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九篇】

【www.ahwmw.com--心得体会】

经验是指在阅读和练习后写出的一种接受性写作。语言阅读体验类似于数学阅读笔记经验是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和写下来反映学习内容,类似于经验总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的文章9篇 ,欢迎品鉴!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1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站位高,立意深,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是全国各族人民、全体中华儿女的热切期盼。一是以12个“必须”,全面总结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二是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形成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纲”,通过3个“必然要求”,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三是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为什么要创新发展,怎样创新发展的问题。为什么要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改进过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保障各民族群众共同利益。

  怎样创新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共同性与差异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物质与精神”的4个关系;要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要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四是明确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机制。要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把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重要工作载体,要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和国民教育体系,全社会宣传教育。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2

  民族团结是我们从未忽视的问题。五月的和风伴着我们迎来了自治区第26个民族团结教育月。今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团结从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从未褪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率先为少数民族打开了向汉族学习的大门。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历时十八年,考察了许多国家,把西域的自然环境、风土人情、政治、经济等都向汉武帝作了详细汇报,为汉朝反击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来往。大漠的驼铃声记录着遥远的文明。在抗日战争时期也有一批爱国的少数名族为祖国的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之后千万同胞们的幸福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保障了少数民族同胞的权利,使得在新疆生活的47个民族能够像一家人一样相亲相爱的生活。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中所展现的民族团结精神深深烙印进了人们心中:忘不了全国各族人民为汶川遇难者默哀的情景,忘不了玉树地震中藏族孩子渴望生命的眼光。忘不了国庆节天安门前那56根民族团结柱。这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有血浓于水得亲情。

  我们学校是一个各民族学生与老师和谐相处的大家园。学校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回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同学。学校在学习生活方面也给予少数民族同学很多的关心,而我们也应该用一种团结、友爱的态度来对待学校里的每一位少数民族同学。只有关系的和谐才能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校园。

  无论从哪一方面说,和谐都是发展的前提。09年的“7.5”事件使生活在新疆的我们更加体会到稳定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团结我们很有可能成为那个近代任人宰割的中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空谈,变成一个遥遥无期的梦想。面对国内外严峻的形势,我们更应做到团结,用一种全新的姿态面对世界!居安思危能使我们防患于未然,能让我们见证一个蒸蒸日上的新家园!

  回望历史,我们拥有辉煌的华夏文明;我们共同书写中华的传奇!展望未来,我们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共同仰望同一片蓝天!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3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4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为此,我班召开了一次关于介绍中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主题班会,班会心得如下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团支书为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六个把握主要内容: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接下来又讲解了四个突破的主要内容:

  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5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特质。但是,在当今各种“变异”文化的冲击之下,人们开始亵渎传统文化,把文明积淀看作炒作的工具。这怎能不令人担忧?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守护心中那泓清泉迫在眉睫。

  曾几何时,我们悄悄地淡忘了李白、杜甫,淡忘了那清新自然、沉郁顿挫的气质和风格。微博时代的我们,早已习惯了“蓝精灵体”,习惯了那句例行公事的套话:“元芳,你怎么看?”殊不知,在我们戏谑调侃之时,传统文化在离我们渐行渐远。半文半白的“甄嬛体”在社会上风靡一时,不痛不痒、无病呻吟的“琼瑶体”居然号称能“医治心灵创伤”。这时的我们,情何以堪!

  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被修饰、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我们该作何感想?一片真切的思乡之情被无聊地调侃,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对于中国沉淀已久的文化,我们虽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深谙,但也没有理由不保持它自然之美的本性,更没有资格去编乱造,去挑战先人们高超的文学功底。因为我们生在一个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所以我们要坚守本真,不要丢失了对传统文化应有的崇敬和敬畏之心,在传统文化调侃中迷失前进的方向。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人们追求适宜的精神愉悦本无可非议。但各种不伦不类的体例的出现却是一个不好的征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保护不了,那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当我们对“TVB体”、“流氓体”朗朗上口津津乐道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听见那一声声来自于几千年前的天空的无助哀号?

  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并不是要我们一成不变地照搬先哲的思想,创新和突破是必要的,毕竟,那是人们前进的动力源泉。坚守本真,意味着天空的圆月依然是圆月,它是一轮思乡的月,而非被人们俗化了的月亮;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意味着那融在酒中的是一片真情,而不是被整饰得面目全非的一潭污水。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给先哲们一份尊重和敬畏,不要矫揉造作,不要画蛇添足,更不要将经典俗化。

  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坚守传统文化的本真,让自然和谐的春风吹向每一个角落,让传统文化之树绽放鲜花朵朵,滋润万物。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6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新疆、西藏、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2010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7

  一、认清当前经济态势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有效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变化,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但同时也要看到,当前经济形势充满错综复杂的各种变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1、认识当前经济形势,首先要有全局视野。从外部看,世界经济的增长动力在减弱,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较多,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对比国内,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服务业平稳增长,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中高端行业增势良好,就业形势好于预期,调查失业率略有下降,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由此表明,尽管受到外部因素不利影响,经济运行稳中有缓,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但我国发展仍然拥有足够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

  2、认识当前经济形势,还要有长远眼光。影响当前经济形势的各种不利因素,都是我们前进中必然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既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结构性的。不能只盯眼前,纠结于局部,要从过往、现在和将来发展的大趋势中,辨析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的不同影响;从中外发展大量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症结的认识。惟此,才能跳出问题解决问题,立足于我国经济的内在韧性和巨大潜力,更加精准地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地一一化解,最终赢得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未来。

  3、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更要冷静看清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之中,我们既要牢牢抓住没有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要紧紧盯住大变局中同生并存的危和机。要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变压力为动力。要坚持不懈地通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绿色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牢牢抓住世界大变局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的重大机遇。

  二、分清态势坚定信心

  在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背景下,会议非常鲜明地指出——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这一判断对于增进发展信心、坚定办好自己的事具有不一般的意义。

  1、做出不会改变的论断,源自可观的内需市场。中国有13亿多人口的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阶段,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孕育着大量消费升级需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蕴藏着可观发展空间。着眼于这一市场优势,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努力满足最终需求,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教育、育幼、养老、医疗、文化、旅游等服务业发展,改善消费环境,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增强消费能力,让老百姓吃得放心、穿着称心、用得舒心……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市场,今后潜力无疑更大,魅力更足。

  2、做出不会改变的论断,源自较好的发展基础。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不断增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总储蓄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有9亿多劳动力人口,其中超过1.7亿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劳动力的比较优 势仍然明显;有丰富的土地总量资源,集约用地潜力巨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空间支撑。如何在这一基础上更上层楼?会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经济增长仍居世界前列的中国,未来发展的质量有望更优。

  3、做出不会改变的论断,源自不懈的改革开放。中国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过去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破除沉疴顽疾,降低制度成本;开放联结中外,共享全球化收益,二者的强大合力,共同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会议提出“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通过深化改革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会议提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深深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中国,未来前进脚步将更坚定。

  我国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地攻坚克难中迈上一个又一个台阶。正如近期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这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重大机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此,我们要着眼大势认识当前经济形势,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精神,扎扎实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一份满意答卷。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8

  如果说经济的主体是物质丰富的创造,政治的主体是根本利益的保障,那么文化的主体则是精神家园的耕耘。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素质和科技水平的重要保障;传统文化则是民族的认同与归属。然而,在一个人心愈发浮躁功利化的社会,文化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似乎给人以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因此,我们应该重建文化家园,解决精神的归宿与寄托问题,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须要求。

  文化传承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归宿。泱泱大国,不曾断代,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在这曲折迂回但又不曾断流的文化潮流中,我们有着无可比拟的传统建筑,我们有着引以为傲的传统文化,我们有着修身养性的史书典籍。我们可以游故宫,览皇家王室之恢宏;登长城,观群山环抱之雄伟;赏园林,品南水乡之柔情;我们可以包饺子,盼游子归家之团圆;赛龙舟,思爱国屈原之情怀;插茱萸,念异乡亲友之安危;我们可以吟唐诗,赞平仄音韵之美妙;诵宋词,叹国家兴亡之苍茫;读小说,慨人生命运之起伏……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徜徉,我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传承悠悠大国之风范,继承光辉文明之伟大,不断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文化虚无,是对民族文化的否定,是信仰的坍塌时代的悲哀。大文豪鲁迅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批判过对文化的不正确做法。我们处在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既充满梦想又不乏困惑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传统,丢掉根本,一味奉行“民族虚无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时代;这是一个崇洋媚外,一切都是外国的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正在割断自己的精神血脉,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老外的时代,这种虚无主义盛行、缺乏信仰的时代,它正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研究生考试出现的问题,就能理解。中华文化强调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仁者爱人”等等思想。这些思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它是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血脉,深深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精神基因中,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内在动力,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进行文化的创新,就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用好这湾源头活水,用其蕴藏的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行文化创性,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既不能厚古薄今,也不能厚今薄古。进行文化创新,要认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认真汲取其中的精华,发掘其时代价值,增强文化自觉性与文化的自信,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按照时代发展需求,对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进行改造完善,激活其生命力。

  “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远航时”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兼收并蓄,为我所用的态度,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使中华的传统文化永远在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发扬光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守住民族文化的根脉是我们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义务。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篇9

  刚刚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召开的第一次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国民族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深刻分析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对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发展,将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摆在各级统战、民族工作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六个把握”,实现“四个突破”。六个把握是:

  第一,把握一个主题,即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个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对我国民族关系时代特征的精辟概括,是对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深入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牢把握这个主题。把握了这个主题,就把握了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把握了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核心,就把握了民族工作的前进方向。把握这个主题,就要牢记我国是多民族国家这个基本国情。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要从民族众多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实际,充分尊重各民族的特点,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第二,把握一项方针,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确定民族地区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各地优势,走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要统筹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努力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又努力缩小民族地区内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要统筹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大力发展经济,又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统筹民族之间的协调发展,既支持发展水平较高的民族有更快的发展,又大力帮助发展水平较低的民族加快发展;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既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又要进一步加大国家和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民族地区的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把握一个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民族地区。没有民族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因此,必须把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突出地强调了这个问题。我们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

  第四,把握一项任务,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可以说,民族工作的奋斗目标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要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切实把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形成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五,把握一个机遇,即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的主要措施等都十分明确了。贯彻落实好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会议精神充分体现到、落实到“十一五”规划中去。关于这一点,在筹备会议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就明确提出了要求。各地要紧紧抓住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机遇,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把握一个要求,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是衡量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民族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提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要在认真总结我们党民族工作基本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各级党政组织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趋势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把握民族问题时代特征的能力、推动民族工作与时俱进的能力。

  四个突破是:

  第一,民族理论政策的学习和宣传要有新的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历史经验的结晶,是我们党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结果,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认真学习和宣传这些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不断做好民族工作的自觉性,提高把握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的能力意义重大。要借助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利时机,掀起学习和宣传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的高潮。首先在思路上要有新突破。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仅从事民族工作的干部要学,从事其他工作的干部也要学习;不仅干部要学习,一般群众也要学习。要增强学习和宣传的针对性。对小学生,要加强民族常识宣传教育,使其从小就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祖国灿烂的文化。对中学生,要加强民族政策常识的宣传教育,培养其民族政策意识。对大学生,要加强民族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宣传,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民族观。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进一步突出学习和宣传的重点。大力宣传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史,宣传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大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的先进事迹,营造人人关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人人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尽职尽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民族地区美丽的自然风光,宣传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出一批适合不同人群了解民族知识所需要的基础性读物。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影视作品。推出一批反映各民族现代生活风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为群众所喜爱的文艺作品,使群众能够通过一首歌、一张画、一台节目了解一个民族的生活。总之,要努力展示各民族大团结、大联合、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第二,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措施要有突破。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主题是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必须在完善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有新的突破。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有新的突破。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云南、黑龙江、xq、xz、甘肃、青海、贵州、广西、福建等10个省区中的85个县、237个乡镇、640个行政村。由于历史和自然的原因,这些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特别困难的群体。加大对这些民族的扶持,促进其加快发展,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家民委已经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专项规划。力争通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即XX年前,使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四通五有三达标,特色产业促增收”的目标。即通电、通路、通广播电视、通电话;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人畜饮水、有安居房、有能解决温饱的农田地;人均占有粮食、人均收入、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每个乡村培植一项或几项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农民稳定解决温饱,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兴边富民行动要有新的突破。由国家民委发起的兴边富民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这项工作向纵深发展。要制定并实施兴边富民“十一五”规划。加大资金投入,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帮助边境地区集中解决吃饭、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加快沿边(境)等级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实施边境一线茅草房(危旧房)改造工程,逐步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缺乏生存条件、但为守边固土又不能移民搬迁的边民,要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要有新的突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把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重点,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大支持力度。优先将特困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村全部纳入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规划,重点改善水、电、路、通讯及住房等生产生活条件,实现稳定脱贫。对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要实行生态移民和易地搬迁扶贫,确保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对因病因残、生态移民等特困群众,要逐步探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对贫困农牧民技能培训,拓宽农牧民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进城务工等渠道,增加收入。

  扶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支持民族地区的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免书本费、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要大力兴办寄宿制学校,力争使确需寄宿的边远山区、牧区、高原和边境地区学生能够进入条件较好的寄宿制学校学习。进一步做好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其他地区的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到民族地区基层中小学任教和支教。办好在内地举办的各类民族班(学校)。积极发展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办好民族院校。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教育事业。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要有新的突破。要加强民族地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把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广播电视网(站)、图书馆(阅览室)、文化馆(站)、影剧院、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好并完善起来,解决各族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看电视难等问题。扶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等传媒的节目制作和播映,扶持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的翻译、出版。支持民族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积极培育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强民族文化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要有新的突破。积极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工作。鼓励医务人员到民族地区基层工作,加强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逐步解决医务人才匮乏问题。加强对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保护、扶持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做好计划生育和优生优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

  培养选拔民族干部工作上要有新的突破。要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渠道,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素质,改善结构,提高层次。

  第三,民族工作法制化建设要有新的突破。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具体办法。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国家民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代国务院起草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这个规定一旦出台,将极大的带动地方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办法,从根本上推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贯彻落实,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第四,民族工作社会化上要有突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工作,关心民族工作,支持民族工作,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良好局面。



本文来源:https://www.ahwmw.com/xindexuexi/127575/

《学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