失了对爱的传递。

  是的,我们作为教师本应承担起这个责任,架起这个爱的桥梁,将爱从小就根植到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正如,我常对学生说的那样,孩子们来到学校,除了书本知识还要学习很多做人的根本。作为老师,除了教书,也要传递给学生更多的生活经验以及为人处事的技巧,而这个东西,我想就是一直推崇的德育。

  其实,要真正的做到德育工作,教师就要具备三颗心,即爱心,耐心、责任心。

  所谓“爱心”,真正的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生。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唤,是爱与爱的共鸣。我原来在中学教毕业班的时候,曾经在生活上帮助过一个单身家庭的学生,当时只是举手之劳,后来每年的教师节这个学生都会专程跑来看我,倾诉感恩之情。教育就是这么的神奇,你播种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教师理应成为爱的传播者,示以美好,授以希望,让每位学生都心怀阳光,拥抱未来。

  什么是耐心呢?耐心就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好朋友一样,耐心的倾听他们的想法,耐心的解答他们心中的疑惑。每位孩子的成长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间难免会有曲折不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对他们耐心一点,再关心一点,像牵着蜗牛去散步一样慢慢的陪伴他们成长。也许其中会有错误,也会有失败,但是只要改正,就会慢慢地回归正途

  最后说到责任心,我想作为人民教师,其责任心是其根本之所在。能够为孩子们的未来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急功近利,不只图眼前。本着“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的教育根本,怀抱培养祖国栋梁之才的美好愿望投入到平凡而伟大的教育工作中去。

  总之,师者,就应采撷一束阳光,将它洒向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着爱的光芒,最终也成为爱的使者,传递爱的能量,一直健康的生活,快乐的成长。

【篇8】关于师德的论文

    日月如梭,我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0年了,10年时间把我从一个懵懂青涩的年轻教师打磨成一个信心的教师,

     一路走来初心不曾忘,使命不敢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所从事的是以人格塑造人格的工作,加强师德教育与训练成长新时期教师必须上好的一课,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到以师德为重,以爱心为重,

     在工作生活中,我时时刻刻以师德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团结同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关爱每一位同学,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提高自身素养,我树立了终生学习的思想,认为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以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共同学习中不断提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锻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积极参加课程培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丰富教改知识和拓宽教育理念。

    对于教师来说,没有爱就没有生命,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的行动,作为一名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求知若渴,有着五彩斑斓的梦想,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想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严是有标准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教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

    爱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正的良师益友。

    十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懂的教育是爱的事业,也是良心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这种爱包涵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我们教育事业是长青的,我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我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我无悔于我的生命,更无悔于我的选择,教书育人的路还很长,初心不忘,使命在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必以百倍努力和忠诚砥砺前行,不负芳华!

【篇9】关于师德的论文

  以师德为重用爱心育人

  我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尚的神圣情感,走上了三尺讲台。从踏入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立下了“当园丁培育百花,做黄牛无私奉献”的誓言,并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用爱心浇灌着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一、师德为本重修养

  在工作、生活中,我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日常生活中,团结同事,不计较个人得失,关爱每一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注意渗透德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充实自己,我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锲而不舍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实践中去。积极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教师法》,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鞭策自己,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爱阅读,好读书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成长过程。极大的丰富了我的良好师德素质,经常在工作之余,读一些教育专著,摘抄大量的读书体会,及时写一些读后感想。

  能自觉把阅读与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方法灵活,成效显著,在湖北省“天地杯”征文大赛中,辅导的几位学生分别获省级二等奖,优秀奖,班里的学生多次在荆州日报上发表过多篇优秀习作,深受同行们的好评。

  时常以阅读促进写作,以滨湖教育网为自己的阵地,阅读同行们作品,同时自己积极撰写各类文章和随笔,如家访手记,我的教育故事,家访的艺术,班工作随笔,其中几篇文章发表在荆州日报的刊物上。

  二、关爱学生勤教学

  我从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工作做起,用自己的德行和学识去“以人育人”,用积极进取的思想,优秀的人格,文明的举止去影响教育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学生年龄层次的不同,力争把握好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认真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创设生动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集体氛围和师生关系,注重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意识。

  三、走近学生访万家

  我班四十五个学生,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巨大压力,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本人与同班老师对我班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对我班的45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付湾、金湾、洪湖、杨嘴、荣峰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我们耐心地向学生讲述我校的管理模式,并耐心地解释家长们提出的疑问,最后达成共识。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为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在工作中,我能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用满腔情的热情,真挚的爱心把这份光和热永远延续。

【篇10】关于师德的论文

  [摘要]针对老年医学人才紧缺的现状,加强老年医学研究生教育迫在眉睫。本文分析老年医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现状,通过“大师引领,专业传承”为纽带的师德师风教育和共性问题为导向的师生“智力众筹”实践活动等,积极探索青年临床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路径。

   [关键词]老年医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

   [基金项目]徐州医科大学2019年校级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心脏三维电解剖标测模拟系统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Xjylczx201901)

   [作者简介]褚明(1983—),男,江苏江都人,博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心脏电生理学;张微微(1985—),女,江苏如东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生方向为卫生管理(通信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9-0141-02  [收稿日期]2020-04-28

   近年来,随着国家“健康中国”策略的推进和执行,医药卫生事业的人才需求不断增加,尤其高层次医学人才。大批临床工作的青年医生加入到教师队伍,高等医学院校中的青年教师队伍在整个队伍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医学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相对于一些亚专科,如老年医学的高层次专业人才更是供需失衡,从各个层面都要求加大培养规模和提高培养质量。广大的青年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需要加强自身的师德师风的培养,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否則会大大影响医学院校的学生培养质量和将来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

   一、加强党的领导,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推进老年医学的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号召,明确了建设“健康中国的路线图”,特别是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出了构建老年健康体系建设的目标。进一步推动老年医学、老年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已迫在眉睫。

   在新形势下迫切要求老年医学快速发展,作为从业者,党的工作要与促进学术进步紧密结合,才能对从业党员产生持久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和创造力。坚持党的路线方针不动摇,特别是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针后,如何知行合一,落实到工作实处。此次教育路径探索研究正是党建工作实践的最好的切入点,抓住了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点,进行探索和强化,以期在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成长中留下重要痕迹。

   二、我国老年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十三五规划养老产业服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4年召开全国“十三五”并在规划建议中提出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建立一支老年医学专业人才队伍以提升养老产业服务。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在2019年7月9日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老年医学相关专业或课程,以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为重点,加快培养适应现代老年医学理念的复合型多层次人才。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卫生人员培训规划,加强专业技能培训[1]。“老年医学队伍”、中国医学院校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则是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高等医学院校培养机制并不完善,在全国范围内,极少有高等医学院校设立老年医学系或教研室,开设的老年医学相关课程较少,造成大学本科生对老年医学认识不够,极少有人愿意选择老年医学继续深造学习,每年研究生面试时,大多是其他专业面试没有被录取的学生转来面试老年医学专业,生源质量有待提高[2]。

   三、老年医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现状

   老年医学青年教师比例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老年医学专科教育中的中坚力量,但是整体注重临床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的培养,对于师德师风的意识远远不够,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埋下隐患,整体上出现几个趋势。

   (一)对于师德师风的教育思想认识不够重视

   老年医学的青年教师大多工作在临床一线,是科室的骨干力量,除了临床繁忙的日常工作外,还有科研、晋升职称等压力。在教书育人、培养研究生方面往往只注重临床科研技能的传授,往往忽视了自身师德师风的提高.且医学院校及教研室方面缺少针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相关的培训,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未得到有效提高,势必会影响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二)研究生学术不端问题愈演愈烈,尤其“恶小而为”思想较普遍

   近年来,研究生学术不端案例和手段层出不穷,盖红肖[3]指出有的导师自身就存在学术诚信问题,直接或间接也导致研究生学术不端情况的不断发生。另一方面,很多研究生思想浮夸,从科研设计、实验、数据整理到书写文章,缺乏务实创新能力,有时为了力证课题的正确性,更改数据或PS不理想的图谱图像,这种“恶小而为”的现象较为普遍,实际上属于学术“微腐败”,这种思想认识很不足。为此,加强研究生导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加强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迫在眉睫。

   (三)高校教师社会认同感参考体系失衡

   老年医学的青年教师主要工作在临床一线,职业的定位是临床医生。医学高校对这些教师关注度缺乏,只有安排教学讲课、研究生招聘、答辩等环节提及到临床教师,针对临床教师、临床研究生导师缺乏系统的管理体系,无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缺少教师认同感。从而使得临床医生认为教师、研究生导师是“兼职”角色,完成学校交代的任务即可,不利于临床教师培养和研究生成长。

   四、老年医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教育的路径探索

   (一)“大师引领,专业传承”为纽带的师德师风教育

   结合当下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体教育活动,一方面,组织科室青年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利用科室的老主任,老教授资源,通过师德师风相关的一系列讲座、查房等言行示范途径强化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特别强化教学查访中的师德师风示范,用生动的老教授示范替代苍白的说教式教育。真正将党的教育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青年教师在主题教育中能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修善其身,教书育人。

   (二)共性问题为导向的师生“智力众筹”实践

   针对学科亚专业众多,以老年医学教研室作为学术交流平台,通过凝炼老年医学专业中共性问题,尤其是关于学科发展等共同的教学问题,组织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参与“智力众筹”,解决专业共性问题,互帮互助,提高彼此认同感,“三人行必有我师”,回归教师和学生初心。针对当下老年医学研究生生源不佳,就业困难问题,组织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通过凝练实际问题,设计调查问卷,电话或电子邮件沟通,最后利用数据回答问答,解决问题,整理成学术成果发表。

   (三)推动以科室为整体的师德师风教育辅助专业科研课题的探索

   高等教育承担着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应是每一所高校常抓不懈的工作。医学院校、老年医学教研室需要建立一套针对临床教师的管理体系及绩效考核标准,通过集体讲座、座谈、微信群在线讨论及科室公众号等途径重视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尤其贯彻到研究生的科研课题开展活动中,强调院校、科室领导下的导师负责制,通过问卷和座谈等形式关注和引导师生的思想动向,从而保证专业科研课题的开展质量,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

   [2]褚明,钱丽君,赖滨,等.中国老年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78):70-72.

   [3]盖红肖.从医学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谈高校学风建设[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2):143-145.

【篇11】关于师德的论文

  摘要: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华,是用来评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在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疏离、冷漠会影响整个教学的教学质量,而这与教师“失范”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个教师必须具有完整的人格与高尚的品格,这才是他能够被称为合格教育者的前提。故而一个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一定要首先提高自己的师德,以其为先,一方面树立好自己作为一个合格教育者的形象,另一方面需以生为本,用心关爱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师生关系

   引言: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日渐重要,国家想要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批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人才来,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的培养又与同样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息息相关。教师的思想道德以及行为与其师德师风有关,同时师德师风也是用来评判教师素质的一面明镜。教师所担负的,不仅仅是学生当下的教育,肩负着他们一生,正如李政涛先生所言:“作为教师,思考今日教育的起点,不再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教育’,而是‘我们要给学生什么样的人生’”,身为教师,就当以师德为先,用心育人。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师风是学校的灵魂之所在。一个学校的师德师风不仅是一个教师的师德师风,而是所有教师的师德师风的汇聚,师德师风体现着一个学校良好的学习风尚,一个学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一个学校对于人才的一个培养方向。而我们教育者应该时刻把“教学生最重要的是教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和做学问”作为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教学准则。

   许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不仅是教导学生书本的“经师”,同时还是去教导学生应该如何做人做事的“人师”,他们以自己良好的素养与道德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以及给其他众多的教师做着一个良好的模范。师德师风虽然具有传统性,但是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逐渐的带有时代气息。也就是说,现在的师德师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培养出符合现在时代情况的优秀人才,以及拥有多种修养的高技能、高品格人才。

   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他们应该掌握的书本上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注重他们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引导他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与远大的理想。国家的未来与学生有关,学生的道德素质又关乎着未来我国的国民素质,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又与教师的道德素质相关联,教师有着怎样的道德素质,那门他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有怎样的素质。同时在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给自己的学生带来影响,这个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可能会伴随学生的一生。教师所教导的学生,所培养的人才,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达到多大的高度,取得多大的成就,与这个教师的思想道德能够达到多大的高度有关。所以说,在培养人才的时候教师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也是推进教育,培养人才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当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一)爱岗敬业,忠诚教育事业

   作为一位教育者一定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厚实的使命感,不仅要忠于职守,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去付出时间,感情以及精力甚至是自己整个的心血。同时还要有高雅的情怀,精与自己的本职工作,像蜡烛一样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我喜欢我的职业、我的学生,并将这种喜欢刻入骨髓,对学生的爱护已成本能。我愿成为一棵树,不做蚕,不做烛,以树的形象和学生站在一起,一起成长;愿陪他们走过跌宕长河,愿助他们将星光攀折,用全部的温柔编织慈悲岁月,呵护这些少年最纯真的初心。

   (二)用心育人,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不仅是教育这一项活动的基础,同时还是两个社会角色相互映衬,教育的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师生关系贯穿着整个教育过程,而良好的师德更能有良好的教育效果,用心关爱学生才能使其更好的成长。“爱之,能忽劳乎?忠焉,能勿诲乎?关心关爱学生是每个教师应该做到的一点。教师的教育不仅是指教会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教会他们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以及如何去学会做事做人。教师的实际行动对于学生的影响往往要大于口头上的教育。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的作用尤为重要,不管是班级内部,还是日常教学,我们都要做好领头羊的作用,不只指挥,而自己不去做,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吸引学生,让学生爱戴自己。

   教师如树,扎根于泥土,抖落的是自身的萎靡和枯败,一树一树的花开,都是教师的风采与荣光。教师需总持一颗本心育人,送学生一派炎暑下的清凉,一束枝叶间罅隙里斜斜的阳光,一个温柔岁月和未来。当学生身体不舒服时,我会像他们父母去关心他们,从早期晨读到晚上查宿,一天的目光都追着学生,陪他们聊学习的困惑,也陪他们聊成长的烦恼,听他们说生活中琐碎趣事,关心他们的起居,督促他们按时吃饭,并随时备着一些常见疾病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对于那些身体素质不太强的学生,也会特地带着他们一起去做一些体育活动,来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一些节日也会为学生们准备一些小礼物、小惊喜,让学生自己亲身体验到来自这么一个大家庭的温馨。与学生进情感方面交流的时候的我也会以他们知心朋友的身份去,深入的了解他们,当学生有什么困扰或者是麻烦的时候,尽可能的去帮助他们解决,让他们明白并理解这个世界是精彩的多样的,有着无限的包容与爱。

   (二)尊重学生,重视师生关系平等

   在教育中,教师与学生虽然相互依存但又相互独立,所以二者相互尊重才是教育的前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学业的提升,学生的心里渐渐趋向于成人化,对于自己的自尊也越来越看中。于是,在教师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去用平等的姿态去对待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对于学生的错误与缺点,也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

   在教育中,我不仅教给他们他们应该学习的专业知识,同时还会抽出时间在每个下午来解决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利用晚自习的时间来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对于成绩差的學生也不会不管不顾,而是给他们更多的鼓励,帮助他们培养学习习惯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对学生提出在他们能力范围之内的问题,并培养他们深入钻研的精神。

   (三)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教学就是学生与教师互相切磋,共同学习的互动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享荣辱。教育活动不能离开这两者中的任何一方,否则的话缺失两个主体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教育活动只能终结。教学活动想要成为一个良性的活动,需要教师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鼓励才有可能实现。

   结束语:在教师的岗位上,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一时的教育,更是他们的一生。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追寻的过程,追寻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追寻浩淼知识海洋中科学的本质,用全部的爱与温柔,支撑学生尽情去追梦,言传身教让他们学会坦然踏过苍苔与尘埃。

   参考文献:

   [1]易晓冰,佟海涛.践行“三严三实”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新西部(理论版),2016(09):109-110.

   [2]王定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J].人民教育,2017(22):20-22.

   [3]刘祖友.“回归本分”视角下新建本科院校的师德建设[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3(02):4-7.

【篇12】关于师德的论文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四个统一”,这对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促进高等院校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本文对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高校教师要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中国进入新时代,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2018年10月,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指出要大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形成覆盖全部学科门类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专业集群。新时代高校医学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新型医学人才的重任,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医学院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

   一、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医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医学院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教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力量,是道德建设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思想和文化、引领和推进社会发展等重要责任。学生群体涉世不深,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具有缺乏社会经验、认知较为浅显的特点。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职业素养。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无私的奉献精神,拥有“仁者仁心”,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大前提。加强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既是教师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推进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加强医学院师德师風建设,对提升医学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学生医德教育、培养合格医疗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重形式轻内容,师德师风开展形式化

   随着国家对高校师德师风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对师德师风建设也更加重视,但具体的工作开展主要还是以精神传达、会议学习为主,形式较为单一且很多时候形式大于内容。缺少对师德师风从本质内涵到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深入学习,缺少将师德师风融入到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具体指导。教师对于师德师风相关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以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为主要心态,对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的能动性不强,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清晰的自我建设及提升路径。

   2.重专业轻德育,师德师风建设表面化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诸多工作内容,医学院的很多教师还承担着临床工作,教师精力更多投入在专业研究和相关工作开展上,从思想上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还不够,育人意识有待提升。有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有的教师为人师表意识不强不注意自己的态度言行;有的教师功利思想严重在教学和人才培养投入上“缺斤少两”。教师们忙于完成自己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教师这个职业缺乏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忽略了教师身份的特殊性,没有深入的思考作为高校教师该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如何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如何成为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3.重开展轻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分散化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更注重完成相关工作要求,工作开展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设计,对教师差异化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考虑不够,教师师德师风制度建设和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师德师风工作开展与教师队伍建设其他方面内容联系性不强,师德师风的评价标准不清晰、激励机制不健全。这些都反映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这对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水平整体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三、新时代医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探索

   1.加强理论学习,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站位。引导医学院教师充分理解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对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将教师工作和自身发展与提升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相结合,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结合,与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相结合,与健康中国伟大事业和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相结合。医学院教师承担着较多的临床工作,专业任务更加繁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着重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引导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2.注重德育建设,构建新时代育人体系

   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着重突出教师队伍的德育功效,注重第一课堂主渠道建设,在各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引导和德育内容;加强第二课堂多元化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加入到各类社会实践、校园活动中去,丰富教师对学生的德育途径,构建新时代高校育人体系。引导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用心去对待教师工作,用爱去对待每个学生,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通过自己先进的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操守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大对学生道德修养、社会责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培养,因此对医学院教师教学和其他人才培养工作有更高的要求。提升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

   3.加强机制建设,师德师风体系化开展

   师德师风建设应该注重科学的顶层设计,系统化开展。构建教师学习机制,与教师工作实际和医学学科特点相结合,科学设计师德师风培训内容和开展形式,以提升教师队伍自身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师德监督机制,结合新时代对教师师德师风的要求,建立学校、师生、社会等多维度的监督体系,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持续改善;完善师德激励机制,在师德建设中树立优秀典型,注重氛围营造,结合教师工作实际,将师德师风量化到教学和人才培养环节中去,建立科学的教师综合考评体系,对教师育人成果给与激励评价,以提升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高校医学教育在新时代新要求下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要客观认识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时代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对医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期待,加强教师理论学习,构建师德师风长效工作机制,增强高校教师的育人功效,整体提升高校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18(1).

   [2]孙金萍,鲍蓉,厉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04):16-18.

   [3]孙明.新时代下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J].智库时代,2019(28):76+78.



关于师德师风的论文 小学教师师德论文大全

本文来源:https://www.ahwmw.com/lunwenfanwen/97443/

《关于师德的论文范文十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