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四篇
【www.ahwmw.com--经济工作】
会议记录是指在会议过程中,由记录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会议记录。“记”有详记与略记之别。略记是记会议大要,会议上的重要或主要言论。详记则要求记录的项目必须完备,记录的言论必须详细完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四篇,欢迎品鉴!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1
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紧围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体制机制方面的突出问题,围绕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提出七个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措。结合《意见》内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围绕“微观主体活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三个话题采访了多名专家学者,解读《意见》背后的深意。
三个“更高”两个“更加”
本次《意见》出台的目的是,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战略部署,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相比过去,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更加重视制度建设,亟需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上寻求更大突破。
“可以预见,《意见》的出台,将为中国经济在新时代迈向高质量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新的战略性进展,为经济体制在重大改革上实现突破性创新,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坚实而雄厚的基础。”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员、副教授周跃辉指出。
《意见》部署的七个方面的改革任务,都是下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坚定不移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决心不断在关键性基础性重大改革上突破创新,通过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告诉记者,《意见》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行动纲领,宣示了中央新一轮市场化改革再出发的坚定决心,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
《意见》提出的改革举措中,特别强调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该《意见》的出台,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微观活力增强均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罗来军表示,“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是指增强企业的活力,微观主体企业可以主要区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既要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也要增强民营企业的活力。增强国有企业活力,需要国有企业遵循市场化运营的基本原则,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对于民营企业,也是要遵循市场化机制,与国有企业不同的是,要保障民营企业的市场化机会不被侵占和扭曲,这就需要更多地支持或者保护民营企业的发展。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经济形势,总结经验,明确指出,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贯穿于宏观调控全过程。
李--认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微观主体有活力则中国经济有活力。可以说微观主体是否有活力是衡量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准。特别是在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活力具有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做好“六稳”工作,提振市场信心,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从不同角度对增强微观主体活力进行周密部署,直面痛点,从根本上营造建设有利于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市场环境和体制机制,必将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浙江财经大学教授邵慰表示,《意见》的出台对微观活力的增强起到了至少四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明确了国有经济的战略使命和方向。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基础上,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第二,指出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增强了非国有经济在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信心。第三,对传统的自然垄断行业进行改革。加快实现竞争性环节的市场化,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第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从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与公有制经济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畅通要素流动渠道
《意见》强调,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并提出四大改革举措:“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提质增效”。
李--表示,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推进商品服务提质增效是提高要素配置和使用效率、降低要素使用成本,进而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的几个关键环节。抓好这些领域改革,就是抓住了要素市场化高效合理配置的“牛鼻子”,也就打开了企业家精神奔涌澎湃、创新创业活力四溢的大门。
同繁荣的商品市场相比,我国的要素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罗来军指出,我国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限制,要素市场分割比较严重,市场壁垒比较多,要素产权也有诸多不明晰之处,致使要素难以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去流动和交易。
面对这一短板,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发布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其中特别指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比两个文件相关内容会发现,二者一脉相承,关于要素市场化配置举措一以贯之。
“《意见》的相关部署举措,其目的就是要明确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促进形成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的机制,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这对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周跃辉在采访中指出。
理顺政府市场关系
《意见》指出,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制。同时也强调目前“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那么,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在哪里?政府应该如何履行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职责范围和边界,才能够既发挥社会主义的优势,又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同时有效弥补其不足,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李--表示,该市场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干涉和越位,该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不能缺位和回避,不能简单地交给市场来解决。《意见》对政府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今后政府更好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更加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指明了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增长研究室主任袁富华认为,城市化下政府应该逐渐转向以社会政策为中心,以社会政策统领经济政策为新定位。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样事情:管好小的、管好老的、管好社会经济发展大环境。老的和小的问题,涉及贫困与社会再分配;管好发展环境,涉及就业促进、制度设计与实施等。《意见》中,这个方向的政府改革已经非常明晰了,关键是相关制度设计与执行。
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就市场而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同时市场失灵也在所难免,面对市场失灵,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理顺?政府应该如何有效发挥自身职能弥补市场缺陷?
《意见》强调,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这五个方面,正是市场失灵的地方,因此,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就不能缺位。”周跃辉指出。
邵慰指出,《意见》对未来政府市场关系改革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经济运行以市场为主体,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失灵。政府需要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让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所以未来政府市场关系改革,政府的角色将侧重于对经济的调节、市场监管和矫正市场失灵方面。
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都能从发展开放型经济中获得红利。因此,应坚持以开放求发展,深化交流合作,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削减贸易壁垒,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共同培育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202-年要抓好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对外开放要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决心。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经济运行带来明显影响,但我国经济有巨大的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统筹做好‘六稳’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们要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通过保障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用足用好合规的外贸政策工具,简化通关手续,推出更多外汇便利化业务,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2
同志们:
大家都知道,由于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经济工作会推迟到今天召开。此前,我们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三农工作等进行了专题安排部署。上午刚召开的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坚决打好打赢“三大战役”的决定》。下午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和省委、忻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市2020年经济工作。刚才,志强市长对全市经济工作作了全面具体的安排,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用历史的视角,审时度势,精准把握原平经济社会发展大脉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的这一科学判断,视野开阔,境界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引以遵循,指导实践。所谓变就是变化、变革,变是永恒的,变无处不在。所谓局就是时局、格局、大趋势、大规律。我们要应用这一科学判断,从原平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把握阶段特征,理清演进趋势,寻找内在规律,确定发展方位,明确发展思路,焕发创业激情。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时间的“变局”,提醒我们,要有鉴往知来的历史感。我在《原平市志》上看到,原平人民早在清末民初,就秉承经略四方、兴办实业的优良传统,成为晋商一支不可忽略的劲旅。民国期间原平实业主要以煤、铁、铜等采矿业为主,轻工纺织、机械加工、货物修配等制造业出现萌芽,开始走上实业兴邦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原平工业结构迅速发生重大变化。1958年省政府投资兴建的通用机械厂,是第一机械工业部皮带定点生产企业,名震华北。到七十年代,原平已拥有省属3个、区属7个、县属20个大中型国营企业,形成了煤炭、冶金、机械制造、建材、化工五大支柱产业,成为晋北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产值占到忻县地区14个县的半壁江山。进入八十年代后,原平工业强势崛起,更加辉煌。鼓风机厂的罗茨风机,被机械工业部评定为优质产品,畅销28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和中东。据说县委书记写条,都不能很快买到一台鼓风机。大修厂技术实力雄厚,是交通部定点修理企业,被省里命名为大庆式企业。听厂里老职工回忆,除台湾和西藏,全国各地都来原平修车,那个年代的大车司机几乎都知道原平有个大修厂。液压机械厂生产的液压支架推移千斤顶等7项产品,弥补了国家空白。由此可以想到,当时原平的企业、企业的产品、企业的技术,在全国处于什么位次。可惜,其兴也勃,其衰也忽。到九十年代末,由于企业改制没有迈过产权明晰这道坎,丧失了向现代企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导致原有国营集体企业几年间相继关停,厂房闲置荒弃,机器停转报废,职工下岗上访,政府包袱沉重,原平风光不再。好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改革中求突破,困境中求发展。引进了鲁能集团、同华电厂等大型企业,并举全市之力创建了省级工业园区,发展了大批民营企业,为原平经济发展再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思过往才能明未来,知兴衰方可强自信。从某种意义上讲,原平百年巨变史也是实业的百年兴衰史,实业兴则经济活,实业兴则财力强,实业兴则文化昌,实业兴则社会稳,实业兴则百姓富。历史给我们最好的遗产不仅仅是唤醒激情,更重要的是要提醒我们时刻警觉盛世危情;时刻不忘改革创新;时刻保持战斗姿态。确保实体经济迭代更新,青春永驻。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技术更迭日新月异,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不正视、不反思、不警醒、不奋起,我们必将再次被时代淘汰,落在阵后队尾,空悲戚,空叹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个紧要的历史关头和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我们要快,思想解放要快,观念更新要快,出招出手要快。慢不得,等不得。干部慢就是失职,等就是渎职;企业家慢就会错失良机,等就会坐吃山空。我们再不能有丝毫的迟滞和犹疑。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空间的“变局”,警示我们,要有优胜劣汰的危机感。我们知道,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现代企业制度、有效的市场竞争、良好的社会信用、健全的法治体系、规范的政府行为。表现为政府有形之手相对弱化,市场无形之手越来越强,资源、资本、人力、技术、产品、信息等生产要素,主要由市场来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原平作为晋北的县级市,作为晋北地域大市、资源大市、人口大市、文化大市,却被外围兄弟县区迅猛的发展势头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本应数一数二的原平,各项指标排名却名实不符,难以抬头。我们那么好的煤铝铁资源,为什么本地企业家和实业家往往持币观望,而远在南方的江浙闽等外地客商却能抢占先机。为什么我们不守护好自己的生态资源,依法开采、保护性开采、生态恢复性开采,而是要助长私采滥挖、破坏生态、私相授受之风呢?原平人民保卫家乡、保卫民族、保卫祖国的精神哪里去了?在发展企业上,为什么要热衷于埋头短、平、快,只顾眼前,不顾长远,企业不升级,产品不升级,眼睁睁看着失去竞争力?原平人民先行先试、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改革精神哪里去了?勇立潮头、创新创业、善作善成的胆识哪里去了?从干部来讲,我感到我们干部队伍中存在一种“精神麻醉”现象,“大原平”事多量大,所以工作做不完、做不好,有理由;指标基数大,所以完不成、增幅低,有理由。凡此种种,都是一种惰性思维的表现。遇到问题总是找客观理由,要么是大形势的原因,要么是体制机制的原因,怨天怨地,就是不找我们自身的原因。我们不用和南方、沿海城市相比,就和与原平同时设市、同批列入全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市”的孝义市比一比。两市资源禀赋相当、经济结构类同、人口数量相近,同样是洗煤,人家是规模化、集团化、产业化,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率先完成了资本积累;而我们是零打碎敲、土打土闹,效益低下,污染严重,付出资源环境成本如此巨大,财政收益却微乎其微。人家早成为全省首富县,进入全国百强县,并且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市、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园林城市,而我们多年囿于吃饭财政的怪圈,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投入后腰乏力,当个忻州市的排头兵都勉为其难。我们也不用和孝义比,我们再和相邻的定襄比一比。原平的锅炉制造业和定襄的法兰锻造业几乎同时起步,也曾辉煌一时,但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原平的锅炉制造业举步维艰、市场份额越来越小,而定襄的法兰锻造业久盛不衰、市场半径越来越大,产品远销日本、北美、欧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全国法兰出口总量的65%。定襄锻造业呈现出集群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企业特征,成为忻州市县域经济发展最具竞争力的活跃区域。为什么原平拥有雄厚的机械制造技术和优秀的产业工人队伍,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败下阵来。而定襄凭借薄弱的工业基础和滞后的工艺技术,却后来居上,以蚂蚁咬象的协作精神,在世界法兰锻造业中赢得了最大的蛋糕。而我市的锅炉、煤机等机械制造业,多年来固守着“同行是冤家”的陈腐观念,压质压价,自相残杀。习惯于单打独斗,不谋求抱团取暖,不善于合作共赢。这里面有没有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大家是不是感到了很大的危机?见一斑知全豹,这些现象给我们强烈的警示:虽然没到四面楚歌的绝境,但也面临垓下之困的危机。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机遇的“变局”,倒逼我们,要有抢抓快抓的紧迫感。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在说抢抓机遇。机遇究竟是什么,机遇究竟在哪里。我们一说机遇,往往错把交通、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当作机遇。原平确实有这方面的优势,我们既是山西北中部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山西省转型综改和扩权强县“双试点市”,还是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和“忻定原”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板块。今年又迎来雄安至忻州、集宁至大同至原平两条高铁,以及原平至忻州、忻州至太原快速通道等交通利好,的确会放大原平“走出去”的半径,延伸“引进来”的触角。但这些优势,仅仅给我们抢抓机遇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真正的机遇离我们还很远。李俊明书记在忻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讲了十大“项目化”机遇,把机遇表达的更加条理,更加明确,更有利于落实。李俊明书记概括梳理了抢抓以开发区建设为主战场的转型综改试验区,抢抓环渤海、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雄安新区建设,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抢抓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抢抓中部崛起、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抢抓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抢抓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抢抓争取交通强国试点省,抢抓创建高品质生活,抢抓5G进入商用时代等十大机遇,这些都和原平紧密相关。面对机遇,敢不敢抓、能不能抓住、会不会抢抓,成为摆在广大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面对机遇,能不能把机遇“项目化”,是考验干部胆识和能力的重要战场。机遇像光滑的泥鳅,往往难以下手,稍纵即逝。抓住“项目化”,就等于抠住了泥鳅之鳃。郑连生市长也在忻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阐述了新的机遇观:“挑战,战胜了就会转化成机遇,战胜不了就会成为危机。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到处是机遇。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处处是难题。机遇要靠自己去把握。”因此,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要脑中想项目、眼中盯项目、脚下跑项目、手中抓项目。机遇,总是让渡于有本领的人;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机遇,总是成就于有担当的人。总之,想抓住机遇,就必须超前谋划到位,事前准备到位,到时落实到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挑战的“变局”,激发我们,要有勇于担当的使命感。正如大家已经感受到的,这个时代变化太快,往往让人始料不及。世界风云激荡,外部摩擦剧烈。国内经济虽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但经济下行压力仍未趋缓。我们面临的挑战既来自外部的挤压,也来自内部的矛盾。当前,世界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趋明显,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谁能想到名盛天下的柯达胶卷、诺基亚手机,会在一夜之间打开市场经济的“潘多拉魔盒”,轰然倒地。谁能想到机器人会抢了智人的饭碗。谁能想到网店正在掏空实体店的钱包。谁能想到自媒体正在蚕食传统媒体。一部智能手机即可行走天下,微信几乎要了移动的命。反观我们现有的企业,仍然处于粗放、低端、高能耗的落后状态,怎么能经得起科技革命和互联网浪潮的冲刷淘汰。支撑我市经济的利税大户国电投山西铝业,由于三期铝型材项目一直未能上马,当地及周边铝矾土矿产资源优势未能如愿显现,加之氧化铝市场面临产能过剩,效益直线下滑,上缴的税收由五亿多下降到六千来万。我市企业多为国有集体企业解体后,原企业管理、销售、技术人员脱离体制另起锅灶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规模小、管理粗放、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比如密封件、皮带机、液压支柱等曾经享誉全国的名牌盈利产品,如今陷入了市场萎靡、步履维艰的困境。说起来,我们最大的压力永远是缺钱,拓城靓市需要钱,园区建设需要钱,医疗教育需要钱,脱贫攻坚需要钱,乡村振兴需要钱,天要蓝水要清也需要钱,保工资、保民生、保运转、保重点、保发展都需要钱。钱从哪里来,企业是我们唯一衣食父母。利税大户少,财政难支撑,急需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新项目、大项目、好项目从哪里来?省委楼阳生书记提出的“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既明确了方向和目标,也教给了我们方法和措施。“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释放了“项目为王”的强烈信号。省委这一要求能不能落地落细落实,最终体现在项目的得失成败上。项目是我们解决一切问题的至上法宝,是我们应对内外挑战的最佳选择,是我们化解各种压力的最有效途径。全市上下要凝心聚力,以项目突围解困,以项目强市富民,形成人人谋项目、个个盯项目、处处争项目的浓厚氛围。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抓项目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高度的自觉和勇毅的担当,以充沛的激情和坚定的自信,以创新的思维和有效的措施,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为项目夯基垒台、架梁立柱、添砖加瓦。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二、用创新的理念,科学谋划,精准驰入原平经济社会发展快车道
脉络已经明晰,目标已经确定,我们的发展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围绕忻州市委“1661”发展战略,紧扣“项目为王”,抢抓“项目化”机遇,瞄准“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目标,落实“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对标前行、苦干实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脱贫攻坚、项目建设“三大战役”,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
2020年是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是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起步之年。贯彻楼阳生书记在省委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五论”要求,确定我市经济发展的路径和重点是:
一要用足用活“过程论”,落实“七个一批”,强化项目的流程集约。实现原平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必然需要经历一个长期努力、不懈奋斗的过程。当下就是过程。把握过程,必须把握当下。为加紧落实“项目为王”要求,省委、省政府出台了“省、市、县三级调度机制”,对全省重点项目实行“五个一批”动态管理。忻州市建立了项目建设“七个一批”推进机制,实行两天一调度。省市两级均采取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度协调办法,构建起了分工协作、集约高效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七个一批”:即包装一批、招商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在建一批、投产一批,这七个一批涉及从包装到创税的全过程,形成了滚动推进的闭环机制。这个闭环机制,既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又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这个闭环机制,既突出了项目的梯次推进、流程衔接,又明确了以项目看成败、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项目包装得再好,招商的力度再大,签约的数额再多,如果落不了地、开不了工、建不成投不了产,这个项目只是有雷无雨、有花无果,如果没有利润没有税收,这个项目无异于水中之月、镜中之花。为了落实好“七个一批”,我市采取“三调度、三清单、四包一”推进机制。三调度,即在省、市、县三级调度的基础上,我市实行,分管领导一天一调度、市长一周两调度、书记一周一调度,分级研究、及时解决问题,适时追踪、挂牌督办进度。三清单,即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督办落实。四包一,即由市级领导、项目经理人、属地党委政府负责人、重点职能部门负责人,共同包保重大项目,负责“七个一批”的所有流程,直至项目落地、达产达效。
二要用足用活“系统论”,狠抓“四个大类”,形成项目的系统集成。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必须系统抓、一体抓、统筹抓。省里“五个一批”和忻州市“七个一批”,是根据项目建设的流程和推进机制确定的。我们要认真落实,无缝对接。根据我市实际,经过认真研究,我市在“七个一批”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分类整合,确定今年要重点实施好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改善、改革创新“四个大类”项目。产业转型项目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极。纵观世界经济,大凡经济强国,都把实体经济作为强国之本,都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竞争力。比如,德国和日本由于其实体经济都具有“工匠精神”和技术领先两大特征,在几次世界性经济危机面前,都没有受到致命冲击。这一现象启示我们,县域和国家一样,必须高度重视产业转型项目,强筋壮骨,立起四梁八柱,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实体经济体系。我们要按照“工业强市”的发展战略,打造以煤机智能制造、氧化铝及铝材加工、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七大产业集群。当前,我们要把新石低阶煤分质综合利用、新石费托合成系列产品、华悦球团、牧原生猪养殖等大型产业转型项目,作为项目建设的重中之重,紧抓不放,早日达产达效。基础设施项目事关广大人民的幸福指数和高品质生活,既是经济发展的硬环境,更是吸引外资和客商的梧桐树。基础设施项目具有“乘数效应”,能带来数倍于投资额的经济效益。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从建国到现在,无论哪一个发展时期,都是基础设施先行,实现了经济快速崛起。综观周边及发达兄弟县区,支撑经济稳健快速发展的,无不都是现代化的完善的城乡基础设施。而我市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还显得滞后,一个项目来了,不是道路不便捷,就是水电不通畅;不是规划不完善,就是配套跟不上。凡此种种,不仅成为环境短板,更多成为发展瓶颈。大厦之立在于基,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切都是无根之木、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上要敢于投入、舍得投入、超前投入。今年要坚定信心、咬紧牙关、克服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既定的12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办好。民生改善项目多为政府兜底的公共服务性项目,涉及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面对我市财政紧张的现状,我们必须一方面想方设法吸引社会投资,另一方面要勒紧裤带省吃俭用,最大限度予以保障。改革创新项目是落实“改革为要、创新为上”的重要抓手。改革是推进转型发展的关键一招,创新是推进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既要无缝承接好上级安排部署的改革创新项目,又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超前谋划好自主改革项目,还要以敏锐的直觉、快捷的动作,争取更多更好的试点示范项目落地生根。改革创新项目的质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全市各级各部门都要围绕“转型为纲、项目为王”,设计好、实施好各自的改革创新项目,为原平经济高质量发展加油助力。
三要用足用活“主体论”,打好“人民战争”,实现项目的智力集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企业、企业家是市场的主体,是经济转型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最富有创造力的组织和人群。当前形势下,我们对项目的渴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既要坚持围绕转型抓项目,不能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又要坚持抓大不放小,避免抱了西瓜丢了芝麻,眼里只盯大项目,轻视忽略小项目。我们对项目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要做好主导产业规划,绘好项目招商图谱。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全民总动员,打好项目攻坚的“人民战争”。既要靠大企业、大投资,落地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也要靠全民创业,落地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大家看看名人传记,第一代商业大咖哪个不是白手起家?哪个不是以小搏大,以小成大?哪个不是以一生做好一件小事的情怀与坚韧而成就了商业帝国?马云怀揣10万元,小资金打造了庞大的电商王国。义乌能够成为世界驰名的小商品集散基地,凭的是一柄鸡毛掸子扫天下,小商品闯出了大市场。既要抓好能立马落地见效的“快项目”,又要抓好高特质成长型的“慢项目”。山东寿光依托设施农业低点起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既要抓好那些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项目,也要注重小手工小作坊、庭院经济等产业的培育。我市同川水果大军肩挑驴驮、走街串巷起步,小打小闹、克勤克俭创业,以胸怀天下、行走四方的经营之道,由单一经销变成了多品种大营销;由汽车车皮小型倒贩,变成了飞机、货轮、专列齐上阵的海陆空运销;由省界贩运批销,变成了飘洋过海的国际商旅。有人说同川人是原平的“犹太人”,我说原平人至少也是忻州的“犹太人”,大家都有经商兴业的头脑和智慧。同川4万水果大军,每年营业额高达3千亿。照这样算来,原平有50万人民,能创造多少万亿的产值?既要抓好规上线上企业,又要下大力气扶持一批小微企业。规上线上企业是做强做大我市经济总量的主力军。由于部分企业家一直秉承“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的中庸理念,担心企业产值、销售收入上去了,税收负担加重,做多做大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有的确实就没有做上去,还有的做上去了,弄虚作假不按规定做报表,秘密藏身于规下企业甚至个体工商户行列。殊不知这样做不仅无益于自身企业发展,更是影响到了全市经济基本面。就自身讲,由于财务不规范,管理粗放,遇到市场波动,需要银行贷款时,干着急没办法,有的企业就因为几万、几十万、几百万流动资金缺乏,导致企业“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就全市讲,截止2019年底,我市规上企业总数为41家,还不如代县多。我市经济总量在全忻州市的占比逐年下降,致使外界给予原平经济好多不准确、不应有而又确实如此的矛盾评价。好多该争取到的好政策争取不来,好多该落地的大项目闻声而去。一个家庭、一个企业、一个县域在好多方面是一样的,就是“既要家底实,又要名声好”,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偏废。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重要力量。我们不能对小微企业另眼看待、低眼看待、下眼看待,而是要多看一眼、高看一眼、厚爱几分,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服务,少一些限制,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关怀。我们要认真落实好省、忻州市和我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同时要尽快研究制定既有利于调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积极性,又有利于支持企业合理避税的举措。对税收增长快、贡献大的企业给予特殊支持,走藏富于企、藏富于民的路子,让企业自身在遇到市场等风险时具备初期自救能力,决不能竭泽而渔。我们要继续拓展“民企100急诊平台”建设,着力储备人才、科技、政策、市场信息等资源,创建金融、人才、科技、法律援助“超市”,为民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要用足用活“重点论”,打造“五大亮点”,培育项目的区域集群。去年我们提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省级开发区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革命、平台建设“五大主战场”和项目建设、脱贫攻坚、生态保护、财税改革、民生保障“五个硬仗”,主要着眼于全市各领域的整体布局,更多偏重于基础性、保障性和机制性。今年我们提出一区、一城、一校、一河、一网“五大亮点”,与“五大主战场”“五个硬仗”一脉相承,表述更具象、重点更突出、更易于大家理解和记忆。“一区”主要指我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它承载着我市工业化和项目建设的未来与希望。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建设,现已入驻一批骨干企业。我们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引领,把“讲好原平故事,用好原平人才”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原平果商大会,深入开展“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举办了在京青年才俊代表座谈会和珠三角原平商界精英代表座谈会。2019年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177亿元。其中,开发区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62.3亿元,当年落地、当年开工。但是,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布局规划滞后,基础设施欠账多,高科技项目不多,土地分封割据、利用率低,投入产出比例倒挂,未能创造应有的经济效益等。下一步开发区要抓紧报审总规和环评规划,加快功能区的整合划分,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标准地块,实现“地等项目”。同时,要尽快改变土地占而不用、利用率不高,甚至闲置的不良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照招商图谱,精准定向招商,尽快集聚一批龙头企业、高科技项目、高端研发机构,使开发区真正成为引领我市转型发展的旗舰。“一城”是以原平城区为核心,依托滨河新区、西北片区、原化片区、沙河片区、高铁片区开发,积极推进“大县城”建设,增强城市的聚合、吸引和辐射能力,建设现代宜居城市、山水田园城市、人文智慧城市,打造成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的重要板块,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重点抓好六大体系建设:一是交通体系,加快前进街东拓西延进度,打通内循环、消灭断头路。二是管网体系,继续抓好水、暖、电、气老旧管网提质改造,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三是场馆体系,尽快启用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影剧院,为市民提供优质文体娱乐设施。四是应急体系,这次新冠肺炎疫情,警示我们要未雨绸缪,统筹考虑城市的应急避难场所,确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五是监管体系,巩固全国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成果,构建一流城市管理服务体系。六是集镇体系,以集镇建设为延伸节点,构建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城乡发展新格局。目前,城乡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瓶颈,我们要以现代金融创新的思维,通过盘活城市资源、经营城市资产,委托授权外部资本,实现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本的优势对接。“一校”的概念不是单指范亭中学,是要通过范亭中学的示范引领,实现学前教育抓普惠、义务教育抓均衡、高中教育树品牌、职业教育抓融合,全市教育全面振兴。范亭中学昔日的辉煌,曾给过我们荣耀和自豪,而后来的滑坡,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痛惜和抱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享受优质教育的期盼尤为殷切,广大教职员工对深化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呼声十分强烈。为此,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深化改革振兴教育“十三条”意见》,范亭中学、实验中学、第一小学等27所学校完成了“去行政化”改革。今年我们要在继续深化改革的同时,把重点放在“县管校聘”“名校+”等改革措施和发展战略的深化落实上。市委、市政府向广大市民郑重承诺:凡教育工作中的议题优先上会研究解决;凡教育所需经费和资金优先予以保障;凡涉及教育的重大改革事项,举全市之力推进落实。“一河”是指滹沱河水系。流经我市的滹沱河长达44.6公里,不仅成就了“三里九乡”的美名,承载了我们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且为我们提供了由森林、滩涂、湿地、水系、动物、鸟类构成的比较完备的生态系统,寄予着我们美好的梦想和幸福的未来。滹沱河不仅是我们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绝佳战场,而且也是我们实现全域旅游和田园综合体产业融合的最优选择。为此,我们提出“两核一带N区”的大生态、大旅游、大田园构想,就是以天涯山4A景区和大营湿地温泉旅游度假区为两核,以滹沱河为一带,以两岸古寺古树古村落等景点和农业特色产业园为N区,“非”字形延伸布局,沿滹沱河两岸打造文化旅游景观带和田园综合体。近期,我们要做好几件事,一是做好可研报告和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二是抓好沙河生态修复试点起步工作。2月24日我们已经在沙河举行了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启动仪式。三是加大推进滹沱河流域退耕还滩生态修复力度。四是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对垃圾倾倒、农药污染、树木砍伐等的监管力度。经过几年努力,把滹沱河打造成树繁草盛、鸟语花香的绿色长廊,碧水蓝天、整洁舒适的人间乐园,市民休闲健身的娱乐场所,承接国际马拉松、自行车等大型赛事的品牌地,吸引外界客商投资兴业的集聚区。“一网”即网络化。过去,我们一直以为网络是虚拟概念,看不见,摸不着,但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越来越融入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事实上已经成为隐形的实体经济形态。互联网普及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网络化是提高各级党委政府行政效能的现代手段。省委、省政府要求建设数字政府,我们就必须学会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我们要实现政务的高效透明,就必须学会在线办公、可视远程会议、网上审批办结。我们要抢得市场先机,就必须学会网上收集、发掘、整理信息。我们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就必须掌握平台集成、数据分析、系统指挥。我们要实现安全防范,就必须学会信息采集、风险预判、法制引导。我们要实现项目的精准招商,就必须懂得股市行情、资本流向、市场需求。今年要重点抓好审批中心智能化、网络化建设,提升广大干部对网络化的认知思维能力、应用决策能力、服务治理能力、引导防范能力。
五要用足用活“标准论”,坚守“民生为本”,凸显项目的成果集聚。标准论就是实践论。确保疫情防控决战决胜,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2020年全市工作的总目标,也是检验我们“七个一批”“四个大类”“五大亮点”成效的基本标准。这既是我们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也是彰显项目成果的“必答卷”。疫情防控的决战决胜,必须落实工作项目化。要坚持全面抓防控,严细抓落实,坚持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统筹、两促进,为夺取今年全面达小康和攻坚“项目为王”提供前提保证。脱贫攻坚决战完胜,离不开项目支撑。从我市脱贫攻坚的进程来看,现已完成7568户17105人脱贫任务,我们主要靠的是乡有特色产业、村有增收项目、户有致富门路。我市南白乡是全市唯一的整体贫困乡,清水沟村引进锁具组装加工项目,一个项目不仅带动了本乡2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而且还辐射到多个乡镇。今年,全市要完成最后173户360人的脱贫任务,我们仍然要继续抓好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楼板寨乡西庄村引进山东樱桃种植大户,发展大棚樱桃产业,贫困户通过资产入股分股金,可有效保证该村贫困户全部脱贫。脱贫户返贫和新增贫困户,应该成为县乡两级共同关注、重点防范的重大问题。只有不断健全完善产业、项目扶贫带贫机制,才是解决贫困的根本出路。今后,要把脱贫攻坚的重点放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放在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上,放在与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有效衔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最终靠产业保障,关键在项目牵引。今年我市农业项目的重点是:“搭建三大平台”“抓好六大示范”“创优六大品牌”“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在粮食稳产7亿斤,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搭建“三大平台”,在乡村振兴上谋创新。即技术支撑平台、市场运行平台、托管服务平台。我们要紧紧依托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形成的营销平台,农业生产托管等项目搭建的服务平台,与中科院、山西农大合作的关键技术平台,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为全面达小康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二是培育“六大示范”,在现代农业上强引领。即设施农业示范、新品种示范、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农业生产托管示范、新技术推广应用示范、标准化养殖示范。在这些示范项目中,我市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规模。如王家庄乡千亩设施农业;双惠种业“88”耐旱抗碱玉米,“90”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沿沟乡、苏龙口镇千亩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片;已达4万亩的农业托管服务;生物全降解地膜、农机农艺全程配套、物联网终端系统等新技术。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这些示范项目的推广力度。三是创优“六大品牌”,在农民增收上求突破。即创优同川酥梨、南阳大蒜、麻港核桃、石鼓小米、神头大葱、双惠育种六大品牌。这些都是我市的“名优特”产品,但存在知名度不高、品牌不亮、市场半径不大等问题。我们要在建设标准化农业上下功夫,在包装、推广、营销等环节链条上做文章。此外,我们还要引进培育一批新的品种。去年田家庄村,引进试种菠萝草莓20亩,毛收入达到了300万,平均亩收入15万。楼阳生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谈到农业产业时感慨道:农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农业完全可以做成支柱产业。小小农田大有可为,不要怕小、怕少、怕慢。山东寿光的农业专家对我市土地条件赞不绝口,说:“这么好的综合条件,比我们山东好多了。”他感到奇怪,这样的农田怎么就没人好好伺候呢?这么好的农田怎么才收入这么一点点呢?我们原平110万亩耕地,一半以上是水浇地,地势平坦,万亩连片,经纬度适宜,气候、水肥条件优越。我们不能愧对脚下这片上天恩赐的沃土。四是打造六大产业集群,在转型升级上创新路。瞄准农产品加工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目标,积极推进杂粮食品、果饮品、酿品、药品、肉制品、功能食品六大产业集群的发育,为农民致富、产业融合、乡村振兴开辟新的路径。
三、用饱满的激情,对标赶超,精准铸就原平经济社会发展同心圆
我来原平一年多了,对原平的情况,对原平的干部,应该说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感到原平确实是个好地方,经济发展的条件得天独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广大人民勤劳智慧,特别是我们的干部有追求、有能力、有智慧、有胆识,在改革创新、强市富民的征程中,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来原平之前就知道原平的“搭台唱戏”。“搭台唱戏”作为一个历史的光环,不仅是原平人民改革开放的深刻记忆,也是原平人民奋发有为的鲜明符号,不仅是原平人民胸怀四海、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标识,也是原平人民强市富民、勇做排头兵的制胜法宝。基于这样的考虑,市委提出了新时代推进“搭台唱戏再出发”的号召,其目的就是唤醒原平人民敢闯敢干、争创一流的自豪和信心,激发原平人民求变图强、引领潮流的勇气和决心。同时我们也感到,一些干部群众仍然存在大县心态,沉溺在大县的虚名和过去的辉煌中,盲目自大,不承认自己落后。一些干部躺在历史的英雄簿和功劳簿上,占位子、装样子、混日子。思想上表现为:等靠思想,守摊思想,旁观思想,享乐思想,功利思想,本位思想等。行为上表现出:怕决策失误,不敢大胆拍板;怕担风险,不敢创新突破;怕惹麻烦,不敢直面群众;怕得罪人,不敢坚持原则;怕炒作曝光,不敢出头露面;怕担责追责,不敢主动出击。这些思想和行为十分可怕,如果任其发展,最终会形成“逆淘汰”的恶性循环,不仅消解个人的奋斗激情,而且会弱化群体的干事氛围。目前,在贯彻省委“项目为王”、忻州市委“七个一批”,掀起我市全域兴产业、全员攻项目、全民抓招商热潮的大形势下,我特别想从环境、激情、干事三个方面和大家做个交流。
环境、环境、环境,没有好的环境什么都干不成。大家都说,招商引资难,上项目难,究竟难在哪里?我们知道,有森林、有河流、有好的气候,飞禽走兽不招自来。有梧桐、有洼地、有好的环境,大项目好客商不请自来。原平有独特的招商引资优势和基础条件,但为什么招商引资这么难?说来说去,主要还是环境差。在这里我主要强调一下软环境。外地和本地企业家都反映,我们的一些村民和村干部,为几座坟几棵树漫天要价,一个项目几年都落不了地。我们一些部门的办事人员,为几条烟几顿饭,雁过拔毛,企业家跑断腿,就是不给盖章。我们的一些部门领导,捂住政策,曲解文件,这不行、那不能,甚至逼走成千上亿的项目。招不来项目,大家只在办公室着急,报表上叹息,私下里发牢骚,却不愿走下去、走进去、走出去。原平在全国各地、党政军各界、工农兵学商各业,拥有广泛的优质人脉资源,却很少用来招商引资,解决我市发展瓶颈问题,更多地用于请托说情,拉关系、走后门、通关节、擦糊糊。有些招来的项目,要么关门打狗,要么杀鸡取卵,企业家有苦难言。最近,我到企业调研,谈到上级的一些优惠政策,老板们很惊讶,“还有这么好的政策?”我感到羞得很。是谁把政策私吞了?是谁把政策梗阻了?管这些政策的人,你们怎么想?企业家都有各自的商圈,有众多企业界、金融界朋友,他们对原平美言一句,胜过我们千言万语;他们对原平毁誉参半,其他企业家就会望而却步。为了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也进行过多方面的探索,比如一站式并联审批、保姆式服务,事前、事中、事后跟踪服务等等。这一系列服务方式,为改善营商环境起过积极的作用,但仍未能从制度上、体制上实现标本兼治。为此,我们根据省委提出的打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六最”营商环境的目标要求,出台了《原平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等系列改革。行政审批局承担的任务和使命何等艰巨、何等神圣,要带好头、不负众望,要把后续的人员调配、架构搭建、流程再造、一网通办等尽快落细落实。
激情、激情、激情,没有奋斗的激情什么都干不好。激情是一种爆发性情感,可以释放无限的能量。它饱含着对理想和信念的强烈向往,蕴藏着对未来和美好的不懈追求。激情不仅是一种豪气、霸气,也是一种胆识和智慧。大家回想一下,在座的企业家,哪个不是凭着“闯”的精神,“冒”的精神,哪个不是憋着一肚子气,一股子劲,冒着倾家荡产、生死攸关的危险,一步一步踏上创业致富之路的。可惜的是,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财产、荣誉、身价,变成了紧箍咒、锁身衣、绊马索,不再冒险了、不敢闯关了、不愿奋斗了。留足后代的,保证家里的,剩下才是发展企业的。我让工作人员查了一下,我市2019年底储蓄存款余额高达298亿元,贷款余额110亿元。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存贷差将近200亿元。南方人东挪西借,筹措资金,投资搞项目,而我们除了买房、娶妻、打发老人,抱住存款不敢投资创业。这就是南北差异,这就是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区别。我们一些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老气横秋,坐守其成,四平八稳,明哲保身。不到一线调查研究,下去也是水过地皮湿,缺乏一股钻劲;面对领导交办的事情,摇过来摆过去,缺乏一股急劲;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打折扣搞变通,缺乏一股缠劲;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三十六计走为上,缺乏一股狠劲;面对紧张尖锐的矛盾,站在水边不湿脚,缺乏一股拼劲;面对稍纵即逝的机遇,眼不见手不伸,缺乏一股抢劲;面对应该承担的职责,不贪不占也不干,缺乏一股牛劲;面对歪风邪气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一股盯劲。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这些现状,我们提出了“十不行”,即懒懒散散不行,耍耍嘴皮不行,应付差事不行,走马观花不行,坐而论道不行,浅尝辄止不行,习以为然不行,死搬教条不行,敷衍塞责不行,知难而退不行。全市上下,不管是干部职工,还是企业家、个体户,都要有那么一股子气、一股子劲、一股子激情,在原平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过程中贡献力量。
干事、干事、干事,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美国学者艾力森认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方案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执行。为了落实好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我们提出要强化六条措施抓落实。一是坚持领导带头。我们要以党建统揽全局,健全领导机制、落实机制和监督机制,牢牢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要求四大班子做到的,我和市长首先要做到;要求乡镇和部门做到的,四大班子首先要做到;要求基层支部做到的,乡镇和部门党委(党组)首先要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党组织功能是否增强、党员干部素质是否提高、党的建设各项部署是否落实、党的建设对经济社会的保障作用是否明显、人民是否满意为尺度,全面检视我市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工作水平。二是推行一线工作法。我们的岗位和一线不在办公室、会议室,不在文件柜、资料堆,也不在传真机、微信群,我们的一线在基层,我们的岗位在群众中。大家都感到,我市的小微企业,少而散、脆而弱,用工难、融资难,风险高、淘汰快。我们的领导干部是否沉下身子,动过脑子,了解其中的原因和他们的苦衷。小微企业先天不足,需要我们用心去养、需要我们用手去扶、需要我们全身心去呵护。我们的领导干部养了没有、扶了没有、呵护了没有?三是强化工作调度。大家知道,“调度”的工作方法来源于企业管理,它背后的支撑理论是国际非常著名的“海恩法则”。这一法则的基本要义是: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一法则对我们的行政管理也极具指导意义,可广泛应用于安全稳定、应急管理、风险防范等各个领域。举个我市秸秆禁烧的例子,市政府防控文件下达后,党委书记把文件批给乡长,乡长把文件批给副乡长,副乡长再把文件批给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任把文件放在抽屉里,火情就是在这文件的“旅行”过程中慢慢燃起的。事实上,在这起火情发生之前,肯定发生过多次火情,只是没有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对这些苗头和先兆进行有效控制。为什么要把调度作为推进工作的一项主要措施,其目的就是通过调度,分析研判问题苗头,及早发现事故先兆,有效制止问题的产生和事故的发生,实时掌握工程项目进度,积极推进工作落细落实。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级响应期间,市委每日晚7点准时召开调度会,四大班子领导白天到乡镇和社区现场督查指导。我们之所以能够打赢原平战“疫”,凭借的就是及时有效的调度。四是实行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项目本身的管理,如我们通过“七个一批”推进机制,对“四个大类”项目进行的全流程管理。二是运用项目管理方式,延展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领域,把目标具体化、任务清单化、措施精准化、时限阶段化、流程标准化、责任明晰化、考核数据化、决策法治化。要通过项目化管理将虚事实化、实事细化、杂事简化。不单是项目相关部门,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法检两院、人民团体等部门和所有事业单位,都要对各自的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五是突出“三个导向”。就是所有工作都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问题要建账,目标要对账,结果要交账,年终要算账,最终要以项目看成败,以结果论英雄。考核干部不只看干了多少,关键看干成多少。不仅仅是项目建设,其他工作也一样,都要把结果导向作为检验工作的最终标准和撬动工作的有力杠杆,使之成为一种工作理念,成为一种工作方式,成为一种工作制度。今年我们工作的总目标就是各项指标任务告别忻州后五名,进入前五,争取前三。大家要为之努力奋斗。六是坚决做到令行禁止。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要坚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纪律和规矩是对党员领导干部最基本的约束性要求,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层是有令则行。政策要求我们落实的事项,上级安排我们执行的事情,要马上办、按规矩办、不折不扣办、创造条件办、克服困难办、雷厉风行办。二层是有禁即止。党和国家明令禁止的底线、红线、高压线,这是坚决不能碰的。我市自然资源局的一个副职,不仅有令不行,不履行监管职责,而且有禁不止,竟敢在十八大以后仍然不收手、不收敛,受贿竟然高达百万。木材公司一个小小的主持工作的副经理,两三年间,挪用贪污也高达百万。令人震惊、令人发指。三层是纪律和规矩必须双管齐下。纪律是成文的规矩,规矩是不成文的纪律。我们一些干部,参加会议或给领导汇报工作,一出会场就忘了会议的内容,一出领导的门,就忘了领导交办的事项。为此,我们立了一个“四必带”的规矩,必须带笔、带本、带手、带脑,这个规矩就是不成文的纪律。
同志们,历史的轨迹,可以看出发展的脉络。没有实业和项目的支撑,发展无异于一句空话。没有好的环境、没有充沛的激情、没有实干的精神,发展就没有希望和可能。上天给我们肩膀,是让我们用来挑担子的。使命如磐,不能丝毫迟疑,重任在肩,岂敢须臾懈怠。要干就干一流,要做就做最好!干就干他个天翻地覆,做就做他个前所未有!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忻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重振原平雄风,再铸原平辉煌,努力创造原平人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3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在北京闭幕。会议客观评价了2021年经济工作的成果,深度分析了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发展环境,确定了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和总体要求、政策基调和主要任务。体现了我们党驾驭发展大局、把握规律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如何学习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谋划好2021年工作,推动科学发展,谈几点思考与学习体会。
一、突出“五个坚持”在履职实践中落实会议精神
2021年全国经济工作大政方针已定,目标任务已明确,调子已定。关键是要抓落实,关键是要办好自己的事。2021年我们将以迎接宣传和学习贯彻党精神为主线,把握一个总基调,强化“两个保障”,突出“五个坚持”,重点围绕“稳”字做文章、围绕“进”字求突破,全面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的胜利召开。
一个总基调就是稳中求进。“稳中求进”是2021年经济发展必须坚决执行的一个总的政策基调,不能有丝毫动摇。
强化两个保障。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为落实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提供组织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供人才队伍保障。实现中央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战略目标。
突出五个坚持。我们要深刻理解“稳中求进”准确内涵和内在要求,在稳中求进的框架内,正确处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在工作中突出五个坚持:一要坚持稳中求进。稳是为了进,进是为了稳,不进无以稳,不稳无法进,因而进才是稳的目的。我们要按照总分行要求,紧贴淮安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第一手情况,针对性拿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和政策建议,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向上争取信贷资金倾斜和政策倾斜,加大对地方经济的信贷投入,最大限度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合理资金需求。小微企业、三农、科技型等企业贷款增幅要高于平均增速,以此推动地方经济在稳中继续前进。
二要坚持稳中求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虽然方向不变,但要求增强调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前瞻性,提出了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这对执行货币政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作为货币政策的传播和执行者,必须认真研究、深刻理解稳健货币政策的新内涵、新要求。针对不同的金融机构采取不同的政策引导和窗口指导,对不同的行业和产业区别加以政策对待,同时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变动,适时适度调整窗口指导方向和力度,着力引导金融机构根据货币政策意图灵活支持经济实体,把货币政策执行得适时适度、灵活有效。
三要坚持稳中求优。就是通过优化对政府、对金融机构、对社会公众的金融服务,为货币政策传导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环境。引导金融机构贴近自身的实际情况,发挥自身的经营优势,着力调整信贷结构,以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着力保障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再建项目、小微企业优先发展,成效优良。大力推进民生金融创业惠民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实现辖内社会秩序优良。
四要坚持稳中求新。要创新货币政策传播新渠道,在“四会”基础上,建立约见谈话制度、月度分析制度、突发情况报告制度、定时会商制度,信贷投入效果评估制度等。积极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继续推进深化扩大推广“金融帮办、行业协会、商会联盟”等金融服务新形式。大力推广林权抵押、商标质押等融资新渠道,指导金融机构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订单、知识产权等适合科技企业发展特点的新型金融产品,举行金融产品创新推介会、督办会、表彰会。加快推进融资债券、集合票据等直接融资活动,提请政府制定一个推动直接融资指导意见和激励办法。
五要坚持稳中求为。在支持地方经济平稳发展中,人行要主动作为,顺势而为,为所当为,正确把握政策,准确判断形势,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当好地方政府参谋助手,加强沟通协调,开展良好合作,争取地方政府对工作的支持,为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协助政府出台鼓励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制度办法。继续深化“金融帮办、县区行”对中小企业的覆盖面,引导金融机构开拓视野,准确定位,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识和责任。加大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和征信体系建设,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努力推进地方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富庶幸福新淮安贡献力量,为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提供支撑,为实现淮安五大建设目标作出努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献礼。
二、准确把握“四个基本”深刻领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质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意义重大、节点关键。这次会议是在欧债危机蔓延、国内经济下行、部分中小企业破产、股市持续下跌等如此复杂背景下举行的。中央对明年经济发展的策略应对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全国经济协奏曲的主旋律和指挥棒,所以必须全面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才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反复学习研读、思考归纳,我认为把握好会议精髓,必须把握“四个基本”:
一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无数的事实证明,党的事业胜利来自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深刻分析。2021年中国经济在危机中成长,所以在2021年政策安排和准备行动之前,一定要对形势有一个准确判断。会议认为,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股市持续暴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蔓延、美国经济陷入混乱和高负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世界经济前景低迷等。这就是中央对形势的基本判断,只有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国际国内两个形势基本判断上来,才能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提高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自觉性,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和主动,才能趋利避害,实现稳中求进,实现持续发展。
二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定调。中央对各种形势作了全面分析和判断,提出了推动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这个“稳中求进”的定调,对于把握2021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节奏和速度,数量与质量很重要。这样基调的确定,是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的科学判断。“经济维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光稳还不够,必须继续朝前走,在稳的前提下,要化不利为有利,在危中求机,推动经济继续平稳地向前,因为发展中的问题只能靠发展去解决,要准确理解,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的辩证关系。
三是把握对经济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中央强调2021年经济工作,必须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线和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主题,做到四个牢牢把握: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个战略基点,因为外需无法左右、内生动力、自主发展必须扩大内需;牢牢把握发展实体这一坚实基础,鼓励勤劳致富、实业致富,不鼓励投机式致富和掏别人口袋致富;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鼓励自主创新、增强集成创新,以创新增强竞争力;牢牢把握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把握了这四个基本原则,工作就有了尺度和标杆,就有了着力点和着重点,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四是把握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基本部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五项:把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放在第一位,强调把握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重点。二是抓好“三农”工作,要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三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四是抓好重点领域改革。第五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其实工作任务远远不止这些,这是中央对新年度工作的基本部署,也强调了着重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4
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是以人民群众为直接的工作对象和服务对象的,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根本目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在民政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体现在四个“做到”。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民政为民。民政是国政、德政、仁政,是人民政府为民之政。“以民为本,为民解困”是民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民政工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时,一定要思民之所想,忧民之所愁,念民之所难,为民之所需。体察民情,善解民意,善待百姓,厚待群众。时刻把困难群众、优抚对象、弱势群体放在心上,做好每一项工作,解决各种问题,真正做到“为民解困”。
二、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服务大局。民政工作所体现的全面性、开放性,需要我们主动服务和置身于党政工作大局之中,突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我们要紧紧围绕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发展经济的重点问题,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来开展民政工作,自觉服从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为此,就要进一步破除民政对象特定性,树立面向全体公众的大服务观念,破除独家包办的狭隘性,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协作观念,破除单纯“等、靠、要”的依赖性,树立自强自立的大发展观念,从而为民政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持。通过思维观念的大提升,更好地为中心任务和大局服务,发挥民政职能作用,扩大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不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改革创新。民政事业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改革,注重创新。在工作布局上实现全覆盖,做到城乡并举互动?在工作对象上保障和服务特定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时,面向社会公众,搞好公共服务?鸦在工作管理上由“办”民政向“管”民政转变?鸦在工作方式上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在资金投入上由单纯的“等、靠、要”向多元化方面转变,建立民政事业经费与经济发展同步增加的自然增长机制,广辟社会融资渠道,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四、坚持以人为本,做到求真务实。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坚持求真务实作风,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不要虚假的繁荣,不要虚假的政绩,一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的标准,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在民政系统形成一种“实干者光荣,空谈者可耻”的氛围。做到经常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把人民交给我们的事情做好,切实抓好城乡低保、救灾救济、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民问组织管理、区划地名管理、社会救助管理、婚姻登记管理、收养管理等民生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主题四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