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范文十四篇

【www.ahwmw.com--征文范文】

对照,汉语词语,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2020年5月15日反馈了巡察意见,现根据反馈的问题作进一步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上次民主生活会查找出的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自己查找和其他同志提出的问题,共五个方面,22个问题,现已整改18个,尚有“理论学习不够,政治站位不高,纪律意识不强,干事创业精神不足”4个问题整改不彻底,需要继续长期努力整改。二、存在的问题(一)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区委的精神不到位,政治站位不高意识不强。1.理论学习不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理解不深不透,不系统全面,不能很好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科学方法指导工作。没能很好地把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当前的国家大事紧密结合起来,如没有把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三城同创等工作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对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范文十四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1、政治生活“形式化”。部分干部对党的政治理论学习、研究、领会不深入,对民主议事的规定、规则执行不自觉、不认真;部分基层党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匮乏,甚至流于形式;
  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党味不足、辣味不浓,使“一把手”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其他班子成员得过且过;仍有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运用权力中以权谋私,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大搞利益输送。
  2、纪律规矩意识较弱。
  一是还存在不讲政治个例。极个别党员干部不能真正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涉及党的方针政策随意发表评论,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甚至对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二是还存在不守规矩怪圈。拉小山头,搞小圈子,致使“老乡圈”、“同学圈”、“玩乐圈”等各种利益“圈子”客观存在。
  三是还存在不要原则的操作。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突出的项目建设、工程发包及重大资金使用上依然存在着不讲制度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运作,不讲公平讲摆平的诸多不正常现象。
  3、选人用人透明度不高。受前些年政治生态诟病的影响,一到干部选用和提拔时,干部群众依然认为,所谓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研究等有时不过是玩程序、走过场、掩人耳目罢了。
  虽然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治,提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但要彻底消除“潜规则”带给干部群众的伤害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4、作风建设仍需加强。当前,部分党员干部在作风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权轻责,胡乱作为;心浮气躁,慵懒散漫,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贪图享乐,挥霍浪费。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对下官气十足、颐指气使;干事创业“玩空手道”、“练假把式”等等。
  5、担当精神需要激励。少数领导干部遇事“难”字当头、“退”字当先,遇到矛盾和问题,上推下卸、左躲右闪,能推则推。
  有的八面玲珑、四处讨好,当“两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态”当法宝,把“打哈哈”当护身符。有的在驻村帮扶上沉不下去,在督导检查上走马观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礼花,在落实执行上敷衍塞责等。

第二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1、理解认识不深。什么是政治生态,有什么内涵和要求,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和详细的阐述。
  广大干部对其认识还比较模糊,对“政治生态”一知半解,解释也五花八门,难以准确具体把握。有的党员干部简单的把政治生态与反腐倡廉等同起来,认识具有片面性。
  2、思路举措不清。各地对政治生态建设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探讨,没有形成较为明晰的工作思路。
  加之从顶层设计看,目前也没出台十分明确的指导意见,导致地方很多时候感觉没有具体抓手,只是喊喊口号,或自我探索,拿不出“接地气”的具体工作思路举措。
  3、责任主体不明。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全局性问题,覆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涉及反腐倡廉、作风建设、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等各项具体工作内容,主体责任应该是党组织。
  但很多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理解不深、认识不高,没有很好履行起主体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工作各自为阵、多点操作,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4、体制机制不全。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
  但是,很多地方政治生态建设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配套制度也不完善。

第三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该区各基层党组织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规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使党内政治生活得到明显加强。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是党员党性意识淡薄。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大多是自由人,有相当一部分放松了理论学习,眼睛盯在钱上,党员意识、先锋意识淡薄。更有一些基层老党员退休后,不学习、不看报,思想言论甚至比落后群众还落后,在群众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有的党员脱离组织,做隐身党员、口袋党员,不认真履行义务。究其根源在于党员党性意识淡化,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内政治生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党组织书记认识不到位。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者,其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良莠不齐,没经过系统培训,党务知识匮乏,因此对党内政治生活认识模糊不清,对党员不教育、不管理,放任自流,管党治党责任履行不到位。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党组织书记管党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党内政治生活的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民主决策走形式。一是党务公开透明不够。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知道的事情,一些基层党组织却总是捂着、盖着,不让党员知道;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去监督的事情,总是应付回避,不让党员监督。该公开的不公开或少公开,公开的内容也缺乏实质性、真实性,做表面文章,使广大党员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党的一些情况,无法知情。二是有“一言堂”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一把手”存在家长作风,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或者听不进不同意见,往往是先定调后讨论,讨论时许多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被“保留”,决策时“一致通过”,出现失误,用“集体研究决定”作挡箭牌,造成了班子内部不团结,党员群众有怨气。三是民主意识淡薄。一些党员认为党内政治生活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对重大决策不关心、不参与,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安于接受既成事实,党的生活缺少生机和活力。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有"官本位"思想,党员民主权利意识淡薄,党务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

  (三)组织生活质量低。一是形式内容单一。大多数基层党组织活动以会议形式过组织生活,习惯于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多以支部书记单向灌输的方式进行,缺少互动性,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党员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评议流于形式。虽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得到有效恢复,但评议质量相对不高,存在自我批评避重就轻,相互批评蜻蜓点水,不敢提意见、奉行好人主义现象仍然存在,达不到教育帮助的效果。三是不能长期坚持。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个别基层党组织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往往闲时活动,忙时不动,或者上级党组织有布置就活动,没有布置就不活动,有的甚至半年以上没有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制度形同“摆设”。主要原因在于对“三会一课”这一传统的组织生活方式不够重视,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很好地吸引党员,没有良好的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

  (四)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基层党内政治生活指导不利,满足于定制度、发文件,缺少及时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四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当下的政治生态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十八大之后,邱炜煌即在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撰文提出针对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十大“常见病”。在他看来,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治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

  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研究等有时不过是玩程序、走过场。

  二是“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现在“官二代”现象比较突出,有的领导干部钻政策空子曲线调动亲属进公务员队伍,有的另辟蹊径通过“党外路线”安排子女进班子。

  三是“能力不如关系”的关系学。大到帮派小到“老乡圈”、“同学圈”、“麻将圈”,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有关系走遍天下,无关系寸步难行。这种“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的“中国式求人”往往挑战法律尊严、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则,必然导致权钱交易、人身依附。

  四是“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琢磨领导,了解他的喜怒哀乐,投其所好;琢磨对手,掌握他的弱点软肋,攻其不备;琢磨派系,打听谁是谁的人,谁听谁的话,四处讨好,八面玲珑;琢磨自己,无视缺点,放大优点,心生浮躁,盲目攀比,“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甚至提拔的位子还没坐热,便又想着上台阶。

  五是“干的不如看的”的论资排辈。有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当看客、评论员,对干事的说三道四、品头论足,甚至横挑鼻子竖挑眼。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人竟然还很“吃香”,仕途顺利。

  六是“做事不如作秀”的形式主义。有的地方“打造典型”,把所谓的“农业示范园”、“农民别墅群”、“现代养牛场”等集中“秀”到公路边,以期上级领导“一目了然”,却往往因为“布景”、“道具”穿帮,或“群众演员”配合不当,弄巧成拙,丑态百出。

  七是“摆平就是水平”的伪稳定。基层干部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一些同志把它作为领导学说的真谛。

  八是“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由于存在片面“以票取人”问题,一些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把“圆滑”视为成熟,把“世故”当成稳重,滋长庸俗的坏风气。

  九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邱炜煌认为,经济学上“劣币驱逐良币”的定律也存在于一些政治生态不良的地方和单位,有的同志坚持原则,嫉恶如仇,成为我行我素者的绊脚石,往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正所谓“你和我过不去,我就让你出局”。

  十是“不怕犯事只怕‘出事’”的地方保护主义。一些地方只怕“出事”不怕犯事,势必助长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导致攻守同盟的抱团现象,产生有案不查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滋长腐败的“政治生态”。

第五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第六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一、“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

  干部群众普遍认为买官卖官是最大的腐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民主推荐、组织考察、集体研究等有时不过是玩程序、走过场。在这种潜规则支配下,卖官者权力寻租,甚至明码标价,买官者投其所好,钱贿、色贿、雅贿无奇不有,于是“带病在岗”、“带病提拔”、“边腐边升”现象司空见惯,而不跑不送者的政治发展空间因为这种“不正当竞争”而被大大压缩。所以中组部曾对买官卖官问题进行专项整治,提出让卖官者身败名裂,让买官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拼搏不如拼爹”的特权现象。

   领导干部“明里暗里为子女亲属升官发财奔走的,以权枉法的,不乏其人”,这是封建社会“封妻荫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腐朽思想的沉渣泛起,与党的宗旨背道而驰。任其发展,我们社会就没有公平正义可言,我们的事业就不能生机勃勃。现在“官二代”现象比较突出,有的领导干部钻政策空子曲线调动亲属进公务员队伍,有的另辟蹊径通过“党外路线”安排子女进班子。人们呼唤焦裕禄、杨善洲,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严格要求子女亲属,不搞任何特权。

  三、“能力不如关系”的关系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质资源稀缺,加之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升学、就业、考公务员、评职称、提拔、买房子、打官司、出国等等,都要拉关系走后门,于是乎经营关系进“圈子”现象盛行。大到帮派小到“老乡圈”、“同学圈”、“麻将圈”,形成各种各样的利益团体。有关系走遍天下,无关系寸步难行。这种“无人不求人、人人都被求”的“中国式求人”往往挑战法律尊严、政府公信力、社会公平和市场规则,必然导致权钱交易、人身依附。

  四、“琢磨事不如琢磨人”的投机钻营。

  常言道:“君子做事,小人‘做人’。”这里所谓的“做人”是指琢磨、算计人,拉关系。品行正派的人把精力用在事业上,心术不正的人则把心思用在投机钻营上,现实生活中会做人比会做事跑火,“琢磨事不如琢磨人”成了一些人的金科玉律。琢磨领导,了解他的喜怒哀乐,投其所好;琢磨对手,掌握他的弱点软肋,攻其不备;琢磨派系,打听谁是谁的人,谁听谁的话,四处讨好,八面玲珑;琢磨自己,无视缺点,放大优点,心生浮躁,盲目攀比,“两年不提拔、心里有想法,三年不挪动、就想去活动”,甚至提拔的位子还没坐热,便又想着上台阶。如果让“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的投机钻营者得利,那老实人就必然吃亏,“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五、“干的不如看的”的论资排辈。

  时下一些地方存在五花八门的“机关病”:止步不前的“恋旧病”、敷衍扯皮的“推诿病”、萎靡不振的“懒惰病”、麻木不仁的“冷漠病”、华而不实的“漂浮病”、只说不做的“空谈病”。沾染了这些“病”的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习惯于当看客、评论员,对干事的说三道四、品头论足,甚至横挑鼻子竖挑眼。更严重的问题是这种人竟然还很“吃香”,仕途顺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论资排辈,年轻人再吃苦再有成绩也得往后靠;

  求全责备,苛求探索者,挑剔实干家,只许成功,不许失误,使干事者不但流汗还流泪;

   迁就落后,正所谓“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会闹的孩子有奶喝,一些地方和单位抱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违心推荐“会来事的”,只求尽快“送瘟神”。

  我们的事业需要实干家,只有鼓励探索,宽容失败,不让干事者吃亏,才能真正形成实干兴邦的良好氛围。

  六、“做事不如作秀”的形式主义。

  对于“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说着容易做到难,就是因为“做事不如作秀”在作怪:

  浮夸“秀数字”。数字出官,官出数字,俨然“皇帝的新装”,上下心知肚明,左右互相攀比,以至层层作假,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尤其在GDP统计上弄虚作假,地方汇总数据与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据差距较大。

  浮华“秀工程”。 有的地方患政绩饥渴症,不顾经济条件和发展实际,不惜举债集资,甚至挪用救灾款,竞相建设“大广场”、“大市场”、“大公园”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自己积累升迁资本。有的地方“打造典型”,把所谓的“农业示范园”、“农民别墅群”、“现代养牛场”等集中“秀”到公路边,以期上级领导“一目了然”,却往往因为“布景”、“道具”穿帮,或“群众演员”配合不当,弄巧成拙,丑态百出。

  浮躁“秀形象”。一些领导干部还不满足于“政绩”突出,还要想方设法“策划”、“包装”自己,展示“个人魅力”。官员作秀,实质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七、“摆平就是水平”的伪稳定。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基层干部中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稳定就是搞定,摆平就是水平,没事就是本事,妥协就是和谐”,一些同志把它作为领导学说的真谛。领导干部需要关心同志、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并提高协调能力和沟通艺术,但不能搞无原则的妥协、无法纪的放纵和有失政府公信力的迁就。

  然而现实中“人民币解决人民问题”、“封口费摆平媒体”等现象司空见惯。只要能够摆平,捂住盖子,不被曝光,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摆不平,矛盾爆发,家丑外扬,上级感冒,轻则影响自己形象,重则危及政治生命。

  所以“功夫在诗外”,只要能够“摆平”,成本可以不计,原则可以放弃,法纪可以靠边,政府自然缺乏应有的威信。必须走出“摆平就是水平”的误区,强化是非观念,运用法治思维,维护公平正义。上级机关要关心基层、主持公道,正确对待媒体批评,依法治理“告恶状”现象,为基层干部坚持原则、大胆工作创造宽松的环境。

  八、“多栽花少栽刺”的好人主义。

  由于存在片面“以票取人”问题,一些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处世哲学,把“圆滑”视为成熟,把“世故”当成稳重,滋长庸俗的坏风气。

  放弃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上级放礼炮,批评同级放哑炮,批评下级放空炮”,你好我好大家好,不愿“拉拉袖子提个醒”,即使提点意见也是隔靴搔痒,不能触及灵魂,否则会被认为不团结、不成熟。

  讨巧卖乖,通过不正当手段联络感情,增加选票。对上级拍好,百般献媚,投其所好;对下级哄好,不讲原则,护着顺着;对同级敷衍好,称兄道弟,拉拉扯扯。

  回避矛盾,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着走,尤其是对那些会告状的恶人、会办事的能人、有交情的自己人,更是无度宽容,甚至姑息养奸。

  “好人主义”吃香,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必然导致党内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功能退化。因此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感叹:“我多年没有听过批评的声音了,要是平时能对我多批评几句,兴许今日不至于落得这般下场。”

  九、“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

  经济学有一个著名定律叫“劣币驱逐良币”,说的是成色不良的铸币与成色优良的铸币在市场上一样流通,人们往往将“良币”收藏起来,久而久之良币会逐渐退出流通,而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成色不良的劣币——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一定律也存在于一些政治生态不良的地方和单位。有的同志坚持原则,嫉恶如仇,成为我行我素者的绊脚石,往往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正所谓“你和我过不去,我就让你出局”;有的同志独善其身,不进“圈子”,领导层没有力挺的“靠山”,同事中没有帮腔的“哥们”,民主推荐时往往得票不多;有的同志埋头苦干,不混不赌,非但不能成为榜样,反倒成为被挖苦嘲讽的“另类”;有的注重学习,学有所成,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不被重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优胜劣汰,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如果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政治生态,那干部队伍中的“优者”也会被逼成“劣者”。

  十、“不怕犯事只怕‘出事’”的地方保护主义。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中央领导同志对领导干部全面成长提出的要求,精辟到位。但一些同志对“不出事”存在误读,把它局限于被双规、受查处。其实,“不出事”就是用党的纯洁性要求对照自己、检点自己、令行禁止、把握底线。

  一些地方只怕“出事”不怕犯事,势必助长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导致攻守同盟的抱团现象,产生有案不查的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滋长腐败的“政治生态”。

  因此不能为了优化所谓的“投资环境”而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不能为了维护所谓的“地方声誉”,降低处罚标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和谐稳定”,执纪主体不作为,处罚标准不统一,使“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成为一句套话。

第七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集中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工作作风等。作为政治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政治生态往往影响和制约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政治生态好,“软环境”就好,人心就齐,党的事业就能发展;政治生态不好,人心就会涣散,政治生活就会弊病丛生,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党内政治生态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近年来查处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些地方出现区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往往是查处一个案件牵出一窝人,“拔起萝卜带出泥”。这充分说明这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对“一把手”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一把手”在行使权力时比较任性,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大搞用人“一言堂”、花钱“一支笔”、决策“一张纸”,久而久之就带坏了班子、搞乱了风气,导致当地政治生态污浊。再如,一些地方“圈子文化”盛行,给党内政治生态带来极大危害。政治生活中的“圈子文化”,实际上是基于人身依附和利益共享而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抱团取暖”的利益联盟。近年来查处的腐败窝案串案,大都跟“圈子文化”有关系。“圈子文化”一旦盛行,就会诱发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把圈子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破坏党纪国法,混淆是非对错,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当前,“圈子文化”已经成为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一种顽症和毒瘤,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正视问题,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多措并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又是由多种要素和变量相互转化和交互发力形成的。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系统思维,坚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消除腐败这一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腐败是侵蚀政治生态的致命“污染源”。腐败盛行,政治生态就不可能风清气正。只有严厉惩治腐败,拔烂树、治病树、矫歪树、种新树,才能保护好政治生态的“森林”。这就要求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惩治腐败,捍卫党纪法规,消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在惩治腐败方面,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加快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抓好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实践表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净化政治生态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尤其是“一把手”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和部门政治生态的优劣。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应主动担责、以上率下,在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中始终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通过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打造过硬政治行为主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政治行为主体,都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负有责任。打造过硬的政治行为主体,关键是坚持把固本培元的“高线”和严守纪律规矩的“底线”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打牢理想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积极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真正敬畏法纪、遵守规矩。通过思想建党强定力,通过制度治党立规矩,一正一反、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持续发力,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就能有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第八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正视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集中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工作作风等。作为政治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政治生态往往影响和制约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政治生态好,“软环境”就好,人心就齐,党的事业就能发展;政治生态不好,人心就会涣散,政治生活就会弊病丛生,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新形势下,我们党的党内政治生态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近年来查处的重大违纪违法案件来看,有些地方出现区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往往是查处一个案件牵出一窝人,“拔起萝卜带出泥”。这充分说明这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比如,一些地方对“一把手”的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一把手”在行使权力时比较任性,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大搞用人“一言堂”、花钱“一支笔”、决策“一张纸”,久而久之就带坏了班子、搞乱了风气,导致当地政治生态污浊。再如,一些地方“圈子文化”盛行,给党内政治生态带来极大危害。政治生活中的“圈子文化”,实际上是基于人身依附和利益共享而形成的一种“互利共生、抱团取暖”的利益联盟。近年来查处的腐败窝案串案,大都跟“圈子文化”有关系。“圈子文化”一旦盛行,就会诱发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把圈子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破坏党纪国法,混淆是非对错,破坏党的团结统一。当前,“圈子文化”已经成为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一种顽症和毒瘤,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正视问题,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多措并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又是由多种要素和变量相互转化和交互发力形成的。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系统思维,坚持多措并举,形成合力。

  消除腐败这一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腐败是侵蚀政治生态的致命“污染源”。腐败盛行,政治生态就不可能风清气正。只有严厉惩治腐败,拔烂树、治病树、矫歪树、种新树,才能保护好政治生态的“森林”。这就要求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持之以恒地惩治腐败,捍卫党纪法规,消除一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在惩治腐败方面,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加快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抓好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实践表明,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在净化政治生态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尤其是“一把手”直接影响一个地区和部门政治生态的优劣。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应主动担责、以上率下,在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中始终坚守正道、弘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通过发挥表率和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打造过硬政治行为主体。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政治行为主体,都对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负有责任。打造过硬的政治行为主体,关键是坚持把固本培元的“高线”和严守纪律规矩的“底线”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打牢理想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四个自信”。另一方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敬畏,积极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真正敬畏法纪、遵守规矩。通过思想建党强定力,通过制度治党立规矩,一正一反、一柔一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持续发力,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就能有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第九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应,集中体现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工作风格等。作为政治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政治生态常常影响和制约着党员干部的价值取向和行动方式。政治生态好,“软环境”就好,人心就齐,党的事业就可以发展;政治生态不好,人心就会散漫,政治生活就会弊端丛生,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新情势下,我们党的党内政治生态整体状态是好的,但也存在1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从最近几年来查处的重大背纪背法案件来看,有些地方出现区域性腐败、塌方式腐败,常常是查处1个案件牵出1窝人,“拔起萝卜带出泥”。这充分辩明这些地方的政治生态出了问题。比如,1些地方对“1把手”的权利缺少有效监督,“1把手”在行使权利时比较任性,乃至凌驾于组织之上,大弄用人“1言堂”、花钱“1支笔”、决策“1张纸”,长此以往就带坏了班子、弄乱了风气,致使当地政治生态污浊。再如,1些地方“圈子文化”盛行,给党内政治生态带来极大危害。政治生活中的“圈子文化”,实际上是基于人身依附和利益同享而构成的1种“互利共生、抱团取暖”的利益同盟。最近几年来查处的腐败窝案串案,大都跟“圈子文化”有关系。“圈子文化”1旦盛行,就会引发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把圈子利益凌驾于党和人民利益之上,破坏党纪国法,混淆是非对错,破坏党的团结统1。当前,“圈子文化”已成为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1种顽症和毒瘤,是党内政治生态的重要“污染源”。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重视问题,把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摆在重要位置。

  多措并举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系统是由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构成的,这些子系统又是由多种要素和变量相互转化和交互发力构成的。因此,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1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守系统思惟,坚持多措并举,构成协力。

  消除腐败这1政治生态的“污染源”。腐败是腐蚀政治生态的致命“污染源”。腐败盛行,政治生态就不可能风清气正。只有严厉惩治腐败,拔烂树、治病树、矫歪树、种新树,才能保护好政治生态的“森林”。这就要求我们以零容忍的态度锲而不舍地惩治腐败,捍卫党纪法规,消除1切有损党内政治生态的消极腐败因素。在惩治腐败方面,既要治标,也要治本,加快建立健全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容易腐的保障机制。

  抓好净化政治生态的“关键少数”。实践表明,领导干部这1“关键少数”在净化政治生态中具有重要示范作用,特别是“1把手”直接影响1个地区和部门政治生态的优劣。作为政治生态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领导干部特别是“1把手”应主动担责、以上率下,在修身用权律己、找事创业做人中始终坚守正道、宏扬正气,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肃纲纪、嫉恶如仇,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通过发挥榜样和示范作用,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共同营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打造过硬政治行动主体。每名党员干部都是政治行动主体,都对营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负有责任。打造过硬的政治行动主体,关键是坚持把固本培元的“高线”和严守纪律规矩的“底线”有机结合起来。1方面,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使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打牢理想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4个自信”。另外一方面,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广大党员干部明底线、知畏敬,积极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动上明确界限,真正畏敬法纪、遵照规矩。通过思想建党强定力,通过制度治党立规矩,1正1反、1柔1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延续发力,同频共振、相得益彰,就可以有效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第十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一是党员党性意识淡薄。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大多是自由人,有相当一部分放松了理论学习,眼睛盯在钱上,党员意识、先锋意识淡薄。更有一些基层老党员退休后,不学习、不看报,思想言论甚至比落后群众还落后,在群众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有的党员脱离组织,做隐身党员、口袋党员,不认真履行义务。究其根源在于党员党性意识淡化,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内政治生活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二是党组织书记认识不到位。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者,其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部书记的能力素质和工作经验,但是由于基层党组织书记素质良莠不齐,没经过系统培训,党务知识匮乏,因此对党内政治生活认识模糊不清,对党员不教育、不管理,放任自流,管党治党责任履行不到位。根本原因在于基层党组织书记管党意识不强,履职不到位,没有很好地担负起党内政治生活的第一责任人职责。

  (二)民主决策走形式。一是党务公开透明不够。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知道的事情,一些基层党组织却总是捂着、盖着,不让党员知道;一些本应该让所有党员去监督的事情,总是应付回避,不让党员监督。该公开的不公开或少公开,公开的内容也缺乏实质性、真实性,做表面文章,使广大党员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党的一些情况,无法知情。二是有“一言堂”现象。部分基层党组织“一把手”存在家长作风,在决策过程中没有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或者听不进不同意见,往往是先定调后讨论,讨论时许多正确的意见和建议被“保留”,决策时“一致通过”,出现失误,用“集体研究决定”作挡箭牌,造成了班子内部不团结,党员群众有怨气。三是民主意识淡薄。一些党员认为党内政治生活是领导的事,“与己无关,高高挂起”,对重大决策不关心、不参与,不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安于接受既成事实,党的生活缺少生机和活力。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有"官本位"思想,党员民主权利意识淡薄,党务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健全。

  (三)组织生活质量低。一是形式内容单一。大多数基层党组织活动以会议形式过组织生活,习惯于念报纸、读文件、看电教片、传达上级讲话;多以支部书记单向灌输的方式进行,缺少互动性,形式单调,内容枯燥,党员参加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二是评议流于形式。虽然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得到有效恢复,但评议质量相对不高,存在自我批评避重就轻,相互批评蜻蜓点水,不敢提意见、奉行好人主义现象仍然存在,达不到教育帮助的效果。三是不能长期坚持。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上,个别基层党组织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往往闲时活动,忙时不动,或者上级党组织有布置就活动,没有布置就不活动,有的甚至半年以上没有正常开展组织生活,制度形同“摆设”。主要原因在于对“三会一课”这一传统的组织生活方式不够重视,形式和内容都不能很好地吸引党员,没有良好的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

  (四)上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对基层党内政治生活指导不利,满足于定制度、发文件,缺少及时指导和监督检查。

第十一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根据省市区加强政治监督工作要求,现将2020年上半年区商务局政治生态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评价
  (一)主体责任进一步压实。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梳理制定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分层签订从严治党责任书,通过召开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每月中层干部例会、科务会等形式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传递压力,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
  (二)党员干部政治意识进一步增强。依托“学习强国”、“西湖先锋”等线上平台,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商务讲坛”,红色研学等方式,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创新完善“集中学习+专项行动+现场走访”的主题党日工作机制,把主题党日活动与商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互融互促。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立每周一学、每月一讲制度,实现政治生活常态化。
  (三)廉政建设进一步深化。开展谈话提醒教育35次,开展违规兼职、单一来源采购等专项整治5次、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报告会,组织中层干部进行2次廉政集体谈话,邀请纪检组领导为下属公司上了廉政党课,出台了《实施“四大行动、十个严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有关事项》,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四)选人用人风气进一步匡正。按照规范程序做好了机关妇委会主任的选拔任用。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组织做好年度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填报,上报中层及一般干部重大事项报备3个。
  (五)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改进。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当先锋、复工复产复苏党员服务团、党员招商攻坚专项行动、“粮心向党、粮安为民”岗位大练兵、高质量发展党员大比武专项行动,依托载体服务中心,其中商务亮点工作信息被“学习强国”平台录用6篇。组建出口和消费专班,大力推进促消费、稳出口,为我区在全省经济运行争先创优活动中提供坚实助力。结对金家桥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35次,协调解决“百日解百难”问题2个;结对胥口镇,组织开展“助茶农、采春茶”等志愿服务活动,牵头领办“百日解千难”问题。结对两新党支部鸿世电器、海顺机械,通过党建引领,实现“同频共振”,组织京东物流和鸿世电器交流互动,为双方合作提供平台。
  (六)服务企业水平进一步提升。疫情期间下沉一线,解企业所困,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苏。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问题,通过“亲清在线”平台兑现商贸服务企业补贴1047.56万元,涉及3425家企业。落实稳外贸政策,加大“杭信贷”金融政策支持,兑现资金1917万元。帮企业解决“销路难”问题,创建“富阳严选”平台,帮外贸企业消库存,已推出14场“严选”专场,销售额近百万元。搭建“云”展会平台,共举办7场免费境外线上交易会。组织企业参加杭州市相关平台直播(淘宝网),企业网上店铺销售额环比增加约17%。发放汽车消费补贴,12天活动时间里已累计出售汽车1366辆,实现销售额2.43亿元。帮企业解决“发展难”问题,建立“一对一”服务专员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121个。“线上+线下”宣讲省、市、区各项惠企政45次,选派三名专业涉外律师为外贸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援助服务。协助7家企业办理8单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挽回损失838万元。精准服务,推动和鼎铜业顺利完成首批黄金出口报关,实现浙江省黄金出口第一单。
  二、存在问题
  一是从政治学习上看,学习组织形式相对单一,满足于学习计划落实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在走出去、请进来和针对具体问题解剖麻雀上做的还有差距。学习的针对性有待提高,往往是泛泛的通读,在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商务工作上还有差距。学思用没有贯通,知信行不统一,孤立地、零散地、局部地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就事论事,存在形式主义、实用主义。
  二是从政治纪律上看,在加强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组织纪律强调的比较多,相对而言,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教育引导上,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剖析较少,整体推动的招法不多。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还有待加强,一些党员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没有作坚决的斗争,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没有及时旗帜鲜明地反驳和纠正。尤其是网络管控和舆论引导工作方面,对新媒体上的言论引导水平还需提升。作为主管全区商务发展的部门,在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的部署要求、谋划发展思路等方面还缺乏前瞻性、开放性,改革创新的举措办法不多。
  三是从落实主体责任看,全面从严治党还不严格。压力传导有待进一步增强,满足于对分管科室和单位责任书签订了,要求提了,但在督导检查、听取汇报上还不够主动和及时,从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对二级单位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二级单位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干部职工思想意识、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面对商务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一些党员干部奋力开拓的勇气不够强,创新突破的办法不够多,与上级要求有差距。
  四是从干部教育管理上看,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存在着过问工作多,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少,特别是对年轻干部成长和个人的生活过问不够。对干部管理方面存在“重使用轻管理、重任务轻关怀”等现象。虽然落实任前廉政谈话、廉政提醒谈话等制度,但在后续跟踪管理方面滞后,对干部的思想关怀、信任关怀、困难关怀方面等还做得不够。
  五是从廉政建设上看,对有关廉政规定的学习效果离上级要求仍有差距,有的干部思想重视不够,认为自己不在关键岗位,不学也不会出问题;有的学习不实不细,对把握处理的情形、标准和尺度上还有一些差距。在落实有关制度上还不够到位,比如,对制止铺张浪费也有专门的规定,但下班不随手关灯、关空调的问题依然存在。
  六是为民服务上看,为民解难题方面服务的真功夫还需淬炼。尤其是疫情影响下,企业生存发展存在困难,对企业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拓思路、出点子还不够,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离上级要求离企业期望还有差距。
  三、整改措施
  (一)把牢思想开关“铸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班子建设的首位,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全部工作始终,以上率下,真学真用,持之以恒补精神之“钙”。二是执行制度到位,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请示报告制度,努力把班子锻造成为政治坚强、纪律严明的领导集体。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切实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学习机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每周一学、每月一讲”大学习、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三是深化党建引领,坚持明确责任抓党建,进一步完善各级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责任清单。深化“党建+”,深入总结并不断强化党建对商务工作的引领作用。
  (二)推进廉政建设“强基”。一是加强警示教育。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组织党的宗旨、党规党纪、党的优良作风等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通过廉政党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廉政法规和从政道德教育,深化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风险教育,时刻敲响警钟,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廉政谈话活动,以关心、教育、提醒、挽救干部为出发点,对反映干部职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开展谈话提醒教育,把可能发生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化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在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基础上,完善分类防控措施,紧盯“关键少数”、二级单位、关键岗位和重要事项继续完善防控机制。二是完善二级单位管理制度。从业务科室派出公司工作指导员,将收储公司经营班子与局科室长同等管理,参加局中层干部会议、支部活动。督促公司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全面排查公司岗位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出台公司督导方案,对公司队伍建设、作风效能、制度执行等方面开展每月督查,对公司财务情况开展每季检查。三是加大正风肃纪。每月开展一次以上正风肃纪专项督查,着力对重点项目、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班子及中层干部落实一岗双责情况,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等六大纪律执行落实情况,“三不”问题、“四风”问题等事项,实行精准过程督查,严格效能问责,压实责任链条,推进作风建设。
  (三)强化责任担当“正气”。一是引领“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加强对商务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坚持商务专项资金实行班子成员集体讨论制,切实加强资金的源头监管,确保资金规范合理使用。推进“亲清在线”平台兑现商务补助政策,加快政策兑现的进度。二是搭载体引导干部担当作为。以“党员干部示范+项目领办+团队比武”战术抓手为载体,开展疫情防控党员当先锋、复工复产复苏党员服务团、党员招商攻坚专项行动、“粮心向党、粮安为民”岗位大练兵、高质量发展党员大比武专项行动,坚持商务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战赢。三是强化商务队伍建设。树立“鼓励肯干的,提拔好干的,鞭策少干的,整治不干的,拔除倒干的”用人导向,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实干、担当、坚毅、有为”的党员干部队伍。

第十二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加强纪律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今年1月31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专门强调“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省委于3月20日至4月3日,分5期对全省地厅级领导干部开展“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专题培训,并要求各级党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专题培训。4月8日,我参加了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培训班,4月14日,我院副科级以上干部又参加了全县组织的学习培训。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经院党组会研究,决定利用一天的时间对全院党员干部开展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的集中教育培训,首先由我给大家作辅导报告,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充分认识严明政治纪律、严守政治规矩的重要性、紧迫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极端重要性。对于一个政党来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全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是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根本保障;对于法院来讲,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就是依法履行审判职能的政治保障,让审判权这个“刀把子”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让司法真正服务于人民;对于一名党员来讲,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高压线,要严格遵守。我们必须站在党中央的高度,深刻认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紧迫性。

  (一)守纪律讲规矩是共产党立党之本、执政之魂。中国共产党从来就是一个有伟大理想和严明纪律的党。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我们党在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开展了整风运动,纠正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党的建设史上是一个伟大创举。通过整风运动,全党在思想上得到改造提高,达到了空前团结,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由弱小到强大,从苦难到辉煌,一大重要法宝就是有严明的纪律和规矩。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守纪律、讲规矩的极端重要性,把守纪律、讲规矩提升到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的高度上来认识,充分认识党的政治纪律与党的政治生命、执政地位、领导地位的关系。作为执政党,只有始终注重维护纪律和规矩,强化党的团结统一,才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守纪律讲规矩是历史教训的启迪,也是现实的警思。1966年至1976年文革“十年动乱”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纪律和规矩甚至法律被肆意蹂躏,给党和国家带来无尽的灾难。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镰刀斧头旗悄然落下。苏共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苏共党内混乱的意识形态局面、严重的派系斗争、软弱涣散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现实的形势是严峻的。长期以来,美国通过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不择手段遏制中国崛起,这除了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外,更是近年来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现实需要。待会大家观看的纪录片《较量无声》就是通过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颜色革命、北非之乱原因的解读,揭露美国使用和平演变手段意图颠覆中国的事实。另一方面,从国内环境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官员腐败、党群对立、分配不公等深层次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一些党员干部在言论上口无遮拦、想说啥就说啥,在行动上为所欲为、想干啥就干啥。甚至出现了党政机关内的一部分腐败分子在美国引导和纵容下成为“西方在华利益代理人”。没有严明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一句空话。不严明政治纪律,不树立规矩意识,一些党员干部就会精神松懈、迷失方向、损毁形象、失去力量。在这个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再次强调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客观规律,扭住了党建的“牛鼻子”。

  (三)守纪律讲规矩是新常态下的刚性约束。漠视政治纪律往往也是一切腐败现象的源头。党的十八大后的两年多时间,9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数十万党员干部受处分,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塌方式腐败、整体性沦陷。无论是周永康、薄熙来等高级领导干部搞非组织政治活动,还是法院系统内部出现的原最高院副院长黄松有贪污受贿,省高院刑三庭原庭长张军违规违纪,都集中并且极端地表现了权大于法、权凌驾于纪的恶劣行径,充分暴露出他们对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视若无物。中央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是六个字:“依然严峻复杂”,并且将“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重大战略部署,纳入“四个全面”总体要求。如果把全面从严治党比作一座房子,规矩就是龙骨框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只有把规矩立起来,把纪律严起来,才能防微杜渐,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才能取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压倒性胜利;才能实现“四个全面”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在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保康法院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严格遵守党纪党规。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少数干警还存在执行政治纪律不严、遵守政治规矩不力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一)要正视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

  一是政治立场不鲜明。有的党员干部对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没有足够的认识,认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上级重要、下级次要,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没有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重要的位置。理想信念不坚定,党性观念不强,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甚至丧失党性原则。有的干部缺乏诚信意识,对党不忠诚,不信守服务承诺、廉政承诺,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脱离党组织,不缴纳党费。

  二是言辞论调与中央不一致。有些党员干部口无遮拦,习惯于传播小道消息,议论网上热门话题,传播政治谣言、政治笑话;有的甚至对中央的决策部署说三道四、评头论足、阳奉阴违,大会上唱赞歌,私下里酒桌上唱反调。有的身为法官,不信仰法律,“人治”思想严重,在一些公开场合大放厥词,说什么“打官司要靠关系”、“别人有后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法官公正司法、为民司法意识不强,平时不学习政治理论,钻研法律知识,办起案来就讲关系、人情、金钱,“六难三案”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和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致使人民群众不断地信访、来访,破坏司法权威,影响到保康法院全面建设。

  三是组织原则不遵循。有的干部不按照议事程序办事,该请示的不请示,该汇报的不汇报,违规用权、擅自越权,破坏组织秩序,留下严重隐患。有的干警遇到矛盾绕道走,不去想办法解决矛盾和问题,处理刺手问题看风头,看来头,看势头,不敢碰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信奉好人主义,碰到不良倾向讲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有的干部自身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不是找组织,而是想着找关系,把正当的党内关系搞得很庸俗。有的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民主生活会上不敢涉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

  四是决策部署不落实。有的部门、有的干部信奉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至上,对自己有利的就贯彻落实,对自己不利的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干警认为自己无职无权,工作消极应付,心无所思、干无所指,对工作缺乏激情,对事业缺乏热情,对群众缺乏感情。还有的同志自由散漫惯了,不作为、慢作为,对工作任务敷衍应付、长期不驻庭,值班制度流于形式,习惯于“不找事、不惹事、不出事”,群众办事经常找不到人。

  我们常说,要用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有良好的党风,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就好,就能很好的促进政风民风。作为一名党员,一举一动都关系到党的形象;作为一名法官,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法院的威望,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们如果不守政治纪律、不讲政治规矩,那么危害是巨大的,不仅会导致不正之风盛行,破坏干群关系,败坏党风政风民风,甚至会损害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二)要深刻剖析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方面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思想滑坡。有的党员干部在追求成长与进步的同时,往往忽视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导致了党性不纯、党性不强,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得不到自觉遵守。

  二是认识偏差。认为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上层的事,基层没有这方面的问题,或者认为即使有也无碍大局。大多数干警甚至是领导干部身上都存在“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导致一些部门和干警纪律松弛、作风松懈、组织松散。还有少数党员干部认为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软指标,缺乏硬约束,口头上说说而已,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就容易出偏差。

  三是责任意识不强。少数领导干部对上级的决策部署搞形式主义、摆花架子,满足于“钉牌子”、“制图表”、“读文件”,甚至对于职责范围内的事也是一推、二躲、三糊弄,怕难、怕烦、怕担责,导致问题越来越大。

  四是要求不严。长期以来我们对党员干部思想上、行为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乏有效的教育和监督。对党员干部在管理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甚至对违纪党员干部责任追究时,总是从保护干部的角度出发,帮其说情开脱,致使少数党员干部在纪律规矩面前心存侥幸。

  三、争当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五个模范”

  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做忠诚、责任、干净的好干警,我认为要强化“五种意识”,带头做“五个模范”。

  (一)强化宗旨意识,做坚定理想信念的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最核心的就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对党忠心耿耿、与党同心同德。作为法官,手握法律赋予的审判权,如果丧失了正确的政治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就会辩不清方向,站不稳立场,甚至会使自己的人生走向毁灭。作为一名党员干部,首先,要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守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其次,要谨言慎行,始终把党性摆在第一位。大家要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在言论自由问题上绝不能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必须体现党纪严于国法的要求。对于网络上、社会上流传的一些空穴来风的消息、谣言等,我们既要保持头脑清醒,善于甄别,更要敢于斗争,揭开其虚假的外衣,尤其要引导当事人、来信来访的群众正确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第三,要敢于抵制不良风气。大家要本着对党的事业负责、对同志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坚持原则、直面是非、勇于批评、敢于与不良风气和错误行为作斗争作为一条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来执行。

  (二)强化法纪意识,做严格遵守法律和党章的模范。国有国法,党有党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对于我们这群天天和法律打交道的人来说,我们比任何人知道的法律条文都多,比任何人都更懂得法律,如果我们不守法所带来的“破窗效应”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大家一定要对法律始终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案。说到依法办案,它不仅是体现在判决结果上,更要注重程序的合法、公正。另一方面,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作为党员干部,更应模范遵守党章。在每周四下午的政治学习中,我认为党章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把党章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自己的全部工作中去,不论你在哪个岗位上,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三)强化为民意识,做带头改进作风的模范。无论是中央八项规定,还是去年开展的群教活动,主旨都在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对我们广大干警而言,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以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就是最好的讲政治纪律、讲政治规矩的体现。当前,我院干警作风从总体上讲有了明显好转,但基础尚不稳固,依然有少数干警做“小动作”、耍“小聪明”,“四风”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遏制,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转变审判作风,提高服务水平,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深化巡回审判、诉调对接、远程立案、午间法庭等便民利民举措。继续深入开展“六难三案”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杜绝“冷横硬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纠正“四风”问题,绝非一朝一夕,必须持之以恒。大家要充分认识到从中央到地方抓“四风”问题的坚决态度和坚定决心,清醒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每位干警都要对自己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查找出的问题进行一次“回头看”,看问题是不是都查深了、找透了、解决了,新问题是不是又出现了、反弹了、变异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整改,真正做到立行立改,改就改好。

  (四)强化自律意识,做主动接受监督的模范。廉政规矩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实践证明,腐败分子都是以不讲规矩为始、以身败名裂为终的,正所谓“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每次说到防腐拒变,大家可能都会认为自己是在基层法院,又不是什么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离自己很遥远。的确,我们在座的大多是普通干警,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放松对自己廉洁自律的要求。接受当事人吃请,与律师不正当交往,这些事情看似不大,但是却足可以断送我们的前程。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不是我一个”而原谅自己,以“一点小事无所谓”而放纵自己,以“一次不要紧”而开脱自己。廉洁是“1”,事业、功名、地位、财富、尊严都是“0”。廉洁出了问题,一切都等于“0”。这是南京原市长季建业用血的教训得出的“政治生命公式”,值得大家每一个人深思警醒。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不讲监督的信任是轻信,放弃监督的信任是纵容。在推进司法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司法公开力度,认真做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办理、邀请旁听庭审等工作,依法接受新闻媒体及网络舆论监督。同时,大家也一定要养成“一日三省吾身”的习惯,养成接受监督的习惯,养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习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自己关进制度的笼子,在党纪国法的约束中工作和生活,自觉接受领导的监督、同事的监督、群众的监督,确保权力行使安全、个人成长安全、家庭幸福安全。

  (五)强化责任意识,做敢于担当的模范。不管是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大小,还是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严明程度,都取决于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取决于一个部门的负责人。院领导和中层以上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放在与业务工作同样重要的位置,贯穿到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落实领导班子的主体责任,对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十分明确地强调、十分坚定地执行,加强对“两严”活动的组织领导,加强对全院干警的教育引导,努力营造守纪律、讲规矩的氛围,班子成员要经常性听取分管部门情况汇报,指导活动开展,做到“抓领导、领导抓,抓具体、具体抓”,真正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作用。落实部门负责人的“一岗双责”,对本部门干警在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方面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做到一层管一层,层层担风险,人人抓落实。落实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责任,加强对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行为要坚决制止、严肃处理,维护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集中抽查、不定期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

  守纪律、讲规矩对党员干部既是约束也是爱护,既是限制也是保护。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时刻牢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忠诚于党的信仰不动摇,严守党的纪律不越轨,面对利益诱惑不动心,考验和挑战面前不变色。每一名干警唯有敬畏党的纪律和规矩,恪守法官行为准则,才能慎初、慎微、慎行,才能确保忠诚、公正、清廉,才能为推动保康法院发展、加快保康经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十三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1、理解认识不深。什么是政治生态,有什么内涵和要求,目前学术界和理论界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和详细的阐述。广大干部对其认识还比较模糊,对“政治生态”一知半解,解释也五花八门,难以准确具体把握。有的党员干部简单的把政治生态与反腐倡廉等同起来,认识具有片面性。

   2、思路举措不清。各地对政治生态建设缺乏详细的调查研究和深入的思考探讨,没有形成较为明晰的工作思路,加之从顶层设计看,目前也没出台十分明确的指导意见,导致地方很多时候感觉没有具体抓手,只是喊喊口号,或自我探索,拿不出“接地气”的具体工作思路举措,只能从点上抓、从小处抓,难以真正全面系统推进。

  3、责任主体不明。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全局性问题,覆盖党的建设方方面面,涉及反腐倡廉、作风建设、选人用人、制度完善等各项具体工作内容,主体责任应该是党组织,但很多党组织特别是“一把手”理解不深、认识不高,没有很好履行起主体的责任。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工作各自为阵、多点操作,影响了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4、体制机制不全。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需要健全的体制机制予以保障。但是,很多地方政治生态建设都处于探索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配套制度也不完善,特别是面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还没有主动适应和跟进,没有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

  5、建设合力不足。政治生态建设需要一个长期培育、持续建设的过程,离不开每个党员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必须多管齐下、多方参与、综合治理。而在当前政治生态建设过程中,仅仅少数国家机关和部分领导干部行动起来了,广泛社会力量、普通党员干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没有积极的参与进来,政治生态建设呈现孤掌难鸣现象,建设合力明显不足。

第十四篇: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

  摘要:中国的政治生态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党内和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与探讨政治生态相关问题,首先从政治生态的含义方面进行分析,从广义与狭义的角度解释政治生态,并且分析了政治生态主要特征;其次结合文献对判断政治生态优劣的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政治生态中存在着理想与信念不坚定、权利监督不完善、选人用人制度落后等问题,最后针对提高政治生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政治生态  问题  对策建议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商品交换原则对党内生活的侵蚀,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解决党内存在的种种难题,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政治生态在党内甚至国家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以此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与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思想指导,并且深入分析、认识不健康的政治生态对党内政治生活带来的危害,努力探寻规律,结合现实问题与系统实施治理,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一、政治生态的含义

  (一)政治生态的科学内涵

  政治生态的具体解释在不同的角度有其不同的范围,主要分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政治生态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指政治生活,是党内风气与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而狭义的政治生态范指党内的政治生态,指代党政的制度、文化以及生活相互联系的综合体,意为党政的生存环境与发展现状。政治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可以认为是党内政治的灵魂,它主要从政治态度、认知与情感等方面间接或者直接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与心态。

  (二)政治生态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

  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环境系统,整体性是每一系统的根本特征。政治生态也是一个系统,它的存在同样与其它因素相互影响,而非独立存在,在多个要素的共同协作之下,政治生态才具有整体性。如果其中一个要素发生了变动,那么产生的结果往往是会直接影响其他要素的发展,更加严重的结果是改变整个政治生态环境。

  2.复杂性

  政治生态是由多种不同因素组成,包括多种价值观念、不同的利益和许多政治主体。因此,政治生态是极其复杂的综合体,与此同时,非制度因素与制度因素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共同影响着政治生态,并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动态性

  政治生态与其它生态系统一样具有时刻的变化性,根据时间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变化。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生态可能会产生固定的形式。在众多要素优良的协同作用下,良好的政治生态才可以形成,倘若党内存在不正的风气,会直接对政治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二、政治生态优良的判断标准

  (一)政治制度是否落地管用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一系列系统的、科学的、严谨的、全面的政治制度,在各个方面均有涉及。除此以外,中国共产党还在党内建立了一系列以党章为根本原则的党政法规制度,在制度的坚决实行下,建设党内优良的政治作风。制度并非空谈,执行非常重要,通常以观察一个地方政党是否带头执行国家法规制度为标准,来判断这个地方政党的政治生态是否优良。将党的政治生态落到实处,党组织与党员干部要起到积极带头示范作用,做到依法办事、依法治党与依法治国等;在党的正确的领导下,坚持“两准则、四条例”的重要原则,落实履行党政法规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三是在历史实践中,贯彻落实党优良的政治习惯、政治规则以及优良作风等。

  (二)政治文化是否积极健康

  政治文化是主观概念,反映了交往主体在具体交流时的态度观点,具有较强的实践特点,具有评判事物、调控行为等定向功能。政治文化一般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面对问题时所选择的立场与相应的价值观念,通常会对主体自身以及其他主体之间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党政人员而言,最基本的党政文化就是如何维护公平正义以及在事物中谋求利益的最大化,党组织内部政策体系的信任程度,对党的目的的承认程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反腐败和清洗等其他積极的政治文化。“圈子文化”“市场文化”等不健康的政治文化都会直接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同时对政治生态产生恶劣的影响。

  (三)政治生活是否严肃规范

  政治生活直接反映了政治和生态发展的状况,一方面是公正正直的严格用人条件,客观的、公正的任用与评价党内干部,在政治观念、思想品行、工作能力、反腐倡廉等方面对干部牢牢把关,保证有才能的、有责任感、高素质的先进干部加入党的干部队列中。在严格的就业条件下,我们也需要的保证党的清洁和诚实的环境。另一方面是具有民主的工作作风,遇到问题时,干部之间不相互推脱、不独断专行,党内领导与各个干部之间襟怀坦白,全力完成党的事物安排,确保党的队伍之间紧密联系,具有不可撼动的凝聚力。党内各级干部之间坚持清正廉洁的思想毫不动摇,腐败一定会侵蚀优良的党内政治环境,使得政治生态不断恶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各级干部必须牢牢树立的价值观念,坚决铲除一切政治腐败的源头,坚决建立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环境。

  (四)各种“元素”是否良性互动

  在各种要素的科学配置下,可以实现良好的政治生态。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政治制度是最首要的,只有在严格规范的制度约束下才能更好的发展,优良的政治生态不仅需要科学严谨的政治制度,而且需要党员干部强大的领导以及调控能力。其次,党的政治制度主要由党内规章制度具体来体现,政治文化通常用来衡量党的制度,在规范制度下开展各级党员的政治生活。此外,政治文化在政治生态中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政治文化环境可以促进政治生态建设和完善政治生态的不足。

  三、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

  (一)理想与信念不坚定

  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的根本条件看,就是拥有正确的和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某些外部因素甚至会导致信仰的改变。也许是因为不同领域的文化差异,或思想和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许多多重攻击,包括西方,封建和市场文化,都会导致信仰的变化。此外,追求利润和良好人文主义的沉浸和侵蚀,码头文化的潜水文化和圏文化,也会导致一些黨员干部缺乏自律性,使得信仰迷失的同时,精神也缺少“钙质”。

  (二)权力监督存在盲区

  对有关人员强力的监督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打击不正之风的蔓延,因此使得政治生态达到自我净化的一个重要环节便是权利监督。除此之外,监管规则不完善,监督权力不明确,主要监督机构分散,监督机构之间缺乏沟通等是能造成监督工作停滞的一系列原因。这使得监督工作无法避免地产生了交叉和空白,甚至出现相互推托或“门庭若市”的两种极端现象,从而使监管的力度大打折扣。

  (三)管党治党责任缺失

  自党的十八大以后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持“从严治党”的做法,在党的政治生态中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但是,由于一些同志在严抓严打情况下仍严重违纪违法,不能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除以上之外,“四风问题”和违反中央八条规定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并满足于复制粘贴、照搬照抄的学习方式,一些党组织虽有想法去改善党内环境,但是缺乏敢于抓取罪恶的勇气,对关键的领域和岗位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也不能准确落实制度,对新出现的问题和倾向性问题重视度也不够,导致“从严治党”的思想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党内实际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善。

  (四)选人用人导向偏差

  甄选优秀人才是党中央政治生态的方向,是党作风的指引。有的选人只选有亲戚关系的或者提前“打点过”的,有的是连裙带关系也会利用,干部选举方式混乱,不健康的精神充沛,一批干部得到晋升。一段时间以后,一些单位就渐渐偏离20字的“好干部标准”,不严格审核选拔者的政治性、诚实度以及道德作风等,党的管理干部的原则在定程度上得到了削弱,进出,严格监督,追求卓越,充满活力的选拔机制尚未建立。

  四、提高政治生态的对策建议

  要修复政治生态环境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贪污腐败的严重性,同时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引领,全面推进各项制度建设为目标,深入党内与腐败斗争,这是创造全方位的政治生态的关键之处。

  (一)推进政治生态制度建设与实施

  近年来,为了政治生态的良好建设,党中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促进其发展的措施,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同和赞许。虽然良好的前景摆在我们面前,可是政治生态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旧艰巨,要综合考虑近年来各种案件中的引人注目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加强制度方面的建设。一方面,要加快政治生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各项中央措施和规定,针对地区出现的突出问题,具体能够解决当地问题的对策和方案;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媒体公开"这一武器,把容易出现问题的权力放置于媒体的镜头之下,切实保障公众的利益。让公开来遏止权力滥用干扰,让阳光为政治生态环境"消毒灭菌"。

  (二)建立好选人用人风制度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首先要规范正确的用人标准,不断地提高政治能力建设与深入强化党内的政治要求标准,全力将党的干部队伍变成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集体,不断完善与优化改革干部考核的用人标准。做到在科学严谨的规范制度下,将干部的政绩考核与任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有能力者有真正可以施展的舞台。同时加强党内各级之间的监督政治生态建设健康有序地开展,使地方政治生态建设有针对性、有迹可循,真正解决群众的问题,取得成效。

  (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规范党内生活主要有三方面的体现,第一是深入推进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征程中的思想指导,各级党员干部应该毫不动摇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勤俭自强、公正廉洁等价值观,第三是深入完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落实民主集中制等各项制度,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确保党内生活的集中性与统一性,积极调动上下各级党员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增强党内与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孙茂新.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5):11-14.

  [2]赵宬斐,李璐.党内政治生态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构[J].长白学刊,2019(02):18-25.

  [3]李现曾.构建“条管”与“块管”干部的良好政治生态[J].中国高教研究:2016(6):28-29.

  [4]王盛茂.抗战时期共产党政治理念的更张与政治生态的改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5-6.

  [5]朱琪虹.把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作为优化政治生态的一项重要任务[J].当代教育科学2016(6):35-37.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ahwmw.com/yanjiangzhici/171282/

《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方面范文十四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